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又到拍賣好時節。這些年來,在古籍善本拍賣中,名人書信如一騎飆起,備受藏家熱捧。
翻開各拍賣公司的古籍善本圖錄,陳列于前的大都是名人書信。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名人手札拍賣中“李鬼”為數并不少。
名人書信歷來都是收藏家們追逐的對象。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鎮院之寶《平復帖》,就是西晉陸機問候朋友的書信,這9行84字的草書,乃我國存世最早的書法真跡和名人手札。
2002年中國嘉德秋季大拍上,推出了“錢鏡塘藏明代名人尺牘”,收有明永樂至崇禎年間重要歷史人物400余人的書信。這批書信以990萬元創下了中國古籍善本單項拍賣紀錄。近現代名人不讓古人獨擅勝場,他們的書信在拍賣會上緊追猛趕,價格一路看漲。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孫中山致葉恭綽信札四通曾以111.1萬元成交。名人手札雖然備受歡迎,但贗品同樣不少:2002年底,在香港普藝拍賣公司舉辦的一次拍賣活動中,一批近代知名人物的書札登場。其中,魯迅致王煒春的信札以6000元港幣拍出,《光明日報》后來披露那封魯迅書信其實是造假者臨摹的贗品。
一些收藏專家表示,名人手札贗品多,尤其近現代名人的書信,因為造假成本并不高,市場上魚龍混雜,一定要小心。首先,要找真實可靠、流傳有序的傳世品作參照物;其次,書札所用紙張也要通過與參照物的比對來進行。當用紙確為當時產品無疑后,就需要對墨色做認真的考察;另外,要小心代筆,有些信札并非是本人所寫,而由他人代筆,后由本人簽名,或者蓋章。 (編輯:盛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