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說的是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為了順利退兵,諸葛亮臨終前密授巧計,命工匠仿諸葛亮的模樣雕了一個木人,“死諸葛嚇退活司馬”,蜀軍得以平安撤回漢中。這,是書畫造假常用的一種方法。
例一,一幅真的名家畫,老裱頭(指書畫的裝裱部分),裱邊甚至有名家的題跋,造假者將畫芯揭下,照它重畫一張假畫,再裝到老裱頭上去。真的“金蟬”已經從老裱頭這
張“殼”上脫逃了出去,而借助于這張“殼",假的“金蟬”也得以脫手出去。
例二,在世名家的一張畫,附有該名家與該畫的一張合影。這張照片就是“殼”。造假者仿照此畫另畫一張假畫,與真畫八九不離十,但從照片上卻無法辨別這一二的細微處。賣家把假畫連同照片拿到你的面前,你為真的“殼”所迷惑,假的“金蟬”便到了你的手中。
至于造假者,更常常運用這一手法。唐張宗昌負責內府圖書的監管,命高手復制后,將真本竊歸家中,臨本留在內府。宋李世衡藏一晉人墨跡,石氏從其借去竊摹一本,獻文彥博。一日文宴眾客,出示書畫,李適在座,一見此帖,驚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歸,取驗之,乃知文所收為石君摹本,具以告,眾人鑿鑿而言:文所收為真跡,李所藏為摹本!金蟬雖未脫殼,而真贗已經顛倒!
書畫造假的常見手段:補款或改款
補款或改款也是真假摻合之一種。
補款是將沒有落款的古書畫補題上古代某名家的款。宋代、元代的繪畫多不落款和蓋印,即有落款也多用小字寫在紙背或所畫的石頭縫或竹木間。商人收購到無款的畫后,則視紙絹屬何時代,視筆法、風格似何名家,審定之后則請內行之人摹仿該名家的筆跡補上落款,用熏舊法將題款熏舊,使人看不出破綻。這樣,雖然不是某名家的作品,也就可以冒充某名家的真跡而大增其價了。這是無款而后添款的作偽。改款則是原作本有落款和印章,但作者的名氣不大或沒有名氣,而作品卻很精美,于是將原款挖掉或裁除,并用同樣的方法改題上名家的落款。挖裁補款或改款,又何以能不露痕跡呢?原來古書畫因為年代久遠,殘缺修補乃是常見的普遍現象,也并不容易引起買主的懷疑。無論是補款或改款,其作偽只在名家和非名家之間,就其作品而言都尚屬古人真跡,而且并非低劣之物,只是“名”不符“實”而已。
書畫鑒定最頭痛的現象:代筆
在書畫鑒定中,最頭痛的現象不外乎是代筆了。代筆往往是書畫家本人的需求。古今中外的畫家一樣,或名氣大了,或為生活所迫而賣畫為生,原因種種,畫家窮于應付,只得請別人代畫,這樣就出現了有些畫是畫家畫這部分,別人代畫其它部分,款式往往是畫家本人寫的;也有些畫是完全由別人代畫,畫家只落款。這樣的作品,常能以假亂真,給鑒定帶來困難。書法代筆與繪畫代筆略有不同,代筆書法一般連名款也都由代筆人完成,以免造成行氣、筆法不同。這樣就出現了某些書法作品印章真但字卻是別人寫的這樣一種情況。
書畫代筆出現得很早,晉朝王羲之在他決定不再出仕以后,他幾乎連書札應酬都毫無興趣了,就叫他人為他代書各種書札、信件。元朝管道昇的書信多數是趙孟畹拇?當然這種名家代名家,又增添了別種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意義。明朝董其昌走得更遠,叫多個人代筆,使得他的作品混亂一體,難以甄別。清朝王原祁的學生很多,他的代筆書畫也不少。近代張大千的山水樓閣畫多由別人代畫,如請學生何海霞代筆,他自己則畫山水部分。何海霞初學畫時專畫袁江、袁耀的山水樓閣畫,后來張大千收他為學生,就有了便利的機會為自己代畫樓閣。齊白石晚年的作品也有代筆。特別是年老眼花的時候,工筆的草蟲難以畫出來,就由他人代畫。代筆書畫雖然同完全贗品有區別,但鑒定難度可想而知。(編輯:盛秀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