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化肥對農業及農民的危害是極大的,直接牽涉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影響到一些正規化肥生產廠家的正常生產經營。對此,有關部門每年都開展不同形式的打假活動,可往往是打假聲勢較大時,假化肥便會“躲”一陣子,而風頭一過,又慢慢地“冒”了出來。為何假化肥一直打而不“死”呢,化肥打假工作難在哪里呢?對此筆者進行了分析調查。
企業有苦無處言假冒偽劣化肥由于有效養分含量低,因而在市場上價格也低,從而造
成化肥市場價格混亂。有的地方氮、磷、鉀含量在45%的三元素復合肥料的價格從45元~75元/袋價格不等,當農民看著養分含量相同的肥料時,一般愿選用價低者,從而使有限的化肥市場被假化肥占了優勢。正規廠家要與假肥競爭,只有兩個辦法:一是通過內部節能降耗,將各種費用壓至最低,從而降低化肥生產成本;二是生產不合格品或以低含量肥假冒高含量肥出售,即企業自己制假。這兩個辦法第一個是可行的,但成本降低幅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超過最低限度,第二個辦法有的企業曾用過,也創造出一些效益,但對于企業長遠發展明顯是不利的。
同時,化肥企業還面臨著一個很大的難題,那就是別人假冒自己的產品,在商店里常可看到一些廠名、商標、肥料袋與本廠相似或相同的肥料,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本廠產品,由于價低,很容易讓人上當。這種假肥,不僅損害了農民利益,而且砸了企業的牌子,一些大廠常會接到投拆,也有農民來企業討說法,令企業焦頭爛額,有苦無處說。也有的政府有關部門在出現假化肥時,便在新聞媒體進行公布,使得農民為避免購到假肥,干脆拒絕使用這一品牌的化肥,重新選用新的品牌,使企業失去原有的市場。
化肥打假任重道遠在農村調查中,萊西市一農民反映,該村去年全村葡萄苗施用某一化肥廠生產的“硫酸鉀復合肥”,結果全村的葡萄比往年減產四分之三,僅生產了20萬公斤,農民拿著樣品進行化驗,發現該肥中含氯達13%,全村因而損失60多萬元,可見假冒偽劣化肥對農民危害之大。而化肥打假,政府有關部門應首當其沖,通過凈化規范市場,從而增強國產化肥與進口化肥的抗爭能力,然而由于保護傘的作用,使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機,再加上造假利益可觀,常常是剛打完舊“假”,新“假”又冒出來;同時,造假者也不斷變換花樣,在肥料包裝、顆粒上下功夫,讓人很難辨真假;白天造假易被發現,則利用晚上來加工,而且有人放哨,一旦發現情況馬上溜之大吉。化肥企業自己打假也產生一定成效,使自己的市場得以凈化,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國已經加入WTO,化肥競爭將日趨激烈,企業自身已是困難重重,尤其是終端網絡較多的企業,打假實在力不從心,如有的企業直銷處上千家,而且分布全國各地,由此而生出售假點可能不計其數,企業要打假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對這些企業而言,打假確實是一項長期性工作。
作者:布 局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