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研究認為,農民醫療費用如達到個人年收入的70%,就可能因病致貧。如果一個家庭有一人得了大病,就可能拖累全家,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2003年開始在我國一些省試
點推出。
具體辦法是:由農民出資10元,縣(區)財政給予每人每年5元,省級財政給予每人每年15元的補助。這些統籌基金納入財政資金專有賬戶管理,用來對參保的農民進行醫療補助。
據悉,農民出資10元參加合作醫療,最高補償可達2000至3000元,是個人交費的200至300倍;即使10年患一次病,也能獲得補償。如果仍有較大困難,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
這項制度的本意是為了減輕農民負擔,避免農民家庭出現因病致貧。但要把好事做好,還需要縣鄉村各級干部的不懈努力。
2006年1月,本報收到江蘇省泗陽縣李口鎮吳集村村委會的來信,反映李口鎮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比例)任務,扣下村干部一年的工資,用來墊付農民的籌集款。
信上說,到現在為止,吳集村8名村干部一年都沒領到工資。由于下達的任務數超過了吳集村村民實際人數,村干部不得不憑空編造名字“完成”任務。本報記者隨即趕往當地調查。
村干部無奈墊資
2006年1月17日,記者來到江蘇省泗陽縣李口鎮吳集村,吳集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玉奮指著一大堆窩在手里的收據說:“上面的任務是完成了,可下面的任務沒完成呀,這帽子底下的錢沒人認,鎮里也不還給我們!”。
2005年6月,李口鎮鎮政府按照3780人的總人口數給吳集村下達了90%的參合率任務,這就要求該村至少要有340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根據規定,每位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要交10元錢,吳集村村民要上繳的合作醫療資金總數為34020元。
張玉奮介紹,由于是新事物,老百姓接受得不是特別快。2005年,經過村干部的努力,最終只有1667人愿意參加。為了及時完成任務,8個村干部的工資被強行扣了下來,湊足了共17350元交給鎮里,這樣才完成了34020元的上繳任務。
一名村干部心事重重地說,他一年的工資雖說有3000多元,可2005年的工資到現在都沒有拿到,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
據介紹,2004年,吳集村8名村干部為完成參合率,為村民墊付了1.29萬元的合作醫療資金,到現在一分錢也沒收到。他們都有類似的想法,如果再這樣下去,這村里的工作真沒法兒干了。
無中生有的66人
2005年,李口鎮鎮政府按照3780人的總人口數給吳集村下達了90%的參合率。而吳集村村干部從派出所打印出來的戶口登記顯示,這個村村民總數只有3494人。為了完成任務,村干部只能憑空給這個村添了66人。
村干部說,2005年,他們為村民墊付的錢里面,有些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村民。從理論上講,確實存在的村民,這墊付的錢還可能去要到。可根本就不存在的村民,你向誰去收錢?
據了解,吳集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參加合作醫療的總人數(包括村干部墊付的但實際沒參加的村民)是3334人。
在吳集村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員匯總臺賬上,前20個組都按順序排在一起,合計是3334人。在合計一欄的下面,另空一行后,增加了一個“周陳”組,人口是68。這樣,總人數湊足了3402人。
這個“周陳”組,就是為了完成3402人的參合目標而捏造的。
虛構的“周陳”組有68名村民,臺帳中只有姓名、出生年月,沒有一個身份證號碼。后來,由外地遷過來吳祥久和馬彩麗兩名村民填補了這個組沒有真人的空白,68個假組員變成了66個假組員。
對于名字的來歷,吳集村的村干部也很清楚。比如“周義德”,是因為這個村有個村民叫周德義,“陳元高”是因為這個村有個村民叫陳高元……像這樣顛倒真名成假名的情況,在“周陳”組比比皆是。
對于這憑空捏造的村民人頭,李口鎮黨委書記海克培說,10年前,李口鎮的人口就達到了5萬人,現在登記在冊的竟然還只有5.2萬多人。他覺得給吳集村按3780的總人口下達90%的任務并不算多,這個村村民遠不止這么多。
他還說,上次臺灣慈善機構來捐助時,要求各村報名單,人口立即就多了起來;現在一牽扯到交錢,人口就少了?
吳集村會計孟召德認為鎮里用的是模糊數據,把戶口已經遷走、全年在外的人員甚至已經過世的人員都包括在下達的任務之內不合理。
鎮里不否認造假
江蘇省宿遷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暫行辦法規定,2005年各縣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必須達到85%以上。文件中還明確規定,嚴禁為未參人員墊資,嚴禁發生賬實不符現象,并要求公布籌集資金的臺賬和聯系電話,確保繳款金額與繳款人數、人名完全吻合。
泗陽縣李口鎮吳集村的村干部墊資、人名與實際不符,還有憑空多出來的66個人,這一切,李口鎮、泗陽縣的有關人員并非不知。
2006年1月18日,在李口鎮政府留存的合作醫療參保人員臺帳中,記者看到,“周陳”組赫然在目,而且明顯比其他組的賬目要新。
當記者要把造假的名單報出來,向鎮領導求證時,辦公室里出現了短暫的沉默。鎮長石敬峰哈哈笑了幾聲,說具體的事情是合作醫療辦公室操作的。
鎮領導不否認“周陳”組確實不存在。有鎮里的領導私下說,可能是某些人為了某種目的或為了完成任務,而特意造的假。
對于干部墊付,泗陽縣委宣傳部的孫開俊推測,有可能是每個村干部包幾個組,出于主動完成任務的面子考慮,為村民墊付了幾十元錢。一到春節,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來后就會還上。此外,村干部怕用真人名字后,本人會來領錢,或要求補償,影響已經主動交費農民的參合積極性,只能造假名字。
剛從上海招商引資回來的李口鎮黨委書記海克培感嘆,農村工作太難做,自己頭發已少得不得了。
他說,由于李口鎮在外打工人太多,合作醫療操作起來很難。雖然文件規定要農民自愿,但縣里還是下達了指導性任務。同時,省里對市里也有任務,低于80%的參合率將得不到補助。
2005年初,海克培簽下的李口鎮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責任狀,其中就包括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覆蓋率大于85%。
當聽說幾個村干部竟然墊了1萬多元的時候,李口鎮鎮長石敬峰認為不可能。他覺得村干部墊錢不可思議,也很難相信。這些村干部這么傻,怎么可能兩年的工資不要,全都給交了上去?而且,每人的工資本都在自己手里,還有密碼,別人怎么可能扣工資?
吳集村副支書張玉奮說,2005年上半年工資本就被收走了,農村沒有幾個人的存折有密碼。
吳集村支書陳德培承認,幾個村干部的工資本到現在還都在他那里,確實沒有密碼,包括自己在內。村干部的工資都被取出來作為籌集款、“一事一議”和河工等開支,因為村干部沒有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有的錢還用來發還給老百姓的補償。當初收存折是為了考核。
余下的1486人哪兒去了
泗陽縣衛生局局長董振民介紹說,2004年,泗陽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是82.47%,2005年達到了91.94%。
李口鎮鎮政府提供的吳集村2005年參加合作醫療者名單是3402人,而記者在縣衛生局合作醫療辦公室看到,這里錄入電腦的數據是1916人。
余下的1486人哪里去了?縣衛生局局長董振民解釋說,由于很多農民外出打工,錢是由村干部先行墊付的,等他們回來后再還。所以,有些人沒輸入電腦。輸入電腦的,也可能沒有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
泗陽縣衛生局合作醫療辦公室的尚主任說,即使有的農民姓名沒有輸入電腦,只要交了錢,也可以在住院進行治療時得到補償。不過事前要經過鎮醫療辦的審核,急診在住院后5天內辦完審核就行,一般慢性病要提前辦好審核才能拿到補償。
這樣的解釋讓記者感到工作隨意性很大。吳集村到底按多少人頭上繳給縣里合作醫療資金?少了的那1486人,是被李口鎮扣留了,還是縣衛生局沒有統計進入名冊?省和縣又是按多少人頭予以資金配套的,這些錢目前有沒有進入農民合作醫療財政資金專有賬戶?這些問題都不得而知。
張玉奮說,由于有的人根本不存在,當然沒法輸入電腦。
值得高興的是,縣衛生局說,2006年1月18日前的18天里,吳集村已有21戶村民得到了總共11214.35元的醫療補償。
有懷疑說,鎮政府可能利用村民的錢來套取國家的補助。鎮長石敬峰說,“如果上面劃給了鎮政府一分錢,我都把它‘吐’出來!”
泗陽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翔宇說,合作醫療本來是一項為農民做好事的措施,但在推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這已經引起了領導的重視。這些問題目前正在逐步解決。
什么時候還我們的錢
吳集村的村干部張玉奮說,如果是用來套上級的錢,套到后把我們墊的錢還了也就算了。現在已經兩年了,我們墊付的錢,卻無人認賬。
關于墊付錢的事情,吳集村干部也沒讓村民知道。怕萬一有村民憑名字來要錢,增加麻煩。
為了便于區分,該村在做繳費人員臺帳時多了個心眼——凡是前面有醫療證號碼的,在戶主姓名后直接寫有繳費金額,就是真正繳費的村民;戶主姓名后空白的,就是由幾位村干部墊付的。
1月20日晚上,張玉奮又特意給記者打了長途電話,說剛看到省里下發的一份減輕農民負擔的文件,其中寫道,嚴禁以完不成任務為名,截留干部工資。
春節快到了,他們希望早點能拿到為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而墊付的工資。(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