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餐飲 > 正文
 

工人日報:中國食品安全何時可以讓公眾放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09日 14:40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本報記者 劉靜

  提要:

  2005年初春,由于“蘇丹紅事件”的曝光,中國的廣大消費者度過了一個“談紅色變”的春天。

  4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最終確認,廣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是內地涉“紅”食品的源頭。

   隨著蘇丹紅監測的國家標準正式出臺并實施,持續一個多月的社會驚恐終于得到安撫,但“蘇丹紅之后,下一個是什么”的疑問,顯示出人們對食品安全依然擔心。

   記者多角度地對此現象進行采訪,并歸納了專家建議,提出相關對策。

 “民以食為天”。但有時,這個“天”卻無清澈湛藍之色,讓人覺得陰霾、昏暗。

  近年來,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不斷出現。它不僅給那些被害人帶來隱性、顯性災難,而且給國人健康和飲食消費心理造成巨大沖擊。

  假食品、假出廠日期;變質的燒雞、發霉的大米;致殘的奶粉、索命的白酒……不一而足,甚至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除了假的是真的就沒有真的!”

  假貨充斥,看似是諸多造假者利益熏心的個體行為,但如果成泛濫之勢,必定是我們的社會管理、道德、司法機制出現了問題。如今各食品管理機構不斷在媒體上告知公眾如何防范假貨,這種善意的提醒也許是消費者最大的不幸,是管理者最大的悲哀。——編輯手記

 “談紅變色”

  2005年的初春,由于“蘇丹紅事件”的曝光,中國的廣大消費者度過了一個“談紅色變”的春天。

  4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最終確認,廣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是內地涉“紅”食品的源頭。

  隨著蘇丹紅監測的國家標準正式出臺并實施,持續一個多月的社會驚恐終于得到安撫,但“蘇丹紅之后,下一個是什么”的疑問,顯示出人們對食品安全依然擔心。

  果不其然。蘇丹紅風波還沒平息,高露潔牙膏被懷疑含有致癌成分的消息又見諸報端。

  隨著消息的擴散,高露潔在中國消費者中的品牌信任度迅速降至冰點。網上調查表明:88%以上的消費者原來信任高露潔品牌,而現在繼續使用該品牌牙膏的消費者不到10%。

  就在人們猶豫是否應選擇其它品牌牙膏時,又有媒體稱:不僅高露潔牙膏含有被懷疑致癌成分三氯生,其他牙膏以及國內市場上多種療效牙膏及漱口水中均含有三氯生。

  一時間,人們不知所措:究竟選擇哪個牌子的牙膏才安全呢?

  幾天之后又有媒體辟謠:所謂“高露潔致癌事件”,其實是由于媒體信息傳遞失真而制造的一起“公共衛生危機”。但是,中國的消費者已經開始草木皆兵,仍然對高露潔敬而遠之。

  實際上,近一段時間以來,金龍魚、福臨門、旭日升等一批知名生產企業紛紛卷入了安全危機漩渦,就連一向美譽度很高的肯德基、麥當勞、亨氏辣椒醬、立頓紅茶、卡夫樂之三明治餅干等搶灘中國市場的洋品牌也卷入其中。這不得不令人反思:明天,我們究竟還敢買什么?

  由此,人們不禁聯想到去年震驚全國的安徽阜陽毒奶粉事件。因食用劣質奶粉,多名嬰兒失去了生命。而更多身體、智力已經受到嚴重傷害的“大頭娃娃”們,正懵懂地面對著他們漫長的未來。

  假煙、假酒、假農藥、假化肥、劣質食品、注水肉、有毒蔬菜……為何成了我們這個社會久治不愈的頑癥?其醫治的良方到底是什么?

  近些年來,個別企業缺乏誠信和起碼的道德,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漠視法律和市場游戲規則,追逐利益,把基本的良心和良知拋到了九霄云外。

  因此,在人們紛紛對監管部門、相關法律和體制提出質疑的同時,專家們也強調,僅靠法制和嚴格的市場管理等是不夠的,還應該大力建設“軟力量”,也就是全社會都應重視道德文化建設。

  他山之石

  幾年前,一種名為“軟力量”的理論開始為人們所關注。

  “軟力量”的提出者約瑟夫·奈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曾在克林頓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出任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

  約瑟夫·奈提出,在國際關系中起作用的不僅有軍事、經濟的“硬力量”,還有由文化、意識形態、民族凝聚力等構成的“軟力量”。

  約瑟夫·奈是這樣闡述自己的觀點的:“軟力量”是相對“硬力量”而言的。“軟力量”主要來自一些無形的力量資源,包括文化、意識形態、機構和機制等,“軟力量”的獲得主要依賴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對此理論有關專家認為,不僅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這種“軟力量”,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

  企業中的“軟力量”就是企業文化和企業的價值觀。

  國際上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在企業的發展中起著深層、長久的作用。

  這套價值觀有三大基石:安全第一、保護環境;人格正直和品德高尚;公正待人。美國杜邦公司已成立200年,該公司的執行副總裁、首席營運官古森曼曾說過,這些價值觀是“我們公司存在的基礎”。

  從事采油、煉油、石化的荷蘭殼牌集團給全球每個分公司下發的《商業原則》說:所有殼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誠實、正直和尊重他人”。

  一個成功的企業,賣給顧客的不僅是商品本身,往往還隱含著商品背后的文化。

  一個企業在短期內成功,有一個好產品就可以了;要想中長期成功,除了好產品之外,還必須會營銷;但是,如果企業要想長盛不衰,必須建設一種能保證企業生生不息的企業文化,而這個企業文化的精髓離不開“誠信”二字。

 “德者,本也”

  從倫理學角度講,誠信是一種道德資源,它可以引發商家對誠信的競爭;從經濟學角度講,誠信是一種無形資產,是“資本價值中的核心成本”。為此,誠信就成了資本價值中的核心競爭力。

  誠信的缺失使得假冒偽劣、制假售假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疾。

  從2月18日開始,“蘇丹紅”一詞從英國刮到了中國,又從廣州刮向18個省市,引起人們持續的不安。

  有關部門發現:“蘇丹紅”源頭是廣州市一家名為田洋的公司。接著,其法人代表被公安機關拘留。

  令人吃驚的是,田洋公司只有兩三間簡陋的平房,僅有的一臺機器破舊不堪,算上老板在內總共也只有四五個員工。然而,正是這樣的小廠家卻向100多家企業提供含有蘇丹紅一號的田洋牌辣椒紅一號復合食品添加劑,使全國18個省市30家企業的88個樣品涉“紅”。

  田洋公司雖然被認定為“蘇丹紅”食品的最終源頭,沸沸揚揚的“蘇丹紅”事件卻沒有就此塵埃落定。專家們認為:“宣布廣東田洋公司為‘涉紅’食品的最終源頭為時尚早。估計很多企業都在使用,并且有可能已經形成了產業鏈!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馬懷德教授稱:現在商品流通的范圍很廣也很頻繁,隨著流通速度的加快,市場上很難確定哪一家是源頭。像添加油溶黃和油溶紅這種手段沒有什么技術含量,采取這種低成本高效益并且很隱蔽的生產方式,田洋公司肯定不是惟一的一家,也不是最早的一家。

  在“蘇丹紅事件”中,肯德基的態度也受到了質疑?系禄仁切Q其產品中不含蘇丹紅,當質檢部門宣布在其產品中發現蘇丹紅后,面對尷尬,又將責任推給相關的供貨商。

  有關人士對此評論:作為一家世界性的餐飲企業,一向標榜生產程序的規范、明確和數字化,對供貨商的產品竟沒有再次抽查化驗的安全機制,其整個質量安全體系可靠嗎?同時,在消費者索賠的問題上,肯德基始終含糊其辭,國際大牌企業的形象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

  “蘇丹紅事件”發生后,很多人都在反思:為什么我們的食品總是不安全?

   國家質檢總局針對“蘇丹紅”專項檢查采取的5項措施之一,就是責令所有辣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嚴格自查。

  有關專家提醒:加強監管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但我們更應警惕受利益驅使的不法企業無視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執行力。

  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去年震驚全國的“毒奶粉事件”。

  去年4月19日,安徽阜陽市農村傳來驚人消息:100多名嬰兒因食用劣質奶粉,陸續患上了大頭怪病。據阜陽市政府初步核查,自2003年5月份以來,有171名嬰兒因食用劣質奶粉出現營養不良綜合癥,其中因并發癥死亡13人。

  由此,“毒奶粉事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風波再起

  安徽阜陽劣質奶粉導致嬰兒營養不良致死的事情經媒體曝光后,人們一直有個疑問,那些造成嬰兒患病甚至死亡的劣質奶粉,除了阜陽,還流向了全國哪些地區?果然,事實證明了這種擔心絕非多余。全國各地開始清查奶粉市場后,北京、上海、廣東、沈陽、四川、江西、西安、南京等地陸續傳來發現不合格奶粉的消息。

  一些食品營養專家表示,長期飲用蛋白質含量極低的奶粉,首先會導致嬰兒嚴重營養不良,隨后會引起各種并發癥,甚至心臟、肝、腎等器官功能受損。在外來細菌的侵襲之下,嬰兒幾乎完全喪失了自身的免疫能力。發生在阜陽的“毒奶粉事件”主要是因為這些劣質的嬰兒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指標嚴重低于國家標準,基本沒有營養。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當人們認為在有關部門強有力的措施下,“毒奶粉”已經徹底遠離了我們生活的時候,令人震驚的消息再次傳來———湖南株洲等地又出現了大頭娃娃。

  今年4月13日,湖南省衛生廳下發了關于對“正蒙牌”黃金搭檔嬰兒奶粉進行專項檢查的緊急通知。經株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正蒙牌”黃金搭檔嬰兒奶粉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據悉,食用該奶粉的4個月大的女嬰已產生“大頭”等營養不良反應。有關部門初步確定該奶粉貨源來自溫州或內蒙古。

  從幾年前的毒大米、毒火腿、毒香腸、毒藥品、毒酒、毒肉,美容豆芽、變“心”柴雞蛋、用甲醛發的海參魷魚、“毒韭菜”、“毒奶粉”、“毒粉絲”、“毒泡菜”,再到現在沸沸揚揚的“蘇丹紅”事件,人們不禁要問:我們究竟還能放心吃什么?

  還不僅僅在吃的方面。欺詐、蒙騙、制假售假等嚴重破壞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在許多領域屢見不鮮,假冒偽劣商品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

  以誠為本

  對于假冒偽劣商品這個久治不愈的頑癥,其醫治的良方到底是什么呢?

  專家們指出,僅靠法制和嚴格的市場管理等是不夠的,還應該大力建設“軟力量”———全社會都應重視和關注道德文化問題,何況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

  經濟學家諾斯把道德作為解釋經濟長期增長的一個變量,道德的作用也許來得緩慢,但其效果將受益終生。

  有資料顯示,我國的公司平均壽命僅為7至8年,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9年,每年有近100萬家企業倒閉。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這些沒落企業都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軟力量”存在缺陷。“軟力量”存在缺陷的企業,其決策機制、執行機制、溝通機制、員工職業化素質培養機制等方面存在著致命缺陷,以致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面前應對乏術,最終只能黯然退出。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必須建立信用文化。無數事實證明,以誠信去聚集財富,財源會越開拓越廣闊,違背誠信賺錢,最終將使財源枯竭。

  深圳超市散裝食品短斤少兩的問題被揭露后,消費者群情激奮。專家指出:放棄消費者的信任是超市最大的錯誤,如果超市自身依舊舍長取短,不斷地搞些小動作,那么它最終會被消費者拋棄。

  企業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分量值得掂量。毋庸質疑,建設“軟力量”還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

  如何建設“軟力量”,專家們提出了許多建議:

  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提高對道德文化建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自覺擔當起推動道德文化建設的重任;

  企業要充分認識到道德建設是企業之本,建立起誠信的價值觀;

  充分發揮大眾媒體道德評價作用,營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深入持久地開展群眾性道德實踐活動,把誠實守信的道德規范化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行為習慣;

  積極為道德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依靠嚴格的法律、制度的約束,營造“守信獲利,失信損益”的社會信用環境;

  各級政府和執法部門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并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強化自己的權威和信用度,推動信用道德建設。

  鏈接

  中消協:食品質量安全投訴上升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食品的投訴總量比上年下降了4.3%,但涉及食品質量與安全的投訴不降反升,分別上升了10.9%和19.1%。

  食品質量問題多,占食品投訴總量的55.2%。投訴劣質奶粉坑人事件仍未杜絕,如廣東省茂名、湛江、佛山等地消委會先后接到8起反映嬰兒食用劣質奶粉后身體多部位浮腫、頭大身子小等癥狀,診斷結果均為營養不良。還有的食品在保質期內發霉變質、甚至混有異物;豆制品超量使用添加劑;注水肉、病死豬肉堂而皇之地擺上柜臺;使用工業用鹽鹵制食品、制作罐頭等。

  食品安全堪憂。集貿市場、批發市場中的有毒韭菜、木耳、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腌制食品及水產品在某些地方仍有發生。有的食品進貨渠道不正規,對原料質量把關不嚴,甚至從無照經營的食品加工點或小作坊直接進料;為誘惑未成年人,故意將兒童玩具與食品混在同一包裝內;非法生產者將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或野味加工出售。為保鮮或增加色、香、味,違規使用過量食品添加劑,甚至摻入國家明令禁止的原料。因餐飲場所衛生狀況差造成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也屢見不鮮。

  食品標識“貓膩”多。按照國家規定,食品的配料、成分和生產日期應當在包裝上標注,而有些非法經營者采取亂標注、更改過期食品生產日期的手段,銷售過期、變質及添加劑、著色劑、甜味劑、防腐劑超標的食品。

  致癌食品列出黑名單

  近日,有關部門列出了致癌食品黑名單。

   咸魚:咸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蝦醬、咸蛋、咸菜、臘腸、火腿、熏豬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后,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后,苯并芘會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霉變物質: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變,被霉菌污染后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曲霉菌素。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致癌物質。

  檳榔:嚼食檳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個因素。

  反復燒開的水:反復燒開的水含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生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火腿+乳酸飲料: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飲料一起食用易致癌。為了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會添加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桿菌生長。當硝酸鹽碰上有機酸時,會轉變為一種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爮V州質監局:查出88類食品無標準

  近日,廣州市質監局組織對我國的食品標準狀況進行初步調研。調研了我國225類食品,發現137類食品有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占總數的60.89%。其中,27類有國家標準,占總數的12%;108類有行業標準,占總數的48%;2類有廣東省地方標準,占總數的0.009%。其余88類食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占總數的39.11%。調研結果表明,我國食品生產并非全部有標可依。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食品安全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快樂五一
快樂五一放松心情
母 親 節
溫馨祝福送給母親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