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下稱“生物安全委員會”)今日起至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就轉基因水稻在中國商業化種植進行安全評估。評估結果將對農業部的最終審批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據悉,今年有四種轉基因水稻品種被提交給農業部申請商業化生產,它們分別是三個抗蟲轉基因水稻品種和一個抗白葉枯病轉基因水稻品種。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約13億、以水稻為主食的國家,轉基因水稻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然而,轉基因技術所產生的非預期后果對健康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決定了政策制定又必須慎之又慎。
據了解,此次申請商業化生產的轉CpTI基因抗蟲水稻所轉入的CpTI基因,與澳大利亞轉基因豌豆所轉入的基因相似,因此有非政府組織稱其安全性尤其值得擔憂。
澳大利亞《農業與食物化學期刊》16日發表的研究文章顯示,被喂飼了澳大利亞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產生了炎癥。日前,澳大利亞停止了這項已經進行了超過10年的研究計劃。
“澳大利亞轉基因豌豆研究緊急剎車,也提醒我國農業部在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的審批過程中應該慎之又慎。”一家非政府組織食品與農業項目組項目主任馬天杰說,“水稻事關13億人民的一日三餐。在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尚存巨大爭議的情況下,不值得拿我們的主糧來冒險。”
馬天杰同時指出,由于今年上半年湖北非法轉基因水稻種植事件余波未平,農業部若在近期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將會開啟一個不良先例,變相鼓勵一些科研單位和個人違規釋放轉基因種子制造“既成事實”,迫使政府批準種植。“這將會嚴重損害我國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嚴肅性。”
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薛達元也表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水稻的先例,美國雖然批準了兩種藥用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但目前尚未付諸實踐。
薛達元是我國參與國際《生物安全議定書》起草與談判的主要科學家之一,他表示,雖然《生物安全議定書》對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水稻沒有特別規定,但其對轉基因生物國際間轉移的制約還是會影響到中國大米的出口。
(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