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三峽辦主任蒲海清談大壩防核彈攻擊設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5日 09:38 中國消費網 | |||||||||
《新聞會客廳》11月24日播出節目“專訪國務院三峽辦主任蒲海清”,以下是新聞內容實錄: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決策者說》。1994年12月14日,萬眾矚目的三峽工程開工了,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快11年了,其實在那11年之前的好多年里,包括在工程建設的這11年里,各種爭議的聲音、質疑的聲音、反對的聲音也一直沒斷過,難怪我們一
主持人:您好蒲主任,剛才我跟觀眾朋友已經介紹了,現在泄洪大壩、左岸大壩建成了,而且電也發了一部分了,在過去的兩年遇到洪水的時候,三峽工程幫沒幫上忙?另外,這兩年這么缺電,三峽工程的發電幫沒幫上忙? 蒲海清:湖北省搞了一個項目,叫江灘公園,過去這個地方作為防洪堤,三峽剛剛修起過后,本來還不應該承擔防洪的任務,但是他們覺得放心了,所以把江灘防洪壩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公園,大概十幾公里,每天有一萬多武漢市人民在那兒愉快地度過自己的晚上。 主持人:在電方面幫上忙沒有? 蒲海清:今年大概三峽電站能夠發六百多億度電,相當于北京市整個的用電量。 主持人:剛才已經介紹了,起止工程開工建設的11年,之前的好多年反對的聲音也特別多,現在離竣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都倒計時了,反對的聲音還有嗎? 蒲海清:過去反對建三峽的人有很多不了解三峽的情況,現在三峽建起來了,效益顯現出來了,他們當然就不反對了,所以現在反對的聲音少了,但是我要感謝曾經反對過三峽的這些人,由于他們的反對,使我們在設計和施工建設當中解決了很多過去沒有想到的問題,所以才有今天圓滿的結果。 9月16日,三峽工程左岸電站最后一臺70萬千瓦機組――9號機組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三峽左岸電站14臺機組全部并網發電,三峽工程提前一年實現了投產發電。 三峽工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從構想的提出,到規劃、設計、論證,以及十多年的建設歷程中,各種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當今天的三峽工程進入三期建設的最后階段時,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日前對媒體宣稱,三峽工程計劃投資2039億元,而現在估計只需1800億元,三峽工程省錢200多億元。與此同時,預計三峽工程的總工期也有可能縮短一年,將提前到2008年竣工。 這一消息再次把人們關注的目光引向三峽工程。這項舉世矚目的水利樞紐工程到底是如何節省下200億的?預計17年的總工期是否真的會提前竣工? 主持人:三峽大江截流的時候,當時我們說靜態投資、動態投資都有個數,三峽工程計劃投資2039億元,現在估計只需1800億元,能省錢200多億元,這200億是怎么省出來的? 蒲海清:準確地說,當時按照設計,確定的靜態投資是909億,為什么變成2039億?其中就根據1993年的物價指數計算,每年的物價漲6%,到2009年,一共漲749億,算了一筆帳。另外一筆帳,就是要到銀行貸款,因為三峽基金僅作為資本金,銀行貸款的利息要付390億,749億加390億,再加909億,加起來就是2039億,就是這樣計算來的。后來建設當中,因為物價指數沒這樣高,計劃的6%,結果這幾年只有3.1%,有一部分錢省下來了。第二個要靠改革和開放。因為改革,我們三峽在工程的建設當中發了190億的債券,債券的利率比銀行貸款的利率要低1.5個百分點,這是第二筆節下來。第三,由于三峽在引進消化吸收這個工作上做得比較快,所以在設備的價格上,右岸12臺機組的造價比左岸大概降低了10%左右,不管外資的、內資的都降低了一些。還有一筆帳,原來的計劃是要到明年右岸的14臺機組投產,結果今年提前一年投產了,這可不得了,提前一年投產,多生產700億度電,700億度電值多少錢?2.5毛錢一度,175億。 主持人:早掙錢了。 蒲海清:早掙錢就少貸款了,貸款利息就少了,現在我們貸款才300億,而且逐漸在還,債券已經還了20億,三峽的債券好發極了,兩天就發完了,今天1:1買過來,明天去就是1:1.09,賺了9個百分點,很好賣,貸款現在銀行對三峽還有點特殊,他知道競爭,市場一競爭過后,我們就比一般的貸款利率大概要低10%。 主持人:都愿意給你們,而且還給你們優惠條件。 蒲海清:是,這175億就減少貸款了,所以最后預計大概就是1800億,沒什么大問題。 主持人:十一五規劃過程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亮點是對自主創新的重視程度再次提升。我們是不是用全世界的東西變成了最后大壩形成的是全世界的第一,其中相當大的比例是我們自己的? 蒲海清:請裝備司的司長把情況做個介紹。 許可達:三峽工程是咱們自主創新,特別是引進消化以后,再創新的一個很好的一個典范。當時建設三峽的時候,國務院領導就制定了很明確的方針,重大裝備自主化的方針,就是技貿結合,引進技術,不光是買設備,還要引進技術,同時要合作設計,分包制造。在16字方針的制定之下,開展了國際招標,我們在招投標當中有兩個很顯著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把技術轉讓作為評標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看誰技術轉讓得好。第二個,國務院領導還制定,每一個重大裝備,咱們引進的時候,國內起碼有兩家企業要同時接受技術轉讓,就為以后我們自主創新、競爭創造一個平臺了。咱們不光是引進了人家的一些設計圖紙,還引進了一些設計的軟件,分析軟件,包括一些商業軟件,都引進了,所以從三峽工程重大裝備的自主化,政策的執行和現在的情況來看,充分說明了這次十六屆五中全會說的創新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引進消化以后的再創新。 主持人:這個日期我印象特別深,當時我們在直播的時候,大約預計在2009年的時候三峽工程將全部峻工,但是現在有可能提前到2008年,這塊反而也會有一些擔心,我們為什么提前了一年?是不是獻禮工程,是不是考慮2008年咱要辦奧運會,把好事兒都趕到一塊,咱也2008獻個禮? 蒲海清:沒有,所說的2008年提前竣工是三峽總公司從樞紐的角度出發,可以到2008年竣工,但是從移民這一塊現在還沒有安排到2008年,因為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做,全部竣工,一個工程的開工,結尾也非常難,還有很多問題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還有很多問題是我們要延伸的,實事求是地講,從1992年開始到現在十幾年,這十幾年我們國家發生多大的變化,現在我們提出了以人為本,所以很多問題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解決。 倒記時牌,紅色水位線,離鄉前夜的團圓飯,背井離鄉的村民,構成了三峽工程百萬大移民的一個縮影。 從1985年的移民試點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0年時間。截至到今年8月底,長江三峽工程搬遷安置的移民已經超過一百萬,雖然搬遷人數已占三峽庫區規劃移民總數的82.6%,國家為此累計投入的移民動態資金達490億,占三峽工程總投入的近四分之一,大大超過了規劃設計階段的預計。而且有專家認為,今后剩下五分之一的移民搬遷工作將會越來越困難。移民資金的投入為何增加? 主持人:截止到今年8月底的時候,咱們累計投入移民動態資金490萬,搬遷安置移民105萬,將近106萬人了,占三峽庫區移民總數的82.6%,這樣一算,光移民的投資就已經占到咱們總投資的四分之一左右,好像大家過去總談三峽工程,談移民,一算錢才知道它占的分量的確不輕。 蒲海清:在搬遷的過程中,因為原來的移民是按照每一個移民多少地,淹多少房,淹了多少棵樹,淹了國家的哪一條公路,哪座橋梁,哪一個電線桿一個一個算起來400億,F在我們按照原來政策范圍內的和我們的投資,基本是穩定的,剛才你說的數和我說的數有點差異,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為原來在設計當中沒有考慮到的,或者新的政策提出來,我們應該去考慮,補進去的,這一塊就沒算到400億之內。舉個例,過去老《土地法》規定的一畝地的補貼系數是10倍到11倍,新《土地法》規劃的倍數是15倍、16倍,增加錢了。還有比如說地質災害,也是反對的人提出來的,地質災害過去我們確定是6億,現在實際上我們第一期就花了40億,第二期我估計還要80億,這個錢就是過去沒有算到400億以內的,這是移民多出來的。移民工作我的體會,本來從三峽工程是應該做得很漂亮,很不錯的,為什么現在感到難度很大?因為現在我們的觀點是搬得出,穩得住,還逐步能致富,現在五中全會和十六大提出來以人為本,我們就要考慮生存、發展,還要致富,所以這個難度就大了。過去我們對生態的認識,對環境的認識不夠,現在提出科學發展觀,因此我們就要規劃,怎么去綠化,怎么考慮改善環境,怎么保證水質。 主持人:隨著時代的變化,觀念的改變,其實在背后看到的也是很多動態資金的增加。 蒲海清:對,完全正確。 時勢的變化不僅改變了政府的移民政策,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移民遷徙的心態和傳統的思想觀念。當“移民回流”、“移民空掛”這些不為人知的陌生字眼出現在媒體上時,我們又該作何解讀呢? 主持人:現場也有一位嘉賓,重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的雷亨順教授,歡迎您。您也正好是《中國三峽移民》的主編,最近我們聽到一個詞兒,叫移民往回返,還有移民空掛,您先給我們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 雷亨順:關于三峽移民的回流和空掛,在庫區的確有這樣的說法,而且有的人對這個名詞有一些顧慮,主要擔心什么呢?擔心我們三峽工程花了這么多錢,國家制定了專門的政策,而且現在大量的移民基本上都已經安置完了,還剩下很少一部分,怎么會又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主持人:移民空掛又是一個什么概念? 雷亨順:空掛是這樣,名義上在我們的文件登記冊上,這個移民是已經外遷了,或者就地安置了,但實際上那個人還留在那個縣里。 主持人:您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雷亨順:我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重慶庫區云陽縣有兩戶人家,當年在云陽縣在同一個村,這兩戶人家原來都沒有種田,外遷的時候,這兩戶同時遷到了上海的崇明島,崇眀島這個地方應該相當好。另外上海市對重慶去的移民安置得非常好,我所說的這些都是我親身去調研的。 主持人:沒錯,我們的記者去拍過。 雷亨順:他們每一戶都是單獨的一棟小洋樓,而且是兩層,我當時去看了以后就講,我說你們住的房子比我的房子都好?墒窃谶@樣的情況之下,有一戶我就去了,老太太,跟她聊天,她說這里什么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我兒子不要我住樓下,非要我住在樓上。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來講,住在樓上比住在底樓要好。 主持人:采光、溫度。 雷亨順:而且地下水位很高,所以老太太就講,我們老了,還是要踏地氣,人不踏地氣是不行的,這就是一種觀念。還有一個情況就是親戚,因為這些人在家鄉里面是若干代人,住了很久了,他隨時都有親戚朋友、鄰居,同村的,可是他這樣一遷了以后,這些親情的脈絡就斷了。所以在這樣的一種心態情況之下,他也想著要回來。 主持人:蒲主任,剛才說移得出,穩得住,還要能致富,慢慢要致富,可是如果有一些比例很小的移民要回返,有的是空掛,他不走,會不會使我們的資金投進去了,沒有產生該產生的結果,給整個三峽工程施加這方面的壓力? 蒲海清:這個問題非常復雜,我搬遷了105萬人,這一百多萬人當中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回流的問題,這些人要做分析。最近我們非常重視,溫家寶總理、曾培炎副總理也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做了些調查,請我們的黨組成員張寶欣同志,親自調查的情況,他給大家匯報一下。 張寶欣:在全國11個省市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熱情支持下,五年多來有166000移民已經外遷安置,由于移民遷出去以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選擇什么樣的就業方式,在什么地方就業,都有自主的決策權,我們做了統計,6月份以重慶為例,大概有6800多人回到庫區,占重慶139832人的4.9%,到9月份,再統計的時候,剩了6204人,下降到4.4%,說明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又做了一個分析,在這6000多人中間,有1565人在庫區打工,這里正在搞建設,所以他們有活干,還有842人所謂致富帶頭人來這里經商做生意,有的這幾年發煤炭,男方在安置區,浙江、上海負責接收、推銷,女方帶著孩子就在庫區走著發煤,像這一類搞經營的人,這個是政策上允許的。 主持人:由于他自己在這兒有關系,他更來做了。 張寶欣:他更愿意來做這個事兒了,其中還1476人就是投親靠友,有一些老人隨著大兒子,或者有三個兒子的,有兩個外遷了,他在接收地住了一陣以后又想小兒子了,或者想他在庫區的姑娘了,又回到庫區來住了,這個有1600多人。真正說由于當地關系沒有處好,或者接收地個別問題沒有解決好,或者在安置過程當中有一些遺留的問題,回到庫區的大概就一千多人,相對于重慶的13萬多人就是1%點多,這一部分人,我們現在要求的是繼續著力解決好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盡力動員他們還回到安置地去工作、生活。(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