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茅臺:世界上最好的蒸餾白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4日 10:55 新浪財經 | |||||||||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季克良 當今世界,美酒如云。但,就中國傳統白酒而言,可以當之無愧的說,國酒茅臺,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餾酒。 這不是個人的看法,也決非因為我是茅臺集團的董事長、總工程師,“王婆賣瓜,自
這是國內、國際白酒業界專家、學者和相關權威人士對茅臺酒的一致評價,也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有史為證的客觀事實。 以我從事茅臺酒生產、科研活動46年的經驗總結及體會,國酒茅臺能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蒸餾白酒,主要事實依據有八個方面—— 一、茅臺酒的品位風格,是香味香氣物質成分 最豐富、最協調、最有層次感的“復合香型” 如果從人的嗅覺、味覺審美角度感受茅臺酒的品位風格,可以用“幽雅細膩,醬香突出,協調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來加以表達。 每每,當人們開瓶啟酒時,立刻會感受到一股濃郁的芳香氣撲面而來;飲酒入喉,獲得的香味感,又是一種夾帶著醇甜香的醬香風味。即使酒盡杯空,舉杯聞吸,仍能鮮明地體會到一股蘭香素和玫瑰花的絲絲幽香飄逸其間。 在中國傳統白酒中,濃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米香型白酒的主體香界定比較明確、清晰;而醬香型茅臺酒,迄今為止,仍未就其主體香得出明晰的確定。因為,茅臺酒的香味香氣,是由釀造過程中自然產生的醬香、醇甜香、窖底香三種典型體酒為主圓融而成的“復合香型”,其物質成分的構成最豐富、最協調,也最具層次感。 日本人為搞清楚茅臺酒獨特的香味香氣成分,曾用氣象色譜儀對茅臺酒進行過全面的分析。結果發現,酒體中竟包含有230余種香味香氣成分,其中三分之二尚無法辨別出是何種物質。 茅臺酒的第一種典型體“醬香”,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生發出來的一種香味香氣。氣象色譜分析表明,茅臺酒所含的芳香族化合物很豐富,特別是醇類物質,而這些物質成分又主要來源于釀酒原料。如地產紅纓子高粱,其支鏈淀粉含量就高達90%以上,表皮中所含的單寧類物質,就為芳香族化合物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潛體物質。 茅臺酒的第二種典型體“窖底香”,是由乙酸、乙酯渾然一體發出的香味香氣。經分析,乙酸,是梭菌和桿菌在有一定酒精度和碳酸鈣及各種營養成分于嫌氣條件下,經過發酵而生成,香味香氣極濃,且凸顯柔和。窖底香典型體中的乙酸、乙酯含量,為醇甜香典型體的2.5倍;乙酸的含量則為醬香典型體酒的6倍。這是茅臺酒重要的香氣成分與組分。 茅臺酒的第三種典型體“醇甜香”,則為一種含有“丙三醇”、“丁四醇”、“戊五醇”、“乙六醇”等醇類物質,經微生物發酵作用相應糖類的香味香氣產物,并同時能生成乳酸與乙酸。這幾種醇類物質成分在茅臺酒中,不但起到呈甜味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三種典型體的香味香氣成分中發揮一種奇特的緩沖作用,使各種香味香氣成分間溶成一種“抱團”狀,從而形成了茅臺酒獨樹一幟的“復合香型”。 茅臺酒獨有的“醬而不焦,醬而不艷”、“厚而不膩、厚而悠長”及酒體瓊柔的香味香氣,還可以對其他香型的白酒起到一種“改善酒體,覆蓋燥雜,圓長后味,提高酒質”的重要作用。 二、茅臺酒的釀造工藝,將原始、古老的技術與 現代科技完美融合,既傳統,又科學、合理 茅臺酒原始、古老、傳統釀造工藝的精華,主要體現于季節性生產、長期陳釀、精心勾兌這三個極其重要的生產環節。 ——季節性生產。國內其他香型白酒釀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產,只需經過一兩次,至多三四次蒸餾取酒,便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而茅臺酒釀造,則是順應自然季令變化的規律來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歷經八次攤涼、八次加曲入池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復雜生產過程。 ——長期陳釀。新酒烤出后,品分香型,裝壇入庫,長期陳釀。從新酒入庫到盤勾,至少要陳釀3年以上;而及至勾兌成品酒,有些基酒陳釀期,少則5年,多則幾十年。 在茅臺廠區內,酒庫比生產車間要多出十幾倍。 茅臺酒經過長期陳釀,酒液自身的氧氣還原和脂化等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可以在有效保存許多有益高沸點香味物質的同時,進一步排除酒體有害健康的低沸點物質,祛除新酒的不愉快氣味,使乙醛縮合,辛辣味減少,酒體變得更加柔和、綿軟,芳香也明顯地增加。 茅臺酒陳釀與眾不同的特點是,一律使用陶壇裝酒。氣象色譜分析表明,陶壇表層所含的很多有益微量元素,在長期陳釀的過程中可融入酒體,豐富茅臺酒有益健康的品質內涵,如增加誘導人體金屬硫蛋白增長、防止肝纖維化的微量元素。 ——精心勾兌。新酒陳釀三年后,先勾基礎酒,再調香,調味;先小型勾兌,再大型勾兌。 茅臺酒有很多理化指標連儀器也測不出,全憑勾酒師妙不可言的“心靈感”,手工將四、五十種甚至幾百種酒體勾兌成一批茅臺酒。 茅臺酒的勾兌與國內外其他酒類產品的勾兌截然不同。 其他白酒,是由單一香型的酒體構成,所謂勾兌,其實只是通過往酒體里添加香味物質和調味酒,以勾調出好的口感和香味。 茅臺酒勾兌,從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而是用純糧釀制的不同輪次、不同度數、不同酒齡、不同香型的老酒勾新酒。 茅臺酒獨樹一幟的釀造工藝,既是原始、古老、傳統釀造工藝技術的經驗積累和傳承,也是依靠現代科技進步煥發生命力、解放生產力的創新。 其中,以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入池、高溫發酵、高溫濕潤原料、高溫蒸餾接酒為精髓的“高溫釀造”工藝,便是一個最富科技創新內涵的典型范例—— “高溫制曲”:茅臺酒“三伏天踏曲”,制曲溫度高達50度左右。曲料被制成曲磚后,還要在60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堆放,經過長達40天的發酵及180多天的貯存期方可使用。 “高溫堆積發酵”:這是一種獨特的開放式多邊發酵,溫度須達50度左右。通過這道工序,可以再次網羅、篩選、繁殖微生物,使之在品種、數量及其量比關系上趨于合理,并給糟醅帶來大量的香氣成分的前驅物質,起到二次制曲之效。 “高溫蒸餾接酒”。茅臺酒的接酒溫度在45度左右,比一般白酒高出20來度。高溫蒸餾接酒,能有效排除雜質,揮發部分硫化物和其他刺激性的低沸點物質,更多地保留不易揮發、相對比較豐富的高沸點香味物質,同時在蒸餾過程形成部分香味物質。 此外,“八個統一、八個控制、八個確保”工藝操作要點,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茅臺依靠科技進步,豐富、升華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的成功實踐—— 統一合理輪次出酒率,控制各輪次產酒量,確保了茅臺酒勾兌的基礎要求; 統一投料水分、蒸糧時間和輪次入窖水分,控制變相加水和各輪次酒掉排,確保了茅臺酒的質量; 統一細化工藝操作,控制拌曲、上堆溫度,確保了堆積發酵的質量; 統一堆積發酵,控制下窖前的堆積溫度,確保了偏老不偏嫩的工藝要求; 統一用曲比例,控制窖底窖面,確保了窖底窖面的質量; 統一輔料用量,控制谷殼用量,確保了降低酒的雜味; 統一入窖尾酒質量,控制入窖尾酒的濃度,確保了入窖尾酒的質量; 統一上甑氣壓和吊水時間,控制上甑時間和吊水時間,確保了合理輪次糊化率和出酒率。 茅臺酒產量的增長,不是靠片面追求產量得來的,而是靠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提高質量實現的。 三、茅臺酒的釀造原料,完全采用達到“綠色食品”、 “有機食品”標準的優質地產小麥和小高粱 國酒茅臺與其他白酒在品質屬性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茅臺酒既是綠色食品,更是有機食品。 去年夏天,中國白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沈怡方說,“醬香型酒是很好的酒種,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待認識的成分。這些已日趨被業界和消費者認可。在大曲醬香里頭,國酒茅臺最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品質,沒有人能趕上茅臺。” 茅臺酒高品質的形成,除了生產環境條件、釀造工藝等方面的原因外,很重要、很直接的一個要素是,茅臺酒的釀造原料,嚴格按照國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標準要求,全部采用當地出產的優質小麥和小高粱。 赤水河流域栽培的小高粱與外地高粱相比,顆粒小、皮厚、扁圓、結實、干燥,淀粉和單寧含量合理,尤其是對釀酒有利的支鏈淀粉含量,比外地高粱高出三分之一左右,適應高溫堆積發酵、八次攤涼翻造、九次蒸煮及多次混拌的生產工藝的要求。小麥成熟期早,顆粒飽滿均勻,新麥上市正值端午踩曲前。這與茅臺酒釀造用糧的需求,可謂“天作之合”。 迄今為止,在中國白酒行業,國酒茅臺是惟一集國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三項認證于一身的品牌。 從行業的基本要求來看,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就是對綠色食品進行全程質量控制。著重強調兩個方面:一是綠色食品必須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地域,以保證其最終的無污染和安全性;二是促進對綠色產地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而通過“有機食品”認證,則包括著“有機食品加工認證”和“有機農場轉換認證”,認證規格極高,要求極其“苛刻”。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主要特征為,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基因技術,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食品添加劑及防腐劑等化學物質。 國家環保總局在給茅臺頒發有機食品認證之前,就曾派出專家和有關人員深入茅臺酒廠及其原料生產基地考察,并就茅臺酒的生產工藝、生產環境、各個生產環節及運輸儲存、銷售環節等逐一進行過嚴格、科學的檢測和認證,最后才給予認定:茅臺酒無可置疑地達到了與國際接軌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認證的標準。 為保障茅臺酒釀造用糧的需求,茅臺每年都要投入巨額資金用于扶持原糧基地的建設。至2004年,已在仁懷市、習水縣兩地區建成了近50萬畝面積的小麥、小高粱原糧生產基地。 在同行業內,茅臺酒釀造的投糧產出比為5:1,即5公斤糧食只生產1公斤白酒,耗量比其他白酒多3公斤左右。 與此相對應,茅臺酒的釀造用糧成本也是業內之最,每年,企業除了要付出400多萬元用于原糧生產基地建設外,還要按購糧總額提取10%左右的資金作為發展生產的扶持性投入。隨著市場糧價的不斷上升,茅臺酒釀造原料的收購價已達到每公斤2.6元,比外地市場價格將近高出一倍。 即使原料生產成本逐年增長,但國酒茅臺仍然毫不動搖地堅持執行“成本服從質量”的原則。 四、茅臺酒的釀造環境,水質優良,地質地 貌奇特,微生物生態圈沒有工業污染 茅臺酒釀造環境的惟一性本質特征,即是整個生態環境的綠色性。 業內有句行話說,“水,是酒之血”。 茅臺酒的釀造用水,來源于赤水河。其水質之好,實屬少見。 赤水河的水,不僅酸堿度、硬度適中,而且由于受地質地貌及土壤成分的影響,水體中含有大量的多種有益微量元素。 茅臺鎮的地貌結構,主要是侏羅堊系紫色砂頁巖、礫巖,形成時間在7000萬年以上。受海拔高度和巖石風化后成土母質的影響,廣泛發育著酸堿適度的紫色土壤。土體中砂質和礫石含量很高,具有良好的滲水性。當地面水和地下水流滲過紫色土壤,既溶解了紅土層中蘊含的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經過層層過濾,濾出了純凈無毒、香甜可口的清洌泉水匯入赤水河中,為茅臺酒釀造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質水源。 赤水河從源頭云南省北部的鎮雄縣沿川黔邊界流至茅臺鎮,整個流域內,干流沒有建設水電站,沒有大型污染工業,也未進行大規模破壞性開發,是一條自然生態保護比較完好的河流。 茅臺酒釀造用水,完全順應了大自然客觀規律。赤水河每年從端午節至重陽節期間,河水因雨季而變成了赤黃色;重陽節后到第二節的端午節期間,河水又變得清亮起來。非常巧合的是,在河水渾濁的季節,正是茅臺歇蒸下窖基本不用水的時節;而當河水變清的季節,則是茅臺下沙、蒸煮糟醅大量用水的時節。此種攝取自然精韻的釀造活動,體現了茅臺酒釀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境界。 對茅臺酒釀造用水,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相關部門歷來高度重視。早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就曾多次指示,“在茅臺河上游的100公里以內,不準建化工廠,不準污染茅臺河水。因此,迄今為止,赤水河上、中游河段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一直做得比較好。這對保障茅臺酒的質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離開了茅臺鎮,就生產不了茅臺酒”。這個科學結論,已為曾在全國各地開展的茅臺酒易地生產的失敗所驗證。實踐表明,白酒生產,尤其是采用傳統固態蒸餾工藝釀制白酒,利用的是環境中的微生物群,而不是單一微生物;環境中的微生物群生長、繁衍及馴化,又直接受環境的影響。 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響,地勢低凹的茅臺鎮,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然生態圈:氣候,冬暖夏熱,風微雨少;加上數千年來經久不息的釀酒活動,山水、氣候和土壤的“圓融”,為釀酒微生物群的生長、繁衍及馴化,營造了一個無可復制的自然生態環境。正是這些如小精靈般充盈于空氣中的釀酒微生物群,無時無處不在地影響著釀酒活動,對茅臺酒形成獨特的“復合香型”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有位曾到過茅臺鎮的中國林科院專家感嘆道:“茅臺鎮的地質地貌太特殊了,真是得天獨厚。我到過很多歐美國家考察,從沒有發現象茅臺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 半個世紀以來,國酒茅臺在促進原有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良性發展方面,付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努力和多達1億6千萬元的巨大環保投入。 為使茅臺酒的釀造環境保持相對穩定而活躍的微生物群自然生態圈,在生產環境改善上,采取改散式燃煤烤酒為集中式鍋爐供汽烤酒,安裝高效麻石水膜除塵器與鍋爐同步安裝使用,增設脫硫裝置,使煙塵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遠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 長期堅持綠化工作,保護原生植被,整個廠區繁花似錦,綠化覆蓋面從1997年的25%擴大到2001年的37%。確保空氣質量,使茅臺地區的微生物自然生態圈保持良好的狀態。 注重大氣治理的同時,還加大了對水源的保護。1999年建成了以茅臺為中心的國酒水源保護區,實施重點水源保護;2000年建成了貴州省酒行業中處理單元最全最大的污水處理站,處理排放的水質完全達到國家二類污染物一級排放標準;2002年又投資修建了300多米長的河堤,治理了生活區和茅臺鎮的生活污水,使河堤終端500米處斷面的水質完全恢復。 采用循環經濟的方式處理、利用廢酒糟,使生產、生活環境步入了無污染、無公害的健康軌道。 “綠色茅臺”的自然魅力是無窮的,它所產生的巨大效應,用周恩來總理的話來加以概括,就是:“茅臺酒工藝獨特,氣候水質特殊,有人不從實際出發,今天提趕茅臺,明天又提超茅臺,今后不準亂提不切合實際的口號,不是不準超,而是超不了!” 五、茅臺酒的高質量,永恒不變,在世界上的 蒸餾酒中首屈一指,是中國健康型白酒的典范 在國內國際白酒業界,國酒茅臺享有很高的質量美譽度和信任度,是中國“健康型白酒”的典范。 國家一位負責質量的權威人士曾感嘆道:“我跟蹤茅臺酒的質量有20多年了,茅臺酒的質量一直是非常穩定的,這實在太難得了!” 按照當今時代流行的“健康型白酒”概念,將茅臺酒與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中外名牌蒸餾白酒作一個粗略比較,便可看到,茅臺酒“技勝一籌,質高一等”—— ——茅臺酒經過長期陳釀和精心勾兌后,不僅其香味香氣的物質成分構成十分復雜、豐富、協調,而且酒體中蘊涵有多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茅臺酒不能等同于普通白酒及其他名白酒。 ——茅臺酒經高溫蒸餾接酒和三年以上的陳釀后,容易揮發的物質已經揮發掉很大一部分;茅臺酒在陳釀期的損失率高達2%以上。另外,茅臺酒蒸餾時的接酒溫度高達45度以上,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如醛類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質。茅臺酒的接酒濃度為52度至57度之間,而其它蒸餾酒濃度一般在65度以上。因此,茅臺酒中易發揮發物質少,不易揮發物質多,對人的刺激小,不上頭,不辣喉,不“燒心”。這是其它任何白酒所無法比擬的。 ——茅臺酒含有大量的酸類物質。由于酒精相對容易揮發,所以接酒時開始酒精度高,后面越來越低,而酸相對來說不易揮發。茅臺酒的標準規定酸度為1.5—3.0克/升,而濃香型酒規定酸度是0.5—1.7克/升。茅臺酒所含的酸物質是其他白酒的三至四倍,而主要又是以乙酸和乳酸為主,有利于治胃病、糖尿病、感冒等。 ——茅臺酒的酚類化合物多。醫學界認定葡萄干紅酒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其根據就是酒中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根據白酒專家分析,茅臺酒中的酚類化合物是其他名優酒的三至四倍。 ——茅臺酒的酒精濃度為53%(V/V)左右,而國內外其他白酒,如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名酒,其傳統酒精濃度都在65%(V/V)左右,有的高達67%(V/V),然后加水降到需要的濃度。很明顯,這些名牌蒸餾白酒在酒精與水的締合上,不如茅臺。 世界上有一個經典科學實驗:53.94ml的純酒精加49.83ml的水,混合物體積不是103.77ml,而是100ml。這說明,酒精濃度在53度時水分子和酒精子分子締合得很牢固。因此,茅臺酒的傳統酒精濃度是非常科學、合理的,再加之要經三年以上的貯存,所以茅臺酒較柔和,酒度高而不烈,對人體的刺激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 ——茅臺酒是天然發酵產品,不準添加任可外來物質成分,完全靠用不同輪次、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醬香型、醇甜香型、窖底香型三種典型體茅臺酒精心勾兌而成,所以茅臺酒中的香味香氣成分及相互間的配比也很科學、合理。而白蘭、威士忌、伏特加等中外名白酒,則可以添加外來物質成分,如白蘭地、威士忌可以通過加糖來增加酒體的甜香味。 ——茅臺酒中可能有保肝物質存在。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科研處長、內科肝病和病毒分子學專家王宇博士親臨茅臺考察后說,“茅臺酒具有保肝功能的說法很有道理,人們所用的一些藥品、保健品等相當一部分就是微生物發酵的產物。茅臺酒綜合了本地的水、礦物質、土質、微生物等,通過科學的、自然的發酵過程,就會產生一些非常復雜的化合物質,這些東西很可能對人的健康有益處。” ——茅臺酒富含各種營養成分,測試報告表明,茅臺酒中含有蛋白質、18種氯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對人體有害的甲醇、苯、醛類化合物的含量,遠低于國際標準,有的甚至檢測不出。 茅臺人始終認為,高質量,是茅臺酒的靈魂,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生命之源。無論是在任何時候,市場都在呼喚著高質量的產品。所以,長期以來,追求卓越質量,已成為每個茅臺人始終嚴守的一道生命線。 在國酒茅臺創造的每一個輝煌的背后,總是包含著茅臺人為追求卓越質量而付出的萬般艱辛,彰顯著茅臺人的睿智與理性的選擇—— 當國內白酒行業大發“酒瘋”的時候,國酒茅臺不跟風逐浪,不隨波逐流,毫不猶豫地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老老實實地做人,踏踏實實地釀酒,以不圖虛榮、“甘守寂寞”、奮發圖強的務實精神,為跨入新世紀的厚種薄發,夯實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當國內諸多白酒企業萌生近功近利、避利避義的短視,不顧國家、社會及消費者利益,大肆制假、摻假、賣假,熱衷不正當競爭牟取“一夜爆富”的時候,國酒茅臺絲毫不為之所動,堅持固守“質量第一”的防線:速度服從于質量,產量服從于質量,成本服從于質量,效益服從于質量,發展規模也服從于質量;在市場旺需的利益誘惑面前,從不違背“不挖老窖,不賣新酒”的原則。 這一切,雖然使國酒茅臺與許多“吹糠見米”的贏利機緣失之交臂,但卻捍衛了“國酒”、“世界名酒”高質量的尊嚴和地位,彰顯了茅臺品牌的質量誠信形象,同時也贏得了連續七年跨越發展的光輝業績及醬香型白酒日益走紅的美好前景。 六、茅臺酒的保健功能,是人們在生活中的 切身體驗,已為現代醫學科研成果所證實 茅臺酒有益健康——這不是抽象概念,更不是空穴來風的“品牌作秀”,而是很多消費者在生活中的切身體驗,并經現代醫學科研成果所證實。 飲酒與健康,在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漢書·華食志》早有“酒,百藥之長”的記載。傳統中醫藥學理論也認為,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御風寒”及“酒以治疾”。 現代國內外的有關研究同樣表明,適量飲酒,于人體健康是有裨益的。日本有關醫學專家認為,適量飲酒,可使人體產生溶解血栓的物質“尿激酶”,還可能對預防心肌梗塞和腦血栓有利。日本人如法國人一樣,把酒稱為“長壽水”。 在我國,對茅臺酒有益健康的認同,由來已久。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宴會上,賓主同飲茅臺酒。尼克松對周恩來總理說:“我在書里曾經讀過這樣一段故事,說紅軍在長征途中攻占了生產茅臺酒的茅臺村時,把那里的酒全都喝光了。” 周恩來總理告訴尼克松:“長征路上,茅臺酒是被我們看作包治百病的‘萬應良藥’,洗傷鎮痛、解毒,治傷風感冒更靈驗。” 周總理的秘書、原國家輕業部部長楊波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證實:“周總理生前患了一般感冒,大都不吃藥,而是喝茅臺酒,喝了就好。1956年11月18日,周總理率領中國政府表團出訪越南,因北京與河內兩地溫差太大,加之勞累過度,總理一到河內,就有點感冒,但他到我國駐越使飽喝了幾杯茅臺酒后,第二天感冒便好了,緊張的外事活動照常進行。” 在天津周恩來博物館里,至今還保存有一張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寫給周總理身邊工作人員的便條(影印件)——“今晚總理回來或吃夜餐時建議他吃點茅臺酒”。 對茅臺酒在現實生活中有益健康的種種反映,我在《茅臺酒與健康》的文章中作過介紹,說明在國內外蒸餾白酒中,茅臺酒是一種少見的“健康型白酒”。 茅臺酒有益健康的品質,給人最“外化”的感受,即是香不膩人、吞不刺喉、醉不打頭,即使過點量,酒勁也會很快散去,決不會像喝其他白酒那樣,出現長醉難醒、頭昏腦脹、四肢無力的生理反映。 我在茅臺工作40多年,和許多職工一樣,迎來送往,逢年過節,都要暢飲茅臺酒。但是,我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沒有因為長期喝茅臺酒而“飲酒傷身”,身體很健康。 過去,我們對此習以為常,從未想到以之作為茅臺酒有益健康的佐證對外做宣傳,及至新華社記者采寫“國酒茅臺新發現,天天飲用不傷肝”的新聞公諸于世,這才引起我們的認真思考,并由此感到有責任把茅臺酒有益健康的事實告訴消費者,進而倡導中國白酒的健康消費。 無巧不成書。1993年,國酒茅臺委托遵義醫學院對員工進行普查。此次接受檢查的制酒車間和酒庫車間的部分員工,年齡在34歲至54歲之間,因工作需要,他們每天飲用150克以上的53度茅臺酒都超過10年,時間最長者超過37年。檢查結果表明,他們當中,除一例系原患肝炎未愈繼續飲酒形成肝硬化外,其他人的肝病均無任何病變,身體健康。 還有,2001年逢茅臺酒廠建廠50周年,我們在慰問建廠以來死亡的268名職工家屬時偶然中發現,這268人中,只有3人死于肝癌,且他們終身都滴酒不沾。 從醫學界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事例不能說不是一個罕見的個案。根據流行病傳播學的理論,在某一個由于受客觀環境條件的影響而可能導致某種流行病得以傳播的區域內,沒有在一定的人群范圍內發現這種流行病的傳播現象,這對于醫學界的流行病防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值得去關注和進行必要的探索與研究。 這便成為貴陽醫學院程明亮教授和其他幾位科研工作者傾心投入對茅臺酒有益健康課題進行科研的契由。 正是他們所作出的關于《貴州茅臺酒對肝臟的作用及其影響的研究》等科研成果,從現代醫學科學的探索與求征角度,提出了茅臺酒有益健康的依據: 茅臺酒能誘導肝臟金屬硫蛋白含量增加,從多環節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及其膠原蛋白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預和延緩肝纖維化作用。 不僅如此,茅臺酒中還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這種物質系羥自由基專一清除劑,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體內多余的自由基,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及抗衰老。 根據上述科研成果,程明亮等專家撰寫了六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分別發表在《世界華人消化雜志》、《中華醫學雜志》等權威學術刊物上。 茅臺酒有益健康的客觀事實,以及茅臺將這些事實說出來而引發的爭議,使我從中得到一個啟發:當今,白酒行業面臨的緊迫任務是,必須旗幟鮮明地在行業內和市場上,徹底消除一切假冒偽劣和明顯有害于人體健康的酒類產品,堅決抵制和反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中國白酒業內開創一個推進健康型白酒得以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為社會釀造高品位的生活做出新的貢獻。 七、茅臺酒的品牌歷史,源遠流長,積淀厚重, 廣為傳播,代表了中國白酒品牌的整體形象 “在外國人的心目中,茅臺酒已經成了中國白酒的代名詞,成為代表中國白酒品牌的整體形象。”我國著名白酒專家高幼明,以他多次出國的所見所聞,說出了茅臺酒品牌在當今世界上的巨大影響力。 應當說,近十年來,國內白酒行業在發掘、張揚中國白酒品牌歷史文化的進程中,主流是健康的;但是,大浪淘沙,也不免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偏差。比如說,有些企業為給自己的品牌烙上一道歷史文化背景,牽強附會,即興復古;有的甚至采取“空穴來風”的作法尋根問祖、追本溯源,杜撰品牌歷史文化,等等。 此種“百花齊放”式的釋放自我、重塑自我,促成了中國白酒的輪番“大洗牌”,將中國白酒推進了慘烈競爭的“圍城”。 在這樣一種市場競爭氛圍中,國酒茅臺的品牌歷史文化張力,無疑已起到一種激濁場清的積極作用,產生著重大的導向影響。 事實上,無論是從國酒茅臺具備的中國文化酒的基本特征上看,還是從內斂的歷史文化當量張力上說,都堪稱中國白酒的杰出代表和典范。國酒品牌文化之根深扎于此,這是其他業內同行及其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蘊育的品牌核心競爭力,也是競爭對手難以匹敵的。 解讀茅臺酒的品牌歷史文化,猶如在閱覽一部內容浩瀚的中國酒文化經典著作,貫古通今,美不勝收。 “我知道黃河、知道長江的時候,我就知道茅臺酒了。”一位作家,曾用這詩一般的語言,表達對茅臺酒發自肺腑的贊頌。他還寫道:“國酒茅臺就像我們偉大的黃河,偉大的長江從古流到今,從春流到夏,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的辛酸與驕傲、追求與創造。它濃縮了中華民族對技術美與藝術美的高度完美的和諧統一,它已在中華文明中樹立了一座文化的豐碑。” 從始于距今兩千多年的“枸醬引出夜郎道”,漢武大帝飲枸醬生發“甘美之”的贊嘆,到清代人鄭珍書寫出“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的詩章; 從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演繹“怒擲酒瓶振國威,香驚四座奪金獎”,到1935年與長征途中的紅軍結下曠世不解的情緣; 從在新中國建立元年成為“國宴酒”,1954年隨同周恩來總理譜寫“日內內會議成功靠兩臺”的佳話,到1972年為中美、中日建交發揮“融化歷史堅冰”的微妙作用; 從眾望所歸地登上“國酒”寶座,出入于黨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生活領域,到多次榮獲國際名酒金獎及蟬聯中國名酒稱號; 從鄧小平同志舉杯暢飲茅臺酒“把絕世內亂一口喝干”,到紀念香港、澳門回歸及慶祝“神五飛天”成功…… 可以自豪地說,國酒茅臺以太多太多的歷史殊榮,以不可取代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體現了其巨大的人文價值,弘揚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以致使人們覺得缺了茅臺酒,似乎“共和國的歷史就會少了一些味道!”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酒茅臺沒有沉溺于過往創造的歷史輝煌,而把發展的興奮點放在了與時俱進的創新上。我們提出的“綠色茅臺”、“有機茅臺”、“人文茅臺”發展戰略定位,就極大地豐富了國酒品牌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里,且不論及“三個茅臺”涵蓋的世界級壟斷性資源優勢、絕無僅有的釀造工藝優勢,以及企業價值觀體系、企業宗旨和愿景、企業精神、競爭意識等企業文化內容,只要循著國酒茅臺走過來的從自發人文意識到自覺人文路線,解讀一下國酒茅臺“釀造高品位生活”的經營理念,便可以從中深切地體驗到,茅臺品牌歷史文化所展示出來的高度關注消費者利益、追求造福社會和人民的高尚人文精神。 釀造高品位生活的經營理念,不僅僅是突出要釀造高質量、高品位的健康型白酒,更是在全力倡導本企業全體員工及相關各方(包括上游的供應商和經銷商)共同為消費者創造一種新的生活理念,從而也為各方構筑一個富有時代精神,一致性極強的追求平臺,為各方事業的共同進步提供強勁的動力。 可以說,國酒茅臺的歷史品牌文化,在當前及至未來發展進程中的高度彰顯,必然產生更為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對續寫國酒茅臺新輝煌和促進中國文化酒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推進作用。 八、茅臺酒的世界名酒地位,歷經九十年風雨 的考驗,彌固彌堅,社會影響力十分深遠 “茅臺酒”揚名海外,榮獲“世界名酒”的美譽,始于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至今已整整有九十年的歷史。其深遠的社會影響力,為中國其他白酒所無法比擬。 據史料記載:應邀參加此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國家有41個,大會展期長達9個半月,總參觀人數超過1800余萬人次,開創了世界性博覽會規模宏大的先河。大會共設立6個等級獎項,即最高獎章、榮譽勛章、金質獎章、銀質獎章、銅質獎章及不頒發獎牌的口頭表彰獎,其中前3個獎項為金獎。 由當時中國國民政府轄下貴州省長公署派人選送去參展的貴州茅臺酒,歷經大會高級評審委員會和來自世界各國科學、藝術、工商界500人組成的評審團嚴格把關評定,一舉脫穎而出,奪得“榮譽勛章”金獎,為中國民族工業首次跨出國門贏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尊嚴和榮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酒類展品獲得的5個金獎獎項中,惟有貴州茅臺獨享“世界名酒”的光榮稱號,并于第二年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次蟬聯。 此后九十年來,茅臺酒憑藉著自身獨具的卓越品質及高品位的品牌文化,雄冠世界白酒之林,先后共獲得過14項國際金獎,被國際白酒業界一致公認為與白蘭地、威士忌比肩齊名的“世界上最好的蒸餾酒”。 在國內白酒行業,茅臺酒更是獨展雄風:5次蟬聯中國名酒稱號,3次蟬聯國家最高質量獎,成為我國傳統白酒中出口國家及地區最廣、出口量最大、噸位創匯率最高的優秀民族品牌,眾望所歸地被擁戴為“國酒”,在黨和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等社會生活領域,發揮了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國酒茅臺的輝煌歷史,及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造連續七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業績,有目共睹。 可是,近年來,國內有一家知名白酒大企業在為其品牌所做的宣傳推介中,卻以所謂茅臺酒在1962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沒有獲得第一名為例,在媒體上大肆渲染,抬高自己,貶低競爭對手,影響極為惡劣。 然而,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眾所周知,我國在1952年舉行的首屆全國評酒會上評定的中國“八大名酒”,白酒有4個,名次依序為:茅臺酒、汾酒、瀘洲老窖特曲酒、西鳳酒。而1962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評選出的中國名酒,則是濃香型白酒“一統天下”,其他香型白酒,全部名列其后。 從第二屆評酒會至今,已過40多年,業內的一些專家和知情者終于道破了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內情: 茅臺酒、汾酒及一些不同香型的名白酒,在此屆評酒會上沒有獲得應當享受的榮譽,并非是其在質量上存在什么問題,而是由于評酒的方法出現了不應有的某些偏差。 “這屆評酒會的不足之處,評酒員未經培訓考核,對白酒不同香型缺乏認識,混組不分香型嘗評,故不能直正反映出不同風格酒的特點。”我國著名的白酒專家沈怡方說。 中國食品協會在總結歷屆全國評酒會的經驗教訓時,也如是指出:“第二屆全國評酒會,白酒品評沒有按酒的不同香型,也沒有按原料的糖化劑不同分別編組,采取混合編組大排隊的辦法進行品評,因此造成了名酒評選的片面性”。 中國白酒業界的權威專家周恒剛則認為,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由于歷史的原因,評酒方法不盡科學等因素,是茅臺酒及汾酒品評不甚理想的根本原因。 正因為上述原因,當周恩來總理得知茅臺酒在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沒有被評為第一名的消息后,當即便把國家輕工業部的部長叫去,不無生氣地指示說,“茅臺酒在哪里評下去,你們必須從那里評起來!” 由之,即促成了在中國白酒發展史上產生重大影響及推進作用的“兩期茅臺科技試點”工作。 從辯證的觀點看來,在一定條件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茅臺酒在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遇到的不科學、不公正待遇,恰好形成了推進茅臺酒科技創新的無窮動力,使之在品質及香味風格上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完美,跨入了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最高境界。 客觀地說,在市場經濟競爭中,一個企業,一個品牌,要贏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同和愛戴,靠的是價真價實的高質量產品,而不是弄虛作假的品牌妙作。中外著名品牌的發展史表明,從來就沒有靠炒作品牌而不靠高質量產品獲得成功的個案。只有憑藉產品的高質量及積淀深厚的高品位品牌文化,才是企業和品牌長盛不衰、永葆生命力的法寶。 國酒茅臺作為中國醬香型高檔名白酒的典型代表,其享有的“世界名酒”地位是無可撼動的;同時,作為舉世公認的世界上最好的蒸餾白酒,國酒茅臺所具有的極其獨特、無法復制的品位風格,也為中國傳統白酒的健康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