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啟用低油價政策 以圖調控世界經濟格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7日 07:49 中國消費網 | |||||||||
美國2006年宣布的能源新政策將降低對中東原油的依賴,但更深刻和隱諱的意義,卻是標志著美國將改變石油這個經濟核武器的使用方式,最終將調控世界經濟格局。 高油價劫貧濟富 美國總統布什在2006年度國情咨文中指出,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將在2025年之前減
2005年美國使用玉米生產了40億加侖的乙醇,1/3的美國汽油是含有10%乙醇的混合燃料。未來這個比例將成倍增加,到2030年乙醇將占美國運輸燃料消費總量的20%。 為了應對美國能源操控的政策,分析師認為中國必須自己大力發展石油的替代能源,調整能源策略,在國內與國際全面加強開發能源來源,修建石油儲備。 在當今國際石油市場上,影響原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地緣政治。美國政府依賴美元的鑄幣權和美元在國際結算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透過軍事力量控制重要中東產油區域,進而使其控制了全球近70%的石油資源及主要石油運輸通道,從而掌握全球石油供應,定價的主導權。 國際原油在短短的四年間從20美元拉升至70美元以上,有分析人士認為,高油價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1.以布什、切尼為首的美國政府是石油集團的利益代表。2.美國可通過高油價來打擊歐元與歐盟經濟。3.高油價能打壓中國經濟,因為中國沒有價格主導權,也缺乏市場影響力,只能作為最終消費者被動承受油價上漲的事實,并且還要承擔油價上漲給本國經濟帶來的損害。 按不下葫蘆起了瓢 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盡管高油價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有制約作用,但中國GDP依然持續增長,近年來一直保持9%的增幅,2005年GDP增長率更有望達到9.4%左右。美國政府企圖用高油價打擊中國目的并未實現,促使其采取其他手段抑制中國的經濟增長,如繼續逼迫人民幣升值。 另一方面,高油價政策的副作用卻日漸顯現,尤其是美國的老對手俄羅斯經濟借著高油價迅速復蘇。進入21世紀后,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近40%,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能源占俄羅斯GDP總量的25%,能源和原材料占出口總額的2/3。隨著俄羅斯經濟實力的增加,外交上與美國針鋒相對,承認美國視為恐怖分子的哈馬斯政權,并邀請其訪問俄羅斯。為了遏制俄羅斯的快速發展,從俄羅斯最為依賴的石油產業下手打擊俄羅斯經濟可能會成為美國考慮的首要手段。 與此同時,伊朗也開始以石油這個“經濟核武器”為后盾,據說正謀求發展真正的核武器,這使美國政府大為不安。由于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歷史淵源,一旦伊朗研制了核彈,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必然會效仿伊朗的做法,屆時美國的中東民主計劃也將破產。因此,減少伊朗的石油收入是美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此外,高油價使美國后院起火,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屢次對美國政府發難,這是美國政府無法容忍的。重拾低油價政策有可能是布什政府下一步外交的重要策略,以減少拉美國家的石油收入,削弱他們與美國叫板的實力,增強對美國經濟的依賴。 空頭攻勢 首戰告捷 伊朗核問題爆發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并沒有出現預想的大幅上漲,而是持續下跌,自1月23日NYMEX創出年內新高69.13美元/桶以來,在不到一個月內,下跌至57.60美元/桶,跌幅超過16%,原因是美國能源部報告顯示美國原油與汽油庫存連續四周大幅增加。美國利用強大的國力和強勢貨幣美元掌握了國際原油的定價權,通過連續調升美國庫存來打壓NYMEX原油價格,從而壓低全球石油價格,旁敲側擊提醒伊朗政府真正控制原油價格的是美國,為3月份即將舉行的伊朗核問題談判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 即使伊朗核問題演變成危機,伊朗停止出口原油,美國依然有能力控制油價,不會使其成為伊朗要挾美國的工具。 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顯示,2005年伊朗原油日均產量為400萬桶,其中250萬桶用于出口,而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目前的戰略石油儲備為41億桶,其中美國有近7億桶,且作為美國盟友沙特還有150萬桶的剩余產能,其供應缺口每日在100萬桶左右。 按照美國軍方人士的估計,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約需三四個月就能解除伊朗的封鎖能力。而美國通過有計劃地釋放戰略石油儲備,足可以應付18個月。此外,伊朗盡管是產油大國,但其仍然是成品油的進口國,長期的制裁對其影響更大。因此,石油武器是把雙刃劍,相比之下美國玩起來更得心應手。 隨著美國對原油依賴性的降低,其運用石油武器的手法將更為靈活,依靠價格變化來打壓石油的消費國或產油國的經濟,調控世界的經濟秩序。 (本文部分數據由肖龍提供) (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