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珊) 為了讓珠三角市民更深入了解少數民族文化風情,第八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籌委會邀請曾在廣州、深圳上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重返兩地舞臺。該劇將于12月13日至26日在廣州友誼劇院、深圳華夏藝術中心分別演出6場和3場。
演出紅火國內外
《云南映象》集云南彝、藏、納西、白、傣、佤等9個民族的文化風情精髓,演繹出民族文藝的魅力,今年獲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在兩年時間里,它在全國演出500場,創造了中國舞壇6個“最”:陣容最大、巡演時間最長、演出城市最多、演出場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云南映象》還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進行多場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據介紹,此次《云南映象》演出,主要包括“序(混沌初開)”、“太陽”、“土地”、“家園”、“祭火”、“朝圣”、“尾聲(雀之靈)”等部分,年近5旬的舞蹈家楊麗萍將以獨舞、領舞等形式登臺約15分鐘。據透露,由于節目不斷調整和更新,所以這一次廣州觀眾看到的《云南映象》將和上一次有所不同。
《云南映象》在廣深兩地演出是第二輪全國巡演的首站。廣州演出票價最高為680元,最低為100元(學生票)。
出現同名洗腳城
在今年春節晚會上一舉成名的《千手觀音》曾遭大量“盜演”,《云南映象》如何避免類似尷尬?總策劃荊林表示,他們準備對那些惡意搶注、粗制濫造、侵害其品牌形象的單位或個人訴諸法律。但他也無奈地表示人力、財力、時間有限,不可能和所有侵權行為一一較真,現在昆明有間洗腳城就叫“云南映象”,讓人哭笑不得。
荊林稱,目前國內已有10余家單位和個人搶注了不同類商品的“映象”商標,其表演形式和內容也引起某些團體競相模仿。而《云南映象》本身卻因為名稱中涉及地名,以致申請商標注冊至今未獲通過。
荊林表示,與《千手觀音》不同,要“克隆”整臺《云南映象》并不容易。比如此次巡演的《云南映象》演員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來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數民族演員,30%為專業演員;還有68面插秧鼓、象腳鼓、太陽鼓,180副具有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面具,600余套純手工民族織繡的服裝和繡花鞋。不過他也承認,如果只是截取其中一些片斷加以模仿,對專業演員來說并非難事。“只要他們不糟踏原來的民族文化精髓,就讓他們模仿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