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環王3:王者歸來》到《特洛伊》,好萊塢今年風行“史詩片大潮”,不幸的是,緊隨其后的《亞瑟王》成為了“邊際效應”的犧牲品。
記得《亞瑟王》7月在美國首映時,《紐約時報》批評《亞瑟王》“充滿了愚蠢的音響和過分的音樂”,當時還甚為不平,心想無論如何,創造出《加勒比海盜》的金牌制作人杰瑞·布魯克海默應該不會掉價到這等地步。時隔三個多月,作為今年中國引進的最后一部
好萊塢大片,《亞瑟王》終于來到了我們的眼前。的確,這只能算是一部《亞瑟王前傳》或者《外傳》,劇本和制作成為影片的致命弱點,誠如它的票房,最終只能馬革裹尸、草草收場。
從《指環王3:王者歸來》到《特洛伊》,好萊塢今年風行“史詩片大潮”,不幸的是,緊隨其后的《亞瑟王》成為了“邊際效應”的犧牲品。按照經濟學理論,邊際效應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1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帶來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在被好萊塢一連塞進多個“史詩片”大包子之后,已臻溫飽水平的觀眾開始打起了飽嗝,更何況此次《亞瑟王》的場面和視聽感受遠沒有之前幾部來得恢宏大氣、震人心魄。整部片子從頭到尾都是愛爾蘭寒冷而肅殺的陰霾和狼煙,只有女主角凱拉·奈特莉“不畏冰雪”地袒胸露乳讓人有些許暖意。最為人樂道的“冰上拒敵”,也就是8個圓桌騎士對陣200個撒克遜步兵,亞瑟率領騎士們以弓箭、斧頭和智慧戰勝了撒克遜人,冰塊迸裂的鏡頭還算頗有創意。
編劇和制作人都試圖擺脫“邯鄲學步”的困擾,因此《亞瑟王》擯棄了刀劍與魔幻這一主題,定位反傳統重歷史,力圖把亞瑟王塑造為一個可能的歷史性人物,縱橫于英倫群島(羅馬帝國的崩潰時期)和漫長的黑暗時代(大約在5世紀和6世紀之間)之間。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中的石中劍(Excalibur,亞瑟王的神劍)、魔法師梅林、湖中精靈、三角戀情等這些角色和情節在電影《亞瑟王》中都被弱化甚至消失。但在放棄打造魔幻大片的同時,《亞瑟王》卻也沒有成功實現歷史的解釋,編劇在敘事角度和線索把握上混亂不堪:一開始從年幼的蘭斯洛特的旁白入戲到最后卻不知所終,亞瑟、桂尼維亞和蘭斯洛特三角戀情的欲說還休,嗜戰的撒克遜人蠢笨至不真實的作戰手法……就這樣魔幻和歷史兩邊都沒有成功登陸的《亞瑟王》終于陷入了史詩片浪潮的泡沫之中。
□陳谷川(廣州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