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記者羅小強
空調業內有一句戲言:“我們是城市里的農民”,言下之意,空調廠商們和農民一樣,每年都得靠天吃飯,這一點在今年北方市場得到應證。來自業內的統計,今年天津空調市場容量比去年縮水20%-30%,比較普遍的看法,去年本市空調銷售額達10億元左右,今年預計只有7-8億元。
某大商場空調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商場已經開始結賬,給廠家退貨,并且開始和廠家談判準備明年的計劃。專家分析,今年空調銷售低迷,除了廠商一致認為的天氣原因,市場購買力、購買心理以及市場的前期運作也有一部分原因。
天公
不與商家炒作配合
從今年4月份空調價格戰的“情人節”戰役到“五一”的五花八門的空調節,再到陸陸續續的變相促銷降價,老百姓聽空調跳水的詞語已聽出老繭。
業內人士稱,從每年空調價格走勢來看,肯定是逐年下降的。前期的商家炒作令老百姓價格期待心理徒增,使得在2-4月底銷售異常平淡,與2000年同期相比,下降不少。去年6月份之前,一個品牌周六周日每天都能賣到幾百臺,6月份的旺季每天能達到1000臺,但今年除了5月初由于天氣陡熱以及商家的促銷活動,銷售火了一把,但在之前和之后都特別平淡,即使到了雙休日都很少過百臺。之前主要是消費者等待降價,之后天公卻沒有和商家炒作配合,6月份的連降大雨以及7月份“出奇”的涼爽,使商家們一籌莫展。受訪的眾多廠家都表示,今年恐怕難以完成預計銷售任務。
按照空調市場的銷售年度劃分,一般在7月底開始結算,8月份是一個銷售過渡期,9月1日就是下一個銷售年度。這樣的計劃與人們的購買心理也相符,一般打算購買空調的消費者在6、7月份就應該掏腰包了,可是6月份的大雨卻澆滅了人們的購買欲望,7月份的涼爽天氣也讓人們有了不買空調的“借口”,挺過8月份的悶熱,今年又可節省幾千元了。商家們對于這種購買心理雖然心知肚明,但是無可奈何。
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他們開始給廠家退貨,預計某些品牌今年的庫存會比去年更多。
庫存
明年降價的征兆?
雖然受訪的廠家們都表示,即使今年由于商家的退貨導致存貨增加,他們也不會因此而降價,但有專家認為,價格不是某一二個廠家說了算,應該由市場的供需來決定,9月份以后,空調的下一個銷售年度開始,各廠商將會制訂出很多政策,價格將是首當其沖的,供大于求的市場情況,必然導致價格下降,這也符合空調價格逐年下降的趨勢。不少空調廠家也表示,明年的空調銷售,價格將會根據市場情況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