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薄”六年多了,但市場上仍總能見其身影。昨天一早,豐臺工商根據舉報,在岳各莊批發市場附近查封了兩處販賣超薄塑料袋的黑窩點,查獲了100萬個超薄塑料袋。
據執法人員介紹,在歷次執法中查獲的超薄塑料袋都是用再生料做的“有毒袋”,其中90%以上都來自河北雄縣、文安等地。記者探訪了河北雄縣。
北京查抄
根據記者暗訪,昨天,工商部門在豐臺區岳各莊批發市場北門外查獲了100萬個超薄塑料袋。
見執法人員轉身就想躲
昨天上午9時,豐臺工商分局岳各莊工商所執法人員同記者來到岳各莊批發市場北門外的一條胡同里。
在記者指認的一間門臉房前,執法人員正要叫門,門卻自己開了,里面正巧出來一名中年男子。該男子一見執法人員,轉身就往院里躲。
執法人員迅速推開房門。只見屋里堆滿了編織袋,里面裝的是紅的藍的等各種顏色的超薄塑料袋,從屋里清出的塑料袋很快就堆滿了門口。
暗訪畫面指認不法商販
在門外看熱鬧的人群中,記者認出了此前暗訪中見到的另一超薄塑料袋黑窩點的主人。執法人員上前盤查,對方卻連說“沒有的事”!
記者拿出了此前暗訪時的影像證據。看到當時自己正拿超薄塑料袋和記者侃侃而談,此男子不由得嘆了口氣,并把自家院門打開,只見里面同樣堆滿了超薄塑料袋。
工商透露九成來自河北
昨天一早的執法,共查抄超薄塑料袋54包,約100萬個。
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在他們歷次執法查獲的超薄塑料袋中,90%以上都是來自河北雄縣、文安等地。
再生料有毒有害健康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出現的超薄塑料袋,很多是外地小作坊利用再生料制成的。
所謂再生料,就是將回收的廢舊塑料廢碎,然后制成再生顆粒料,用再生顆粒料吹制成膜,然后經過熱壓制成塑料袋。
專家表示,這種再生料釋放出的有害氣體長期積聚,會導致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對兒童健康發育影響尤為突出。
探訪源頭
在昨天的查抄行動前,記者已經根據有關線索前往河北雄縣探訪。
知情人報料指向河北雄縣
“岳各莊市場附近有個超薄塑料袋‘基地’!”半個月前,知情人徐先生向記者舉報。
徐先生自稱是河北容城縣人,曾在河北雄縣一家“吹膜制袋”廠干過7年銷售。
根據徐先生的線索,記者來到岳各莊批發市場北門外暗訪,并以200元錢買到了8000個超薄塑料袋。
徐先生還透露,北京市場上用再生料做的超薄塑料袋很多都出自河北雄縣龍灣村的小企業和小作坊。
一村百家制袋廠門臉不掛牌子
記者趕到河北雄縣龍灣村。沒想到,大街上竟然看不到一家門臉掛加工生產塑料袋的牌子。
街上的一家飯館里的老板告訴記者:“這村一百多家制袋的呢,旁邊街上就有一家,什么袋都能制。”
“沒掛牌子啊?”記者問。旁邊吃飯的人插話說:“老來查,沒人敢掛牌子了。你往里走就行了。”
空氣令人窒息 工人都不用自產袋
走進飯館老板指點的那家院子,記者看到里面堆著很多已經打好捆、顏色不一的超薄塑料袋。
記者以“訂做塑料袋”的名義見到了老板,并拿出此前在岳各莊買的塑料袋。
“這是用再生料‘吹’的。你們就要這種?”對方看了看說。
記者稱想看看他們的生產情況再定,老板同意了。
所謂的車間,其實就是間民房,地方狹小,通風條件很差。記者看到,工人穿著臟兮兮的衣服,正在加工印有“中國食品”的塑料袋。老板說,這里是成袋車間。
在向塑料袋上印字的凹印“車間”,兩臺凹印機擠在一間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加上油墨的味道,記者進去后都快喘不過氣來。
在車間里,有的工人把沒吃完的饅頭放在身邊的工作臺旁邊,用白紙蓋著。“怎么不用這到處都是的塑料袋裝呢?”記者問。
“這袋太臟,沒人用。”一個工人說。
北京牌照車白天取貨夜里送
在雄縣龍灣,記者見到好幾輛掛著北京牌照的面包車,知情人說,這些車都是到雄縣的批發“大戶”的,他們每天白天從雄縣取塑料袋,夜里送往北京。
據了解,“大戶”在北京有點,這些點一般都設在大批發市場附近,如岳各莊、新發地、錦繡大地、回龍觀和通州八里橋市場等。
除了批發“大戶”,還有商販自己坐長途車來批發,每次攜帶半噸的袋子。據記者在當地飯館認識的楊老板說,他最開始就是干這個的,常駐北京,每周往返雄縣一次。
記者在從雄縣回北京的長途車上,確實看到有兩個人在運打著捆的超薄塑料袋。他們在大興新發地附近扛著袋子下了車。
河北反應
今天上午突查黑窩點
今天上午,記者聯系了河北雄縣工商局。辦公室一位姓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商局秦副局長和綜合執法科的徐科長已經帶隊清查超薄塑料袋生產銷售窩點。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雄縣市場上禁止生產和銷售超薄塑料袋,而且有明確規定,禁止向外地銷售超薄塑料袋。一經查處,工商局將會對其生產窩點進行查封。
新聞分析
北京早已全面“禁薄” 市民沒有自帶口袋的習慣
在1999年5月1日,北京市就出臺了禁止銷售和在經營中使用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0.025毫米)塑料袋的管理辦法。
據了解,超薄塑料袋埋在土壤中300年也不會降解,它的大量堆積,可造成農田和河流的嚴重污染。
但為何屢禁不止?記者從現場工商執法人員那里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市場管理存在漏洞,對使用超薄塑料袋攤主處罰不夠嚴厲;
其二是攤主、小販貪圖便宜,不愿使用價格相對高的合格的塑料袋;
其三是消費者圖省事,覺得“賣方提供包裝袋理所當然”,不自帶菜籃子、布兜子。
執法人員表示,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建議消費者自帶口袋,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
新聞提醒
是否有毒水火驗身
北京市質量監督局塑料產品監督檢驗站劉工程師告訴記者,消費者可以用肉眼驗證該塑料袋是否有毒。
外表:有毒的塑料袋顏色渾濁或呈淡黃色,手感發黏。而無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
水檢:可將塑料袋置于水中,有毒的塑料袋沉入水底,而無毒的塑料袋浮在水面上。
抖動:有毒的塑料袋抖動時聲音沉悶,無毒的塑料袋抖動時聲音清脆。
火燒:有毒的塑料袋離火即熄,發出刺激性氣味;無毒的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藍色,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
超薄塑料袋生意經
龍灣一位制袋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40厘米寬的“再生塑料袋”為例,7000元至8000元一噸,可制成超薄塑料袋85萬個,合8厘多一個(不用再生料,成本是5分至1毛錢一個)
制袋廠批給“大戶”(一次進一噸以上,取貨交錢的)一般折合1分錢一個
“大戶”再向外批一般折合2分錢一個
而塑料袋小販零售一般折合3分錢一個。(編輯:盛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