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我們正在步入“注意力經濟”時代。你上網嗎?網絡本身就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
其實“注意力經濟”這個詞也跟互聯網有關。最早提出“注意力經濟”這一概念的是一個叫哥哈伯(MichaelH.Goldhaber)的人。他在一篇文章中說,目前有關信息經濟的提法是不妥當的,因為按照經濟學的理論,其研究的主要課題應該是如何利
用稀缺資源。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極大豐富甚至泛濫的社會,而互聯網的出現,加快了這一進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資源,相反是過剩的。而相對于過剩的信息,只有一種資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們的注意力。他進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網絡為基礎的“新經濟”的本質是“注意力經濟”,在這種經濟形態中,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相對于無限的信息來說是稀缺的,因此人們的注意力是非常有價值的。
目前,“注意力經濟”的概念早已推而廣之,差不多所有能吸引人們眼球的經濟活動都可以被稱為“注意力經濟”。不是也有人稱其為“眼球經濟”嗎?而所謂的注意力的價值當然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其實,什么事情一旦追求起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都會忽視它的社會學價值,這才是我國目前的“注意力經濟”最應該注意的問題。
前不久,上海有兩件事大概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一件事是四個輪子的F1賽車在上海的“世界上最豪華的賽車車道”上跑了幾圈后光榮離去,一件事是四條腿的西班牙牛在“耗資500萬元專門為斗牛表演改造”的“很西班牙化”的體育場里狂奔了幾圈后英勇犧牲。有關人士說,F1車賽和斗牛表演能來到上海,一方面說明上海正在成為國際大都市,其形象正在被世界認可,另一方面,這兩項在西方極受歡迎的活動在我們中國也有相當大的市場,我們看到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它們會吸引大量眼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體現了“注意力經濟”的特點。
就此,有人提出異議,說這種超前的所謂“注意力經濟”應當緩行。他們的理由是,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和國民整體生活水平還相當低下,解決溫飽問題在一個龐大的人群中依然是頭等大事,類似于F1和斗牛表演這樣的吸引“昂貴眼球注意力”的事情實在還不是我們拿來效仿的時候。他們進而發出呼聲說,我們改革開放多年來辛苦積攢的資金難道不可以變個投資方向嗎?比如讓艾滋村的村民臉上綻放陽光般的笑容,讓失學兒童背上五顏六色的書包,讓綠色森林在大地上肆意鋪展,讓渾濁的河水清澈得看得見魚兒,讓陰霾的城市天空重新變得湛藍———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注意力”。
作者:胡立彪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