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阻止“非中國制造”注冊得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14:49 中國消費網 | |||||||||
一個帶有明顯貿易歧視性的"非中國制造"商標申請,日前出現在歐盟內部市場協調局官方網站上。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的調查,由一家在直布羅陀注冊的Alvito公司向歐盟提交申請的"NOT MADE IN CHINA"字樣商標,一共有三個,分別是兩個圖文商標和一個純文字商標。而歐盟已分別在2005年12月、今年1月和2月8日接受了該公司的商標申請。
中國制造的許多商品,都由于物美價廉深受各國消費者的喜愛。去年12月20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的文章,詳細描述了一個美國家庭抵制"中國制造"的麻煩:"沒有中國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會越來越麻煩,而且代價會越來越大。" "中國制造"遍布世界各地,也引起一些競爭對手的不滿,他們不斷詆毀中國制造的聲譽。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現"非中國制造"的商標注冊,也就毫不奇怪了。"非中國制造"顯然是對"中國制造"的一種歧視性甚至侮辱性的語言,其目的在于以惡作劇般的商標注冊,引起公眾的注意,達到毀損"中國制造"的目的。 那么,"非中國制造"的商標注冊能否得逞呢? 在歐盟注冊商標,必須根據歐共體商標條例規定的條件,獲得OHIM(歐共體內部市場協調局)的批準。商標申請及其相應的注冊會自動延伸至所有25個成員國,在整個歐盟25國都有效。歐盟商標注冊有一個由OHIM實行控制的注冊程序,無需各個國家工業產權局的介入。 根據歐共體商標條例的規定,任何一歐盟商標的無效、駁回或期滿都會適用于整個歐盟,這就是說,只要"非中國制造"這次在歐盟被駁回,就意味著"非中國制造"在歐盟25個成員國都不可能注冊成功。因而,我們必須對"非中國制造"在歐盟的注冊申請,予以關注并及時拿出對策,向歐盟提出異議,阻止"非中國制造"的商標申請成功。 歐盟商標注冊有四個主要程序。首先,申請人向歐盟商標局或歐盟成員國商標局提出申請;接著,歐盟商標局將申請通知各成員國的商標主管機關,以進行各國的商標審查;審查通過后,進行三個月的公告,在此期間第三者可提出各種異議;最后,如果沒有第三者提出異議,申請的商標在一年內獲準注冊。 從報道中看,Alvito公司向歐盟提交申請"NOT MADE IN CHINA"字樣的商標,是在2005年12月、今年1月和2月8日分別被歐盟接受的。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對此項帶有明顯歧視性的商標注冊提出異議。 而且,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非歧視性"。根據這個協議,我們阻止"非中國制造"商標的注冊,也是合情合理的。 其實,只要我們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歐盟肯定會引起重視。一方面,中歐貿易往來日益密切。據商務部預計,2005年中歐雙邊貿易額將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提前8年實現中歐領導人2003年提出的目標。 另一方面,歐盟也要考慮他們允許"非中國制造"在歐盟注冊的嚴重后果。因為,假如歐盟準許"非中國制造"的注冊申請,中國和其他國家同樣可以受理諸如"非歐盟制造"這樣的帶有歧視性的商標注冊,構成對歐盟制造的歧視和損害。事實上,2004年,美國否決"非法國制造"的商標申請,就考慮到了這個因素。 但是,在對待諸如反傾銷、惡意商標注冊等問題上,中國常常不能及時提出對策,以至于坐失良機,聽任對方的擺布,這種消極的做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利后果。在對待"非中國制造"這一事件中,中國必須吸取教訓,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出擊,表明立場,竭力阻止"非中國制造"的注冊,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