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能為何總慢半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0日 11:3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王青松 最近,消費者被媒體“轟炸”得似乎有點無所適從。從肯德基蘇丹紅事件,寶潔SK-Ⅱ事件,再到這兩天被熱炒的高露潔、佳潔士三氯生事件,無一不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忐忑不安之余,我們不禁要問:該由誰保護我們對“民生新聞”的知情權。
雖然經過這幾多歷練之后,媒體監督力量和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大大增強,但我們也應看到,一連串危機(至少對事件牽涉到的公司而言是重大危機)總讓一些政府部門處于尷尬境地。蘇丹紅引起恐慌的時候,就有人責問相關部門:為什么問題的最初發現者往往是其他國家,而永遠不會是我們自己?有一種解釋是檢驗經費嚴重不足,檢測設備欠缺。硬件匱乏應該是實際情況,但這不應該成為回避矛盾的托辭。 比外國同行慢,姑且可以用硬件不足來解釋,但人家有了正式公告,最先披露的卻是各種媒體,相比之下,相關部門又比媒體慢了半拍。這恐怕就難以用硬件問題搪塞了。 我們先來理一理三氯生事件的來龍去脈:美國實驗室發現三氯生致癌———英國《標準晚報》報道高露潔含三氯生———英國超市高露潔下架———中國媒體集中報道高露潔可能致癌———國家質檢總局稱目前不了解此事但會給予關注———媒體爆出佳潔士也含三氯生。從中可以發現,媒體的作用體現得非常充分,相關部門的反應則略顯遲鈍。 應當承認,相關部門多年來在保護消費者的生活用品安全方面不遺余力,中央電視臺的每周質量報告就是一個佐證。但同時也必須看到,有關部門對事關消費者生命安全的信息收集明顯不夠及時,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處理和管理危機的能力尚嫌不足,也缺乏應對問題的必要的行政效率。 在媒體的推動下,4月19日來自國家質檢總局的消息說,對三氯生可能致癌的消息,各有關業務部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在著手展開相關研究。這個正式表態表明,不久將會有權威的“說法”。但愿“不久”不會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