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啤酒成為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飲品,而今夏啤酒戰的硝煙也隨著熱浪開始席卷鵬城。
“強龍”與“地頭蛇”兩強對峙
與國內普遍關注的啤酒業兩巨頭之爭不同,在深圳人們并未嗅到青島和燕京爭奪市場的火藥味,市場上開展爭奪戰的是青島與深圳的本地品牌金威。
青島啤酒[微博]是名副其實的“強龍”,雖然它的總部在青島,但由于青島啤酒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不僅成了中國的名牌,也成了國際名牌,再加上近幾年來,青島啤酒在全國各地大量收購啤酒廠,實行低成本擴張,不僅保住了品牌,也擴大了產量。按照青島啤酒公司的設想,在2003年時,希望通過低成本擴張成為世界啤酒業的十強之一。
金威啤酒是深圳強有力的“地頭蛇”。在金威最輝煌的時候,深圳的經銷商要想拿到啤酒還真不容易。據一些來深圳較早的人介紹,90年代初,可以見到大量的貨車停在金威啤酒廠等著拉啤酒,啤酒一下線就被拉走,根本不存在市場營銷的困難。
1999年,當青島啤酒把異地建廠的第一家工廠選在深圳后,啤酒市場開始發生大的變化。青島啤酒與日本的啤酒企業合作在深圳建了一個年產10萬噸的啤酒廠生產純生啤酒,主打深圳市場。金威啤酒除了原有的一廠外,還建有啤酒二廠,單二廠的生產能力就達20萬噸。而據統計,深圳的啤酒消費一年也就在20萬噸左右。所以,深圳啤酒市場供大于求已是不爭的事實,啤酒大戰打起來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今年夏天,青島啤酒除了繼續力推青島純生外,更是推出了深圳很少見到的低價位啤酒“華南虎”,每瓶市場價在3元錢左右,比深圳流行的啤酒便宜近25%。
面對青島的攻勢,金威啤酒除了在媒體上用“本地概念”激發了消費者的本地情結外,更在推銷手段上花了大成本:在一些啤酒蓋里打上1元錢字樣,顧客憑啤酒蓋可以換回1元錢,這樣,4元錢一瓶的老金威就變成了3元錢。
十幾種品牌搶奪市場
走進各大商場的啤酒專柜,十幾種品牌讓你目不暇接,各種促銷活動讓你躍躍欲試。除了青島和金威正在加緊搶奪今夏啤酒市場外,其他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和省內中小啤酒生產企業也都瞄準市場,準備分一杯羹。
在萬佳彩田店,記者見到,除有青島、金威的多種品種在銷售外,戰略重點一直在華北的燕京啤酒、廣東的老字號珠江啤酒、實力依然強勁的藍帶啤酒、國際品牌喜力啤酒及廣州的生力啤酒等,在這里都看得見身影。
一直受廣東人喜愛的珠江啤酒在深圳似乎略受冷遇,此番卻推出了“珠江”和“雪堡”兩個品牌同時降價銷售活動。香港喜力自進深圳以來,一直在高檔啤酒市場占優勢,此次喜力在萬佳的銷售價格也由原來的7.2元一瓶降到了6元一瓶。另外,廣州的生力等也都有不同程度讓利活動。
除了在各大商場啤酒降價優惠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外,一些賓館、酒店、小飯館里也都在對一些品牌,尤其是知名度不高的啤酒如“海珠”等搞促銷活動。
啤酒戰不會休兵
從青島、金威對市場的占有率可以看出,本地產品在啤酒市場占有絕對優勢。
中國啤酒市場歷來呈現區域性消費,北京人喝燕京啤酒,青島人喝青島啤酒……這已成為各地消費者的習慣。因此,正在向全國擴張的青啤、燕啤為克服這種長期形成的消費心理,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品牌滲透”的策略,具體做法就是在當地收購一家企業后,只是將自己的管理機制、先進技術、產品配方、營銷經驗等輸出到新組建的企業中,而對于原有企業的產品品牌并不加更改,在產品銷售中仍然使用受到當地消費者偏愛的當地品牌。
然而在深圳,情況似乎又屬例外。深圳的年輕與海納百川的特點使這里沒有明顯傳統的、地域的消費心理。因此,青島啤酒在深圳建廠后,青島在深圳的銷售與日俱增。深圳市青島啤酒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宏理說,2001年第一季度,青島啤酒在深圳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0%。
有關市場營銷人士認為,深圳由于消費能力較強,肯定會成為一些中高檔啤酒的兵家必爭之地,又由于深圳人本來就來自祖國各地,沒有特定的消費傾向,因此,深圳的啤酒戰還會一直打下去。(特別關注□本報記者王永長實習生朱怡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