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Google里鍵入“最終解釋權”這個詞組,可以搜索到33900項相關信息。令人驚訝的倒不是這一詞語的泛濫,以致于幾乎所有商家使用起來這個詞都能夠得其心應其手,而是在這幾萬條信息中,竟然只有少得可憐的文字是對商家使用這一詞語的正當性提出質疑的。
“最終解釋權”這一聽上去頗有點法律術語味道的詞語,據筆者的孤陋寡聞,它最早
出現于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自打某個“聰明”的廣告策劃人討巧地為商家搞出“最終解釋權”這一創意以來,尤其是當這一創意為本來就已經處于強勢語境中的商家帶來即時便利和可觀的利潤之后,此語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風靡全國。只要你稍不留神,就會遭遇它的埋伏。有例為證:“店慶酬賓,五折優惠”———你要碗鮑魚試試,結賬時飯店會拿出生猛的“最終解釋權”對你說,對不起,海鮮、酒水不在優惠之列;“今日婦女節,美容三八折”———你覺得今天總算能使勁兒往臉上抹價廉物美的化妝品了,可是,你搞清楚“三八”是什么意思了嗎?人家的意思是說,服務費三折,化妝品八折,要不然就是服務費三八折,化妝品沒折,這是“最終解釋權”,你沒轍;“靚樓升級版,買房送家具!”———你屁顛屁顛準備好了錢,還小心地問人家真送家具嗎,人家說那還有假,等你交完了錢,再問送什么樣的家具時,人家說你買什么樣的家具,我們就幫你“運送”什么家具,我們不怕你的家具多……
其實,你只要注意一下商家在使用“最終解釋權”這一詞語時的書面表達,就可以發現此“權”的貓膩性質。在一些商家的文字廣告中,出現“最終解釋權”這個詞的一行字往往字號極小,并且總是伴隨著一個小括弧藏在角落里或者被放到文頁的背面,總之是越不引人注目越好。這種偷偷摸摸的習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少數商家的膽怯,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商家是在耍滑頭。
既然標明了是一種“權”,就要有其合法性,那么商家的合法性何在呢?《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和第二十四條,以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12月24日發布的《關于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中的第六條第一款,這些法律法規的具體條款都對商家單方面使用“最終解釋權”進行了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必須遵循公平誠信原則。然而,很多商家還沒有形成這方面的共識,他們的經驗里多的只是投機取巧,在還不完善的商業環境中習得了太多的霸氣和無賴氣。如果說許多行業臭名昭著的“霸王條款”是明目張膽的擺好了架勢欺負人,那么,商家的“最終解釋權”伎倆則等而下之,只相當于腳底下給人使絆子。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類似“霸王條款”這樣的余孽,總會行將就木,而“最終解釋權”壽終正寢的日子也為時不遠了。但是,光等著是不行的,這取決于多方的努力。消費者要變得強勢起來,“硬”起來,敢打敢拼;政府有關部門也要站在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商業運行正常秩序的高度,行動起來,“作為”起來,真抓真管。當然,商家也應該主動一些,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趕快放棄小聰明,懂得大智慧,好好經營,天天向上。
作者:胡立彪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