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榆林地區已有了陣陣寒意,正是防寒服的制售旺季。一條消息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米脂縣有人在制黑心防寒服。一場“黑心棉”打假行動在榆林市政府和有關部門中迅速開始醞釀部署。防寒服的內瓤是啥
根據中纖局部署,秋季絮用纖維制品打假行動在榆林市徐徐拉開帷幕。10月16日下午,記者隨打假隊伍來到米脂縣班家溝村一組022號。從表面看這是個農家院落,進去后卻發現
是個防寒服加工廠。不大的院落里有3孔窯洞、4間平房,踏進院門,一堆堆早已打包好的防寒服堆滿了整個院子。在3間平房里,記者見到大量的半成品和還未打包的成品,約有3000多條(件)。老板高某不在家,3間窯洞就是加工車間,里面只有一臺縫紉機,一位婦女正在用紅、黑、綠、花等不同花色的尼龍布裹上一片片早已裁好的五顏六色的絮片縫到一起。執法人員隨意撥開半成品,見到的竟是灰黑、黃褐色的所謂羊毛絮片。羊毛絮片怎么還是五顏六色?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這里一點毛都不含,甚至連棉都沒有,全部是化纖廢絲、爛布條、垃圾棉壓制的,所以它們的顏色不同。縫紉的婦女告訴記者,做這種衣服一點也不掙錢,每天做20來件也掙不到20塊。她說,針腳密點就看不出來里面的內容了,再說,我們有9999牌這樣著名的商標,有誰不信這是真的?
一臺縫紉機、一個勞力能做出成山的防寒服?原來這里只是一個成品集中點,高某是一個組織者。村落里很多婦女從他家領來原料,回家加工,定時交貨,整個防寒服加工處于分散制作,集中銷售。骯臟的原料從哪來
這些不含毛的絮片都是從哪里來的?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在位于米脂縣南大街7號的米脂縣同元昌毛絨分梳有限公司內找到了答案。
這個毛絨分梳廠是1999年3月在工商部門注冊的,原法定代表人姓趙,可是5年中負責人不知換了多少個,現在的老板姓朱。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范圍是絨毛購銷、分梳加工,可笑的是在整個場內沒有見到一片羊毛絮片。只有在院內一輛卡車上看到散發著惡臭的發黃舊被套、各色的爛布條及大量的沾滿油泥的黑色棉紗線。一位工人告訴記者,這就是我們制作羊毛絮片的原料。記者不解地問,這里哪有羊毛?他一笑說,羊毛價多高啊,那還不賠死,誰會用它啊?只是做出的絮片像羊毛絮片罷了。
在加工車間內,滿屋塵土飛揚,刺鼻的惡臭,因常年加工垃圾棉使房梁上掛滿了塵絮。梳毛機上還有未梳好的絮片,他們全部是將垃圾棉開松后再生產加工的。而車間內堆放著一些已經加工好的絮片,按照顏色不同被分成不同類別,在不起眼的地方放著一堆壓好的灰黑色絮片,一位小工告訴記者,這是經過幾次疏毛后的下腳料壓成的,用來做蓋大棚的墊子。執法人員迅速扣押了這些污七八糟的絮片原料。
據了解,由于近幾年當地羊毛絮片加工生意不景氣,再加之當地制假泛濫,很多這樣的梳毛廠都做起了不法勾當,在當地去年的一次執法行動中,就查處梳毛廠17個,查獲垃圾棉制作的假羊毛絮片170余噸。“黑心棉”打假必須抓源頭,加強禁用原料的監管正是打“黑心棉”這條毒蛇的七寸。劣質防寒服運往哪
米脂縣銀州鎮王沙溝村王某,家門口正停著滿滿一卡車防寒服。執法人員迅速上前詢問。老板說,這些貨是運往國外的,而司機卻說是拉到甘肅天水的。執法人員見狀可疑,將車上成品撕開一看,漆黑的內膽,與剛才在梳毛廠見到的那種用下腳料壓成的據說是蓋大棚的墊子沒什么兩樣,沒想到在這里卻變成了出口防寒服的內膽絮片。據了解,這車貨已經找到了買主,就等貨到后買主匯款了。沒想到還沒出家門就被執法人員逮了個正著。
難道制假者不知道這么骯臟的防寒服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在榆林市鎮川鎮某批發市場,記者向一位經營者詢問這類防寒服的零售價時,他不屑一顧地撇撇嘴說:不零售,當地人誰穿這些衣服?太臟了,會得病的!他告訴記者,這些防寒服都賣到甘肅、青海等外地去。原來這里的產品并不是自產自銷。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有賣的就會有產的,“黑心棉”打假除了管住原料還必須阻斷其銷售流向。
此次行動共查獲黑心防寒服成品半成品1.2萬余條(件),垃圾棉等禁用原料3噸,制假設備2臺。在打假現場,任總指揮的榆林市市長助理馬志高表示,對于這種擾亂地方經濟的違法行為政府絕不手軟,下一步要建立長效機制,對重點地區進行重點監管。
作者:本報記者 王 輝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