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機構18932家 從業人員31.5萬 檢驗檢測項目147.4萬
到2005年年底,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檢測資源數據庫,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初步構建了多元化的檢測資源信息采集、匯交和共享的框架。同時,相關部門首次摸清了我國檢測資源的總體狀況。
記者從2005年12月29日召開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重點項目“全國檢測資源狀況及共享戰略研究”項目科技部專家審定會上得到信息,這個項目是由國家認監委、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的。在為期兩年的“全國檢測資源狀況及共享戰略研究”項目研究中,相關部門組織了全國檢測資源的調查,建立了檢測機構信息的檢測資源數據庫。
據介紹,該數據庫包括18932家檢測機構,分別隸屬于80余個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等,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這些檢測機構共有價值382億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資產,從業人員31.5萬人,可從事的檢驗檢測項目達到147.4萬項。我國的檢測機構主要分布在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以下簡稱質檢)、衛生、建設、環境保護(以下簡稱環保)、交通、農業等部門(系統、行業),其中質檢部門所屬的檢測機構數量最多,達到3427家,占全部檢測機構數量的18.1%。檢測機構的資產形態以國有性質為主,占檢測機構總數的77.75%;獨立法人實體型的檢測機構,占檢測機構總數的67%左右,較2002年國家認監委統計結果(45.8%)有了很大提高。這表明,檢測機構的法律意識和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有了很大進步,我國檢測機構正在朝著獨立化、市場化運作的方向發展。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檢測資源分布和人員構成存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同類檢測機構重復設置的現象普遍,同一專業技術領域的檢測機構之間,互相攀比,盲目擴張,不顧實際需要,大量購買昂貴的檢測設備的風氣十分盛行。二是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缺乏資源共享機制。近年來,各部門、地區購置的大型分析儀器設備的數量急劇增加,檢測機構面積、從業人員數量及檢測能力數量均有較大增長。但很多檢測機構的儀器設備利用率卻很低,許多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時數只達到設計滿負荷運行時數的1/3。由于缺乏激勵措施和制度保障,大量的檢測資源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資源極大浪費。三是檢測機構中從業人數雖多,但高級人才少。在現有的從業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數占總人數的約1/3,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不足檢測機構總人數的2.5%。
基于我國檢測機構目前的狀況,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檢測資源共享機制,力圖將分布于不同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及其他領域的檢測資源得以利用。
據了解,“全國檢測資源狀況及共享戰略研究”還完成了15個專題報告,建立了檢測資源信息收集、審核、匯總和統計分析的工作機制和技術平臺,同時,還提出了避免資源重復建設、促進資源共享及合理利用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成果為規劃和建設我國的檢測體系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構建我國檢測資源共享平臺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