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餐飲 > 孔雀石綠毒魚拉響食品安全警報 > 正文
 

嚴查孔雀石綠進行時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5日 06:55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一些地方的少數魚類養殖、經營戶非法使用化學制劑“孔雀石綠”,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農業部有關官員——全力應對“孔雀石綠”

  記者:“孔雀石綠”的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答:“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屬三苯甲烷類染料。由于“孔雀石綠”中的化學功能團三苯甲烷具有高毒、高殘留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我國從未批準將其作為獸藥用于水產養殖生產。2002年5月,農業部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

  記者:既然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為什么還有人鋌而走險?

  答: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是一個涉及生產、銷售、使用等多個環節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被鉆空子。一些養殖漁民在防治水霉病等病害中使用“孔雀石綠”,個別運輸商用“孔雀石綠”對運輸水體消毒,以延長魚類在長途販運中的存活時間。究其原因:一是水產養殖者安全用藥意識差;二是“孔雀石綠”對水霉病的防治效果明顯,價格低廉;三是大多數水產品市場尚未建立準入制度,對進入市場的水產品沒有有效的藥物殘留檢測監控機制。

  記者:“孔雀石綠”事件發生后,主管部門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答:7月7日,農業部下發了《關于組織查處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獸醫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農業部漁業局近日將組織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水產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分赴重點地區,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督查,推進無公害水產品行動。

  記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孔雀石綠”浮出水面,未必完全是壞事。

  答:我們完全不必因此談“魚”色變。近年來,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漁藥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同時組織開展了無公害水產品認證、無公害養殖基地認證,漁藥、水產苗種、魚飼料等農資打假活動。中央財政每年拿出600萬元對重要養殖產品進行藥物殘留監測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推動了各地水產養殖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建立。

  記者:要保障大家普遍能吃上無公害水產品,還需要什么樣的長效機制?

  答:一是提高養殖、經營者素質。針對我國水產養殖業者分散生產,漁民安全用藥意識淡薄、缺乏安全用藥知識的現狀,采取廣泛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他們的科學知識水平和質量安全意識。二是建立健全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取決于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產、經營者素質的普遍提高。(《人民日報》 2005年07月15日 第五版/記者 張毅)

  重慶:在交通口岸設監測點

  7月13日下午,從福州開往重慶的火車剛一進站,重慶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水產檢疫執法隊的監督檢查員就立即前往取貨處,為水產品作防疫抽樣檢查。近日,重慶已在機場、火車站等交通口岸,西三街、盤溪等主要水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設立監測點,增加了抽查次數,嚴查外地淡水魚產品。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人稱,重慶市在今年3月曾發現過一起“孔雀石綠”浸染甲魚事件,但其后再沒有發現類似事件。近期,推廣站已向全市水生動物產品經營戶發出通知,要求他們主動接受檢查,并盡量避免到疫病發生地進貨。(《人民日報》 2005年07月15日 第五版/記者 余繼軍)

  湖北:樣品性質待進一步檢驗

  7月14日晚,湖北省水產辦公室副主任徐漢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他說,7月1日至8日,湖北省對仙桃等8個地市的水產重點養殖區域進行了嚴格的抽查,結果顯示,仙桃、洪湖等少數地區的少數養殖戶被懷疑使用了“孔雀石綠”。

  但是,由武漢大學測試中心7月6日出示的檢測報告顯示,仙桃市送檢的“水體消毒劑”與從化工原料商店購買的“孔雀石綠”對比分析,結果“兩樣品經液色譜和紅外光譜分析不一致”。負責送檢該樣品的仙桃市水產局副局長陳華對本報記者說,這種也標有“孔雀石綠”的水體消毒劑,與化工商店購買的“孔雀石綠”不是一樣的物質。

  陳華還從價格上進行了分析。他說,送檢的“孔雀石綠”每25克1.18元,而在武漢的化工產品商店購買的對比樣品,每25克要12元,貴的要15元。根據武漢大學的分析結果,陳華推測,抽檢的“孔雀石綠”可能是一種堿性綠或堿性艷綠。這種化學品每25克約0.61元左右,打上“孔雀石綠”的牌子后,每25克賣到了1.18元。至于這種堿性綠對人體健康到底有沒有傷害,傷害到什么程度,還需進一步用科學來證明。

  湖北省水產辦公室的負責同志表示,目前的檢測還不是最后結論,還要對魚體本身進行檢測。按照職能分工,這些工作應由省畜牧局分管。7月14日,記者反復聯系湖北省畜牧局的主要領導和有關負責人,他們都以種種理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人民日報》 2005年07月15日 第五版/記者 顧兆農)

  上海:初查未發現“孔雀石綠”

  7月12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市水產批發市場、超市賣場和餐飲業酒店進行了抽檢,主要抽檢了甲魚、鮭魚、鯽魚等銷量較大的水產品,目前29份樣品正在市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檢測,具體結果將在2周后公布,但初步檢查未發現含有“孔雀石綠”的河鮮貨源。

  記者在7月14日傍晚走訪了一些農貿市場,詢問的近10位水產攤位老板均表示從未聽說過“孔雀石綠”。

  市水產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從2001年起,上海市就出臺了地方法規,明確要求食用水產品內不能使用“孔雀石綠”。從今年開始,又要求養殖場主把池塘水質情況、使用魚藥清單,以及捕撈上市時間等日常管理細節,一一記錄在一張卡上,以備隨時抽查,同時作為將來進入市場的身份證明。

  但這位負責人同時也承認,這套辦法不可能約束全部從外地進滬的水產品。目前上海各區縣食品藥品監督分局已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積極尋找更多有資質的監測機構,以加大抽檢范圍和精確度。(《人民日報》 2005年07月15日 第五版/記者 朱華夏)

  肉眼如何辨別“孔雀石綠”魚(鏈接)

  河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張西瑞介紹,對剛剛被“孔雀石綠”浸泡過的魚,普通消費者可用肉眼辨別:

  一是看魚鱗的創傷是否著色。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后,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

  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后的魚,鰭條易著色。

  三是若發現通體色澤發亮的魚應警惕。(《人民日報》 2005年07月15日 第五版/記者 曲昌榮 整理)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孔雀石綠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