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設免費大巴接站 返校生疑有詐竟不敢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7日 08:45 中國消費網 | |||||||||
許多返校學生竟因對這種義舉不解而不敢乘坐 昨天是北大愛心社發起的“愛心大巴 免費接送學子返校”活動的第一天,凌晨6點,免費的“愛心大巴”就已經開到了北京站。雖然疲憊的返京學子們拖著行李行色匆匆,但是停在站口的“愛心大巴”竟少人問津,一些學子更是因為“愛心大巴免費提供早餐”而笑問:“天下真有免費的早餐?”
目前正是外地學子返京高峰期,北京大學愛心社聯合十多所高校,從昨天起推出為期3天的免費“愛心大巴”接站活動。“我們從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分別發送大巴接學生返校,沿途覆蓋20余所大學。” 本次活動的發起者、北大愛心社社長孟凡濟告訴記者,“我們就是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返校難這個老問題。” 懷疑其中有詐 昨天凌晨6點,愛心社社員已舉著醒目的“愛心大巴”宣傳牌在出站口等候了。“我們凌晨4點就從學校出發了,就是為了趕6點這個時段,因為這時很多車次都會抵京。我們還在車上為大家準備了好多礦泉水和小點心呢,都是免費的。” 因為寒冷,愛心社社員譚精靈一邊說,一邊不住地往手上呵氣。出站口川流不息,其中不乏拎著大包小包的返京學子,但絕大多數學生在看到宣傳牌之后漠然離去。“真的是免費的嗎?”“我們是北京?菖?菖學院的,能路過我們學校嗎?”兩名女生在詢問了諸多問題并得到了肯定答復之后,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去擠公交車回學校。“怎么會有免費這么好的事,估計是假的。” 記者聽到她們小聲嘀咕。在出站口站了一個多小時,幾乎沒有人登記上車。“大家怎么都不相信我們呢?”愛心社社員們顯得頗為失望和不解。 乘客只坐了少一半 7點15分,“愛心大巴”從北京站發車,擁有51個座位的大型空調巴士只坐了21個人,其中大多數都是在BBS上看到相關通知而提前預訂的座位。“真沒想到因為免費而被懷疑。”負責人陳揚分析說,“當然,我們前期宣傳可能也不到位。”盡管人不多,但是愛心社社員們仍然認真地與司機商量行車路線,為乘客們分發水和早點。由于是頭一次享受這種“貴賓級”返校待遇,乘車的同學們都興奮不已。 愛心提示 此次活動由北京大學愛心社、中國農業大學向日葵愛心社、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紅十字會等學校社團共同發起。“一位正在自主創業的師兄幫我們聯系了大巴并提供了贊助經費。”孟凡濟告訴記者。據悉,本次免費大巴接送活動擬訂在16日、18日和20日分別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發車,一天3個班次,發車時間分別為 7時、12時和19時。屆時,工作人員將會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迎接并引導同學上車,具體通知已發布在北京各大高校的BBS上。 相關鏈接 國外服務多為有償 國內知名留學服務機構金吉列的留學咨詢專家胡女士告訴記者,國外的學校也有類似的針對返校生的接送服務,但是大多數都是有償的,需要提前數周預約,而且大多價格不菲。曾在澳洲新西蘭地區留學多年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從新西蘭機場到自己所在的大學,路程大約30公里左右,如果需要班車接送的話,需要至少提前兩周寫信向學校的生活教授申請,一輛能乘坐4至5人的面包車需要70多美元,折合將近600元人民幣。而從小在英國長大的Ashley告訴記者,英國的絕大多數大學會給予有特殊需求的學生特別的服務,其中也包括派車接送返校生的服務。“不過,大多數是針對留學生的。”Ashley補充說,“而且,租車費用包括在他們的學費里面了。對于絕大多數本國學生來說,還是自己坐公交車比較好,因為申請校車接送的費用比較高。” 本版撰文 實習記者 劉星 愛心大巴”本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免費午餐”,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學子選擇與它擦身而過? 專家說法 北大教授佟新—— 遭遇思維碰撞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佟新認為,這個事件更體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換邏輯與慈善邏輯的一種思維碰撞。 首先,市場經濟制度強調合理交換原則,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現代青年更信奉“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個人需要有所付出才能去換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正如乘客需要付出金錢以換取乘車的便利。這與善舉所提倡的只講付出、不講回報是相矛盾的。所以,很多人在面對免費的班車和贈送的點心時,第一反應就是,試圖探究這個善舉背后的“真實邏輯”,“是不是需要我們拿什么來作為交換?”也就自然會猶豫,會有顧慮。 另一點就是,善舉的對象通常是針對需要幫助的群體,有些與“愛心大巴”擦身而過的學子們認為自己完全可以解決回校問題,因此選擇不乘坐免費大巴,也與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和價值取向有關。 人大教授周孝正——坐不坐都正常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認為,由于沒有進行具體調研和數據分析,所以他更傾向于把它看作一個偶然事件。“面對同一個事件,每個人都有權保持不同的觀點和進行不同的選擇。不論是選擇乘坐免費班車還是選擇放棄免費午餐,我認為都非常正常。” (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