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 > 正文
 

志高推三超王力壓洋品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3日 07:26 信息時報

  率先推“健康、節能、靜音”三合一空調,力挫由外資長期占有的高端空調市場

  時報記者 劉莉 施業傳

  節能、健康、靜音三大訴求一直是空調產品功能的歸結點,但由于這三大功能技術互相矛盾而難以整合、統一。3月1日,大有超越“老三強”之勢的志高空調率先祭出“三合一
”復合空調即志高“三超王”系列高端空調。據悉,這是清華大學博士后、國內頂級制冷專家鄭祖義加盟志高后奉獻的首項科研成果。行業專家稱,志高“三超王”系列空調的問世,標志著國產空調技術研發獲得重大突破,它同時也是國內空調企業推出的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空調。

  空調功能“復合化”是趨勢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4-2006年中國城市消費者空調需求狀況研究咨詢報告》顯示,選擇健康節能空調的比例超過50%。其中,健康、節能已經成為購買空調的首要因素,分別達到80.3%、78.5%。而中國家電市場調研課題組2005年末監測的數據也顯示,消費者在購買空調產品時,有88.9%的消費者關心制冷、制熱效果,即節能這一基本功能。而同時又有72.3%的消費者在預期購買空調時考慮空氣凈化效果。

  此前,國內空調企業雖然已經注意到行業發展的這一動向,但幾乎都只針對節能、健康、靜音三大訴求點之一做文章,所開發的產品也大多數標榜放大某項功能。

  如何找到三大功能的最佳契合點,成為行業及消費者新的關注點。而據有關冷專家介紹,融合三項功能在技術上來講有一定的難度,“節能”、“健康”與“靜音”本身是難以統一的“矛盾體”,空調能效比越高,健康功能越豐富,需要的風量就越精確,由此產生的噪音就越難控制。

  “志高的最終目標是要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實現‘造世界上最好空調’的宏偉愿景。近年來,志高新品層出不窮以及‘三超王’系列空調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們離企業的戰略目標已越來越近了。”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稱。

  “健康空調”多為炒作?

  身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副研究員、科技成果推廣辦公室主任的李亞棟參加了志高“三超王”發布會。“我此前一直不敢參加健康空調的宣傳活動,因為在此之前經我檢測的空調中,還從沒有出現過一款真正的健康空調,所謂的健康空調只是企業自己的宣傳。”李亞棟表示,目前很多獲得抗菌認證的產品其實檢測過程都很有問題。

  據其介紹,很多空調在送檢過程中都不是直接用空調整機進行測試,而是直接把細菌涂在空調使用的抗菌劑上檢驗殺菌效果。而在空調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空氣高速通過,很難保證抗菌劑與細菌的接觸,所以實際上很難保證空調的抗菌效果。他表示,志高“三超王”的獨立凈化功能在1小時內,對20平方米房間的顆粒物去除率達到72%,這一突破非常難得,而在此之前,通過檢測他還沒有出現過真正具有健康功能的產品。李作棟指出,志高首創的煙濾清技術,是行業中率先具有空氣凈化作用的空調器。經檢驗證明,產品已達到《空氣凈化器》(GB/T18801)-2002)標準,是行業中真正的環保健康產品。同時,三超王可以單獨開啟空氣凈化的功能,它不僅有效地解決了二手煙及油煙的危害而且一舉解決了行業普遍采用的高效過濾器、壽命太短、難以高度電離的難題,非常實用,值得推廣。

  謀劃高端市場

  中國制冷協會專家指出,相比松下、三星、三菱等外資新近發布的新品而言,志高“三超王”具有比較優勢,三菱新品宣稱在“節能和舒適性方面”獲得突破,但仍沒有脫離單項功能訴求,而“三超王”不僅將“健康、節能、靜音”完美地融為一體,更重要的是,對全球空調技術的走向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王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空調企業要改變以往單純追求規模,忽視產品質量的形象,就必須在核心技術上有所建樹,打破外資品牌的技術壟斷。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關鍵技術突破口的打開和中國本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不僅掌握空調的核心技術,同時已經具備改進和創新的能力。

  多年來,被日、韓等國的空調企業占領的高端市場,已經出現了新的競爭勢力,以海爾、志高、格力等為代表的中國空調企業,將參與爭奪高端市場份額。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