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 > 2006年3·15:消費與環境 > 正文
 

麥當勞私自抬高甜品價格 政府部門存在監管空白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1日 21:28 財富時報

  本報記者 蘇 丹

  作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跨國餐飲企業,麥當勞近期在中國連連遭遇“尷尬”。近日,麥當勞部分甜品價格上漲使其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在北京的麥當勞餐廳,圓筒冰淇淋的價格從原來的2元漲至2.5元,脆皮圓筒從3.5元漲
到4元,新地從5元漲到5.5元,其他產品價格沒有改變。據北京麥當勞市場部人員透露,此次調價從2006年2月8日開始,是全國范圍內的行動。

  薯條風波不斷 漲價又成焦點

  2006年2月,可謂麥當勞的“多事之秋”。8日,麥當勞公開承認,每份麥當勞炸薯條中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反式

脂肪酸含量新增三分之一。8日晚,麥當勞中國公司發出的緊急聲明中稱:麥當勞中國內地餐廳的炸薯條使用的是橄欖油。遂在第二天的聲明中改為“棕櫚油”。同樣是2月,麥當勞在公司的官方網站上悄悄增加了炸薯條“含有小麥、牛奶和麩質成分”等字樣,一周后公開宣布,其薯條中含有過敏成分。而此前,麥當勞卻一直宣稱所售薯條中沒有上述潛在過敏原,對乳制品過敏的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接踵而來的負面消息后,人們發現麥當勞的甜品悄然漲價。這對始終關注這一國際品牌的媒體和消費者來說,如同觸動了一根敏感神經。甜品到底為何漲價?漲價和薯條事件有沒有必然聯系?

  當事企業緘口不答

  作為當事企業,麥當勞并沒有對“無端”漲價做出任何解釋。2006年2月24日,記者撥打北京麥當勞公關部負責人王建輝的電話,然而始終無人接聽。記者全天從市場部工作人員那里得到的答案都是公關部負責人在開會,“您稍候再打來”。在總機語音提示下,記者隨便撥的一個分機號終于有人接聽,對方表示:“據我所知,糖的成本提高了,甜品肯定要漲價啊。”隨后,記者致電麥當勞中國總部,電話轉到公關部后始終無人接聽。

  在當事企業采訪無門的情況下,記者又分別走訪了北京麥當勞國貿店和北宮門店。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我們只是接到公司的通知,甜品到底為什么漲價,我們也不清楚。”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漲價是和麥當勞優惠券活動同時開始的。“這是年前發放的一批優惠券,正好從漲價時活動開始。”

  截至記者截稿時,北京麥當勞和上海總部的相關部門電話均無法接通。而對于記者提出的:此次甜品漲價是否由于糖成本提高?如果是因為糖漲價而調價,那么為什么諸如奶西等同樣含糖量很高的其它甜品價格不做調整?此次漲價是否和薯條經營“慘淡”有關?薯條事件持續到現在對營業額是否有影響?等等相關問題,答案更是無從知曉。

  消費者眾口不一

  采訪中發現,消費者對于此次調價做出不同反應。在麥當勞的新街口店,消費者張女士表示:“5毛錢可以接受,沒有感覺到什么時候開始漲價的。”而就餐的王先生說:“一共才兩塊錢的東西,就漲了五毛,我兒子還經常吃,錢就多花了不少啊。”一位在國企工作的李小姐向記者提出疑問:“為什么漲價啊?是不是薯條不賺錢啊?”多年經營中式快餐店的徐先生說:“雖然5毛錢很不起眼,但是從中所抽利潤不能忽視。如果薯條真的有損失的話,或多或少可以給以彌補。”

  對于麥當勞的漲價行為,消費者自然聯想到肯德基,甚至有人擔憂:“肯德基的甜筒是不是也快漲價了?”中國百盛餐飲集團北京市場部的程小姐告訴記者:“我們還沒有接到總公司任何關于調價的通知。” 

  政府部門存在空白

  記者曾針對薯條風波采訪多位食品營養專家,而專家的回答中,幾乎都提到了我國相關部門在此事的處理上存在空白。中國烹飪協會的邊疆表示,認定薯條致癌的檢測結果都來源于國外的某個研究機構,我國并沒有相應的檢測結果,所以我們還不能對相關企業做出任何定性的分析。中國食品協會的一位專家稱:“其實很多食品都是很有不利于健康的有害物質的,以反式脂肪酸為例,棕櫚油中或多或少都會含有。麥當勞的薯條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即使真的增加了三分之一,我們也無法做出處理,因為我國沒有相應的

政策法規對這個含量標準作出規定。

  那么,此次甜品漲價到底是否合理?記者致電北京市發改委,接聽電話的女士表示:“現在是市場經濟,商家自主定價,不用和物價部門打招呼。”相信很多讀者還記得趙麗蓉的一個小品中,物價局通過電話聆聽趙老師的說唱報菜價。而現實中,對于企業的漲價行為,這位女士竟給出如此的答案。“據我所知,物價部門只監督是否明碼標價。你想,如果還管漲價的話,消費者天天跑來問你這個為什么漲,那成什么樣子了?”記者被該女士問得“啞口無言”。那么,商品總有它標準的成本吧,價漲了,成本不變,難道不矛盾嗎?該女士表示:“如果消費者嫌價高,可以和他討價還價,或者改到別處買。每種成本到底該收多少,國家也沒有規定,我們物價部門也不能亂定,這也可以說是一塊空白吧。”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連續不斷的致電北京市價格舉報中心的12358,然而一次都沒有接通,仿佛此號碼形同虛設,令記者深感失望。

  近日,有消息稱麥當勞方面認為此次事件有媒體炒作之嫌,但是也同樣有人認為麥當勞和媒體以及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存在巨大鴻溝。其實麥當勞能早日坦然面對公眾,既是對自身品牌的維護,也是對中國消費者最負責的表現。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14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