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白糖期貨上市再謀大宗商品定價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10:42 中國消費網 | |||||||||
國際投資基金對期糖價格步步緊逼,促使國儲糖拍賣與白糖期貨聯袂亮相。國家發改委人士稱,白糖期貨上市意在漸次謀取大宗商品定價權 1月6日,白糖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 來自鄭商所的信息顯示,受現貨市場鼓動,白糖期貨上市當日即受到多頭追捧,主
此前一天,在國內糖價高漲60%的情況下,為平抑糖價,國儲局將第一批9.2萬噸國儲糖公開拍賣。拍賣結果顯示,原本每噸3800元的國儲糖起拍價,最終提前兩個半小時以4557.90元的均價被拍賣一空。 “國儲糖的拍賣宛如一粟落滄海,抑制糖價作用尚不明顯。”1月5日拍賣結束后,廣西糖網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評價。 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人士表示,市場不該片面注重短期效應,“此次國家有關部門推動白糖期貨上市的真實用意在于,漸次謀取大宗商品的定價權。” 白糖期貨的上市能否成為中國博弈大宗商品定價權棋盤上的關鍵一子? 基金兇猛 對于此次國內糖價高漲態勢,有關部門解釋為,由于南方制糖企業開榨時間推遲,食糖供應趨緊,部分糖原料供應和制造企業趁機哄抬糖價所致。 一個值得關注的背景是,國儲糖拍賣與白糖期貨聯袂亮相之際,正是國際投資基金對國際期糖價格步步緊逼之時。 “國際糖價持續走高,除有基本面的消息在支撐,更與貿易和投機買盤推高糖價有關。”廣西某大型制糖企業老總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巴西、歐盟糖業改革后糖產量和出口量將下降,兩大因素合力造成糖的現貨市場未來的基本面供不應求的形勢,但僅僅根據供求關系無法解釋國際糖價大幅暴漲———紐約原糖期貨價去年11月一度攀升到1995年以來14.89美分/磅的最高點,倫敦白糖期貨價去年沖擊到1996年以來352.90美元/噸的最高點。 “國際基金趁虛而入,炒作價格。”中糧期貨北京交易部副經理楊英輝留意到,近一年來,基金一直在期糖市場高調運作。 公開信息顯示,從2004年3月中旬到2005年4月期間,基金一直在期糖市場上做多,其手中的凈多頭數量一度達到13萬余手的歷史高位,期間糖價也從6美分/磅的低位回升到9.47美分/磅的水平。經歷短暫的反手做空后,投資基金又于去年4月份連續大規模構筑多頭倉位,糖價因此又再次從9個月來8.00美分/磅的低位一線快速回升并屢屢破位。 根據中國食糖網的實時監測顯示,國內糖價隨之水漲船高。2005年12月19日廣東湛江糖價上漲到4400元/噸,比去年高出1700元/噸,漲幅達63%,創9年來最高;12月20日,長春糖價攀升到每噸4800元,處全國糖價最高位。 12月22日,中國國家儲備局宣布將拍賣國儲糖平抑價格時,國際糖價曾小幅回落。但在國儲糖拍賣前夜,即1月4日晚,國際炒家開始變本加厲反撲。 數據顯示,1月4日晚,國際市場糖價再度飆升,從14.35美分/磅高漲到14.92美分/磅,險破15美分/磅大關,最終收于14.87美分/磅。這也導致計劃平抑價格的國儲糖拍賣,最高成交價卻達到4640元/噸,最低價也達到4490元/噸。 “對比當地現貨價格與最終拍賣結果,我們發現其價格并不低于現貨市場價格,甚至都高出了現貨價格,這樣的結果是高于我們預期的,也是高出市場預期的。” 海通證券分析表示。 1994年就進入期貨市場的北京德潤林公司總經理李磊介紹,最近一兩年來,“中國”屢屢成為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的大熱門,不論是原油、金屬、還是農產品,中國這個大買家只要一出手,市場價格就會扶搖直上。國際商品期貨市場上現在流行著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商業原則”,即“中國要買什么,我們就趕在他們之前買”。 然而北京東方人管理顧問機構首席顧問陳東認為,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從去年國際油價高漲造成油荒以來,在大宗商品方面,國際價格一高,國內便出現巨大波動,有關部門基本處于被動狀態。 “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似乎已被國際期貨定價中心綁架了。”在他看來,建立期貨市場利用經濟手段進行調節才是長久之計。 “如果國內白糖期貨市場去年存在,一年前就可以對供需等各方面情況及時反映出來,引導農民的種植結構,可以大幅緩解目前的供需缺口,抑制糖價暴漲。”1月6日,中國期貨協會副會長常清告訴記者。 依照常清的分類,在現貨市場,政府通過拍賣國儲糖,表示出短期平抑糖價的堅決態度;在期貨方面,白糖期貨緊鑼密鼓地上市,意味著未來將在長期價格策略上有更多動作。 在常清看來,國儲糖拍賣與白糖期貨隔日上市的日程設置,表現出政府有意通過期貨市場,將政府的態度和國儲糖拍賣的作用進一步放大。 “而從長遠來看,謀求國際定價權才是治本之策,完善期貨市場正是實現這一愿望的第一步。”常清指出。 期貨之惑 業內人士將此次白糖期貨上市稱之為“復出”。 1992年-1994年,我國期貨市場建立初期,食糖就曾作為期貨品種上市交易。1994年初,海南中商期貨交易所、北京商品交易所等多家交易所都有食糖交易品種。 食糖可以分為原糖(粗糖)、白砂糖、綿白糖、冰糖、方糖等。白砂糖、綿白糖俗稱白糖,是食品、飲料工業和民用消費量最大的食品糖。統計顯示,按照國標GB317-1998生產的一級及以上等級的白砂糖占我國食糖生產總量的90%以上。 “90年代初期,白砂糖期貨交易很活躍,食糖的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的企業紛紛入市交易和套期保值。”常清對當年的情況記憶猶新。 1994年4月,國務院的一紙批文暫停了所有交易所的食糖期貨交易。 “當年國家本期望通過期貨市場的供需信息,合理引導農民安排甘蔗、甜菜的種植面積,但當時投機商太多,價格高低起伏變化很大,失去了導向作用,太混亂了。”廣西糖網一位資深分析師回憶。 市場機制、法律機制都不成熟,是多位糖業人士對當年食糖期貨市場的總體評價。 常清指出,當年正值國家宏觀調控,希望通過穩定物價,治理通貨膨脹,最終實現經濟的軟著陸,而當時糖類期貨價格居高不下與這一原則相背離。“因此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出現了分歧,最終導致白糖期貨被停止。” 但事實上,投資者對大宗期貨的“青睞”往往有特定的背景和規律。 在20世紀90年代“股市熱”之后,投資者一直在尋求投資組合的多元化。而大宗商品與股票和債券的關聯度較低,能夠改善投資組合的風險回報狀況。同時,大宗商品是實物資產,可以令投資者免受通貨膨脹損失。 而在大宗商品中,農產品相對于金屬、能源等產品在價格方面更具優勢,在投資者存在通貨膨脹預期的情況下,更容易引起投機商的興趣,而食糖這類基本面本身容易出現供需缺口的商品則更成為了投機者的首選。 “中國期貨市場剛剛起步,國內又存在通貨膨脹的可能,自然造成資本大量涌入期糖,最終導致了白糖期貨的夭折。”常清說。 遭遇挫折的不僅是白糖期貨,1994年左右,大麥、高粱以及石油和其他多種金屬期貨均被“凍結”。 “其實期貨市場僅僅是價格波動的反映,而并非價格波動的原因,期貨市場存在才可能提前、及時反映價格波動,保證宏觀環境的穩定。”常清認為。 隨后的事實證明,僅以食糖期貨為例,停止期貨交易并沒有實現糖類商品的價格穩定,1994年末以后,食糖現貨價格一直大幅波動,共經歷了3次大幅度上漲和4次大幅度下跌。(如圖1所示)。 1994至1995年,食糖市場價格連續兩年大幅上漲,1995年3月食糖價格創出4800元/噸的歷史高位,到了1996年6月,國內食糖價格又跌至3700元/噸;隨后至1999年12月,國內食糖價格又從4450元/噸大幅跌至1985元/噸…… “現貨企業叫苦不迭,對回避價格風險工具的要求十分迫切。”經常與現貨企業打交道的中國國際期貨白糖事業部分析師郭良周表示。 之后,有關部門開始對白糖等大宗商品期貨市場進行反思。 1999年10月,鄭州商品交易所收到指示,開始對白糖期貨進行研究開發。 與此同時,為回避價格風險,1999年5月左右,在廣西食糖中心批發市場自發出現了“遠期合約交易”,即根據買賣雙方預先簽訂的合同中商定的付款方式和買賣商品品種,在一定時期內進行實物交割的交易。 業內人士介紹,與期貨相比,這種交易最大不同在于,絕大多數遠期合約最后都是通過現貨交割完成交易,而不是通過對沖來平倉。 但這種交易形式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合約沒有統一規范,履行起來缺乏信譽保證。而且這種遠期合約交易往往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價格方面具有區域性,容易受到地方利益干擾,無法達到統一。 “這種交易很繁榮,我們稱之為‘準期貨’。”郭良周介紹。 熟悉期貨的人都明白,期貨交易正是在現貨交易、遠期合約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005年末,政策與市場層面的準備日趨成熟。 近年來,資金龐大的國際商品指數基金通過買入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貨,來對沖通貨膨脹風險,這種投資策略主導了商品價格的走勢,創造了2003年6月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大牛市,造成此次國際、國內糖價的暴漲。 與1994年應對措施不同的是,這次政府“反其道而行之”,主動為食糖期貨“解凍”。 12年后的2006年1月6日,白糖期貨重新上市。 “這不僅是政府對白糖期貨的一次再認識,整個期貨業也將柳暗花明。”常清愉快地表示。 定價權之爭 目前,國際糖價的定價權掌握在紐約期貨交易所與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兩個機構。 紐約期貨交易所(NY鄄BOT)的11號原糖(國際糖)和14號原糖期貨(國內糖)、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的5號白糖期貨,兩家形成的期貨價格已被世界糖業界稱作“國際糖價”,成為國際貿易定價和結算的依據。國內糖價正是在國際糖價基礎上加上一個升貼水(premium)形成的。 “我們希望通過白糖期貨上市,形成我國白糖期貨價格,參與國際食糖貿易的定價過程,增加我國在食糖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減緩或避免國際食糖市場對我國食糖產業的沖擊。”在1月6日白糖期貨上市的發布會上,鄭商所負責人傳達了這樣的期望。 來自鄭商所的數據顯示,中國近年來白糖產量接近1000萬噸,消費量超過1000萬噸,均居世界第三位。 國內18個產糖省(區)中,廣西、云南、廣東、海南、新疆等五大產區食糖產量占全國食糖產量的90%以上,糖業已成為上述區域的重要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 在進口方面,多年以來,我國食糖進口量一直較大,每年均在40萬噸以上,其中最高1995年凈進口達246萬噸,超過當年國內消費量的30%。近兩年來隨著進口關稅的降低,我國食糖進口量均在100萬噸以上。2005年前10月我國進口食糖就已達129萬噸,位居食糖進口大國行列。 “糖類在我國農業經濟中的作用僅次于糧食、油料和棉花,但它卻是15種主要農副產品中價格波動最大的。”郭良周介紹,糖類是對供需情況極為敏感的商品,微小的供需失衡就會帶來價格上的巨大波動。國際市場上食糖歷史價格的最高和最低點相差約40倍,國內市場食糖價格的最高和最低點相差約三倍。 糖業貿易量的現實,使中國對參與國際糖市定價權的渴望日益迫切。 “其實不只白糖,獲得大宗商品定價權是我們的總體工作方向。”近日,發改委價格司一位處長對記者表示。 郭良周認為,僅憑大國的巨大消費量,是不足以獲取定價權的。“它們成為定價中心,并非一日之功,背后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及歷史積累。” “巴西是世界產糖大國,期貨市場卻不如美國,說明產銷量也并不是定價權的基礎。”郭良周的同事陳曉迪與其持有一致看法。 常清表示,白糖期貨上市是我國爭取大宗商品定價權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雖征途漫漫,但第一步還是早邁出得好。 在常清看來,眼下的機會在于,目前中國經濟地位不斷提高,對亞洲國家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而東亞自由貿易區正在建設中,中國期貨市場要為中國及周邊國家的大宗原材料提供定價,這便于中國成為亞洲的定價中心,為最終成為國際性的定價中心奠定基礎。 北京德潤林公司總經理李磊同樣認為,如果做國際期貨一直依賴國外期貨公司,對方就可以對中國的買賣方向一清二楚,導致每次我國買家入市采購,都會引發基金蜂擁入市抬高期價,2003年底和2004年初我國采購的小麥、棉花和大豆,均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造成國內企業出現大量虧損,而這僅僅是不勝枚舉的前車之鑒之一。 “中國已經成為原油、銅鋁、鐵礦石、棉花、大豆、豆油、棕櫚油等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參與國際期貨市場定價顯得格外重要。”李磊認為。 去年12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正慶公開表示:“如果我們想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就必須發展期貨市場,以獲取大宗商品的定價權。” 對上述觀點,郭良周也承認,“從長遠來看,定價中心向我們轉移的確是一個趨勢。” 謀取定價權并不完全是夢想。在農產品方面,中國設立的棉花期貨已具示范效應。 2004年以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但棉花價格卻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追隨國際價格。 2004年,紐約期貨交易所的棉花期貨價格幾周內上漲了40%,致使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虧損了約7200萬美元,國內有關部門隨后做出決定,在國內建立一家“我們自己的棉花期貨交易所。” 事實證明,鄭商所在當年6月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后不足18個月,這里的棉花交易量偶爾會出現超過紐約期貨交易所的期棉交易量。 “已經可以形成自己的棉花價格,并開始讓棉花交易的龍頭市場———紐約期貨交易所也表示出對自己地位的擔憂。”談及這番成績,常清語氣輕快,興致高昂。 受棉花期貨鼓舞,鄭商所對白糖期貨表達了同樣的憧憬:“我國作為第三大白糖生產和消費國,應該擁有自己的白糖期貨市場,形成我國權威的白糖期貨價格,參與國際食糖貿易的定價過程。” “在未來三、五年內,中國的白糖期貨價格就可能成為國際價格。”常清樂觀地預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上海、大連和鄭州正在對大宗商品表現出更多的關注。經過改組后,上述期貨交易所已將業務重點放在了銅、鋁、石油、橡膠、大豆、小麥、玉米和棉花等中國有大量需求的產品上。 1月6日鄭商所上市白糖期貨后,9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也推出了豆油期貨,而上海期貨交易所方面日前表示,2006年上期所將爭取在鋼材期貨、銅期權上有所突破,同時要積極推進成品油、原油期貨以及金融期貨的研究,以重點形成金屬、能源和金融期貨三大系列產品。 “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在全面布局、齊頭并進,而政府能否認識和尊重客觀規律發展期貨業,是決定這場戰役成敗的根本。”常清最后說。(編輯:劉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