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極》正在各地熱映。片子不怎么樣,圍繞它里里外外的熱鬧卻不少。有一個出人意外的熱鬧是,沈陽一田姓市民稱,他早在影片上映前幾天,已通過遼寧省工商局所屬的商標事務所向國家商標總局遞交申請,注冊“無極”二字為安全套商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嚴肅地指出:“南方人搶注時下最流行的事物為商標的比較多,而北方人的這種商機意識還處于啟蒙階段。我搶注‘無極’,想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磚”是拋出去了,“玉”以后能否引來還不好說,但他現在首先要招架的是四面八方拍來的板兒磚。
正如這位“商機意識”已然突破“啟蒙階段”的田先生所言,“搶注時下最流行的事物為商標”的行為的確很多。由某紅徽組織起草的《關于搶注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有其他不良影響商標的狀況調查》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僅被人在安全套產品上搶注的人名商標就有“木子美”、“克林頓”、“萊溫斯基”、“超級女聲”、“女子樂坊”、“芙蓉姐姐”、“刀郎”等。此外,還有千奇百怪的商標名被搶注在五花八門的產品或服務上:如“瀉停封”(謝霆鋒)止瀉藥、“流得滑”(劉德華)涂改液、“本拉燈”(本·拉登)燈飾、“旺家衛”(王家衛)馬桶等等。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靠怪異和惡俗來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商標大致可分成3類:第一類是用名人的姓名或其諧音字注冊商標;第二類是用重大事件注冊商標,如“非典”、“蘇丹紅”;第三類是涉及著名景點的商標,比如,有人曾申請注冊“天安門”。這幾類商標由于運用的都是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詞匯,其影響是“深遠”的。
在商業社會,品牌不僅是消費者購物和尋求服務的“路標”,而且越來越深入地影響著公眾的生活。商家為了出奇制勝,免不了一些創新,但是,上述所謂的創新是對公序良俗的詆毀。惡俗、怪異商標搶注現象越來越離譜以及有關“商機意識”日漸成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對《商標法》中的“申請在先”和“不良影響”存在片面理解,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執法者亦對該法存在誤讀。
而從一些人日漸成熟的“商機意識”中,更能發現我國現行法律的不足!渡虡朔ā分屑葲]有關于搶注商標的細節規定,其他相關法律也欠缺對此的補充,這無疑導致了類似的搶注行為不斷上演。這不僅干擾了市場秩序,而且對商標法的法律權威性提出了挑戰。因此有人提出,《商標法》應針對目前的現實做出一些調整。
首先,應當拒絕那種實無所指的“空殼商標”注冊。注冊商標是為了滿足注冊者生產、制造、加工、揀選、經銷之需,而這些搶注“空殼商標”者多數并非以經營為目的,只是為了買賣商標從中牟利。注冊商標的審批是一個嚴謹而煩瑣的過程,需要經歷查詢、填表、審核、交費等一系列相關手續,大量以牟利為目的的“空殼商標”無疑是對商標注冊資源的極大浪費。
其次,明確注冊商標的受理范圍,杜絕諧音、暗指等具有不良影響的商標出現。“空殼商標”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實行“傍名主義”,制造出一種所謂的“眼球經濟”。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中有“對可能產生誤認、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注冊商標申請,商標局不予核準”的規定,但是,怎樣才會產生誤認和混淆,什么樣的影響才是不良影響,這些問題卻語焉不詳。
《商標法》的實施旨在促使生產者保證商品質量和維護商標信譽,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知名品牌的形成依賴的是過硬的產品和服務,而那些過分關注“眼球經濟”的商家,更希望走“雞犬飛升路線”,并沒有真正把精力放在產品上。這樣的產品質量自然令人堪憂,保障消費者利益之說更是難有保障。而且其買賣商標牟取暴利的行為也嚴重背離了《商標法》設置的初衷,理應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