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是美國人在全面質量管理(TQM)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一種管理方法。它繼承了TQM很多優(yōu)勢,又給予新的內涵。它的特點是避免任何缺陷和風險,使差錯率僅占百萬分之三點四。因此,注意發(fā)現潛在、隱藏的問題,預先進行處理,不給它發(fā)生的機會是這種管理的優(yōu)勢。它摒棄了以往的質量管理中事后發(fā)現問題,再采取措施的做法。
六西格瑪一開始主要針對制造業(yè),通過數據收集,研究分布規(guī)律,利用正態(tài)分布分析
它可能產生的缺陷數,以后逐漸發(fā)展到其他所有的過程,包括服務業(yè)。
六西格瑪防差錯系統(tǒng)(PO?鄄KA—YOKE)的概念是由日本管理專家、著名的豐田生產體系創(chuàng)建人新江滋生(SHIGEOSHINGO)先生首創(chuàng)的,并將其發(fā)展成為用以獲得零缺陷,最終免除質量檢驗的工具。
在人們的生產和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缺陷。如何杜絕這些缺陷,保證產品的質量和使用者的安全,是質量工作者長期關心和探求的問題。絕大部分缺陷都是由差錯造成的,這里面包括設計差錯、制造差錯和使用差錯。
設計差錯是由于設計人員的失誤造成,產品缺少應有的功能或參數不合理,此類錯誤會導致產品的固有缺陷。
制造差錯是由于生產現場這個復雜的環(huán)境,有許多環(huán)節(jié),每時每刻、每個地方都有可能出現差錯,由于人員、設備、環(huán)境、材料等生產要素的偶然變化引起這些差錯。
使用差錯可能是由于產品缺少應有的使用說明,或者是使用者認知水平有限或粗心大意,未能按照要求正確使用產品。
不要小看這些差錯,它們輕則影響產品的功能和性能,重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此,筆者深有體會。筆者是從事出版工作的,出版行業(yè)也如同制造業(yè)一樣。一本圖書的出版,需要經過編輯、設計、排版、校對、印刷、裝訂,每一個過程都有它的規(guī)范,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現差錯,甚至造成圖書報廢。有這樣一個例子,一本圖書封面,經過設計、校對最后打出印刷樣(印刷時參照的大樣),一切都很正常,等到出膠片時,由于工作人員疏忽漏掉一個照排文件,造成一個封頁上只有文字,標題和配圖全部丟失。膠片上的錯誤沒有被發(fā)現就送到印刷車間,印刷車間在印制封面時,按照工作程序要求,應該把印制出的樣品與打好的印刷樣仔細對照,可惜又沒有發(fā)現錯誤就進行印刷了。接著印制好的封面被送到裝訂廠,其結果可想而知,就這樣讓有瑕疵的產品一次次地流進下一道工序,最后產出廢品。
防差錯系統(tǒng)就是要杜絕這類缺陷的產生,強調在生產過程中,每一個過程都要有檢驗,如果發(fā)生偏差,要能夠及時發(fā)現,并采取糾正措施。它比產品完成后再進行質量檢驗的那種消極補救方法更科學。它的特點是不但能夠較早地發(fā)現缺陷,還要及時地減少缺陷。
六西格瑪的最高理想是無缺陷,即理想的現場質量控制,防差錯系統(tǒng)就提供了實現這個理想的途徑。防差錯系統(tǒng)的基本理念主要有如下3個方面:
(1)決不允許哪怕一點點缺陷產品出現,要想成為世界級的企業(yè),不僅在觀念上,而且必須在實際上達到零缺陷。
(2)生產現場是一個復雜的環(huán)境,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可能出錯,差錯導致缺陷,缺陷導致顧客不滿和資源浪費。
(3)我們不可能消除差錯,但是必須及時發(fā)現和立即糾正,防止差錯形成缺陷。
防差錯系統(tǒng)分析,差錯形成的原因是由主觀差錯和客觀差錯構成。主觀差錯是指由于操作人員的失誤所造成的差錯,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類:疏忽、理解錯誤;判斷錯誤;生疏、缺乏應有的專業(yè)技能;固執(zhí)己見,憑經驗辦事;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緩;缺乏指導;措手不及;明知故犯等。客觀差錯存在于抽樣檢驗和統(tǒng)計過程控制技術中。那么,如何有效地消除這些差錯,防差錯系統(tǒng)的有效辦法是,積極有效地預防勝于消極處置:采用尋因檢驗,即把檢驗的重點由判別缺陷轉向尋找差錯。一旦發(fā)生差錯,立即制止和糾正,避免形成缺陷產品。盡量采用百分之百檢驗:百分之百檢驗是避免客觀差錯的最有效方法。
防差錯系統(tǒng)還有很多具體手段與方法可供研究與學習,在我們的工作中,都應該學習一些質量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這樣才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王艷琴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