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賣一百元,提價到二百元,打五折,賣一百元,這是一種打折;本來值一百元,標價五百元,打五折,優惠價二百五十元,這是另一種打折……并非所有打折都是蒙人,但確有不少商家從給商品標價的那一刻起就想到了打折
與前幾年盛行的“放血價”、“跳樓價”相比,如今京城商場舉起了看似理性的打折牌,其勢頭之猛有過之而無不及。3月中旬,記者采擷到如下鏡頭———
3月18日晚7點至9點,北京朝陽區華堂商場。
一樓服裝大廳,記者在黑色嘉日隆女式套裝前駐足,“原價780元,現價200元,怎么降價幅度這么大?”售貨小姐說:“號碼不全。”記者順手撥弄衣領,發現各種號碼應有盡有。售貨小姐趕忙解釋:“因為定價高賣不出去,所以降價。”誰想到,時隔3日,3月21日上午10時,記者再度光顧嘉日隆,物依然,只是標簽已變為“原價515元,現價200元”。
在歐佩尼小飾品專柜前,記者看中了兩枚胸針,標價為48元買一送一。正欲掏錢之際,看到旁邊還有一家飾品專柜,過去一問,同樣的東西,24元買一送一!這家售貨小姐低聲告訴記者,別相信什么打折,因為商場一組織促銷活動,有的柜臺就在價簽上做文章,你看他標著原價198元,現價98元,其實壓根兒就賣98元!
如此欺騙消費者,商場怎么看?當記者找到該商場的有關負責人時,他卻十分肯定地表明:“我們絕不允許先提價再打折。打折是商家的促銷手段,消費者應該有鑒別能力。”
3月20日下午4點至6點,北京西城區華聯商廈。
記者問:“為什么法娜妮新款女鞋一上市就打8折?”售貨小姐說:“別人都打折,我們也打。”在二樓,兩位女士看中了一套很時尚的新款瑪絲菲套裙,標價1248元,央求打一點折,售貨小姐堅持新品不打折,但可以買一送一。“這簡直是強買強賣,送的衣服那么難看,就是逼著人買兩套!”兩位女士拂袖而去。
華聯商廈有關負責人向記者明確表態:“新品絕對不打折。一般情況下只有過季商品,還有重大節假日和慶典才打折,一年大概搞三四十次。”
走出商廈,一位住在商廈附近的李小姐告訴記者,這里常年打折。
3月22日下午4點,記者來到北京物價局落實國家計委《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的試點商場———北京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看到降價商品全部明碼標價,還標明了降價原因。在莊吉西服專柜前,記者與售貨小姐討價還價:“原價2350元,7折,原因是斷碼,可是我就想買的號全一些,我們公司員工可是胖瘦不均呀!”“行,我們可以協調,多買可打5.5折。”“真的?”“當然,廠家酬賓嘛!”
北京百貨大樓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試點才一個星期,效果還不好說。其實對我們來說,換價簽只是一夜之間的事,以前我們也是有調價單的。”當記者問是不是只要寫好價簽就可以了,至于上面標多少是廠家和商家的事,這位負責人說:“是的。”
3月27日,北京宣武區一位熱心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一句時下流行的順口溜———七八九折不算折,四五六折毛毛雨,一二三折不稀奇。
“打折就是隨意定價的結果,商家一開始就想好了用打折的辦法‘釣魚’、蒙人?”一位天津讀者尖銳地說。
當然,我們不能把全部打折都冠以上述“罪名”,那恐怕會冤枉了真正打折者。但是,可以肯定,打折這一手段在消費者看來,已經“發霉變質”了。
———請看下篇《最低價會不會遭遇尷尬》(本報記者 宋明霞 實習記者 丁昱煜)《市場報》
所屬專題:物價水平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