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給職工漲工資,就有干部說工資高了影響投資環境,企業負責人就跟著說工資成本太高,企業難以為繼。這實際上是個糊弄人的托詞。相關部門必須給職工漲工資撐腰。”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11日在全省勞動保障會議上,批評一些企業長期“只漲利潤不漲工資”的現象。
時常聽到老百姓諸如這樣的怨言:“這年頭除了工資不漲,其他的什么都漲!”這
雖然有些夸大其詞,但絕非無的放矢,比如藥價,權威數字顯示,在過去的20年,工資上漲了20倍,醫藥費用卻上漲了200倍。難怪有人不無偏頗地認為“辛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因此,一些企業長期“只漲利潤不漲工資”的做法,委實讓人寒心。當然,我們可以鄙薄這些企業此舉是鼠目寸光,不啻于殺雞取卵,有悖以人為本,長此以往必將降低企業向心力,員工會離心離德。但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我們見慣了太多的企業急功近利,希圖于宏大發展的企業少之又少。
事實上,按照《江蘇省集體合同條例》規定,以下幾種情況可漲工資:用人單位或職工方可在協商中提出增長工資要求:本單位利潤增長的;本單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當地人民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提高的;本地區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的。稍假分析,不難發現,讓員工直接和企業交涉漲工資并不現實,首先現如今就業市場供大于求,員工會投鼠忌器,而且面對處于弱勢的員工,強勢的企業會甘于被擺布嗎?至于條例規定的后幾條,由于缺乏硬性制約更容易面臨紙上談兵的尷尬。
如果說企業境況不佳,陷入左支右絀的困境,不給員工漲工資尚是情有可原,但企業明明利潤豐足,卻仍然像鐵公雞一毛不拔,這就有失厚道和有違規定。從一些企業負責人在介紹利潤時頭頭是道來看,企業漲利潤似乎是事實。2004年年底,南京即出臺《關于促進企業職工工資增長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實現盈利且盈利連續三年增長的企業,必須盡快提高職工工資。遺憾的是,一些企業頭頭邀功擺好似的表白利潤大漲,對員工是否漲了工資卻不發一詞。顯然,這種情況不獨江蘇存在。
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顯然不能寄希望企業頭頭良心發現、大發慈悲,也不能一味鼓勵員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般硬碰硬。最現實的破解之道是,相關部門要加大工資執法檢查。但基于前車之鑒,比如某些企業對員工的加班費置若罔聞,即便被鬧到勞動監察部門,囿于種種原因,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因此,單靠相關部門加大檢查,也許一定程度上能紓解工資不漲的現象,但很難釜底抽薪。
著名學者孫立平在《利益時代的沖突與和諧》一文中指出,中國已經進入一個“利益的時代”,利益博弈是最突出的主題之一,而社會生活中的許多事件和現象都與這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要想保障利益博弈相對公正地進行,就應培育均衡的利益主體。具體到企業和員工,即要加大員工的話語權,增加員工與企業談判的籌碼,比如工會就應積極維護員工利益。有的企業由于與行政權力結盟,形成了強大的利益集團,面對這種情況,法治就要及時介入。唯有如此,“只漲利潤不漲工資”的怪現狀才有望消除。(編輯:盛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