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來,廣東南海的大街小巷充滿了喜悅的氣氛。
剛剛公布的2004年“中國名牌”,小小的南海竟有7家企業同時獲此殊榮,這怎能讓人不興奮?然而,南海的領導們卻出言冷靜。談到質量興區這個話題,他們沒有如數家珍一般開列一個個讓人耳熟能詳的品牌,而是拿出了一組組讓人信服的數據。這硬邦邦的數字背后,鋪陳著多少鮮活的故事?8+39+27打造“品牌南!
以往,南海企業雖然不少,但名牌產品卻相對缺乏。這種現象,南海人稱之為:“只見星星,不見月亮”。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南海人拿出嫦娥奔月的勁頭,打造南海的品牌之月。
轉瞬3年過去,南海擁有了8個中國名牌產品、39個國家免檢產品和27個廣東省名牌產品———品牌之月,蒸騰南海!
“實施質量興區,同時帶動名牌戰略的開展,以此推動企業質量興企、質量興業,從而實現工業經濟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南海區的領導們對質量興區的理念和內涵,有了清晰的認識。針對全區中小型企業數量多、一鎮一品區域性經濟突出和技術水平落后的現狀,南海人產生了這樣的思路:首先從打造區域品牌和行業品牌入手,然后再打造名牌產品。
為此,南海把建立“五個一工程”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造月工程”來抓,為“質量興區”注入新的活力。所謂“五個一工程”即在每一個行業用市場化的機制成立一個創新技術中心、建立一個行業網站、推廣一批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一個知識產權與應用中心。
通過構建一個統一的平臺,把同一產業的大中小企業聯系到一起,形成了行業協會和聯盟。在不改變產權性質的基礎上,在質量興區的推動下,打造行業品牌和區域品牌。目前全區依托專業鎮和骨干企業建立了各類技術創新中心30多個,紡織、五金等創新中心被確定為省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還捧回了“中國鋁型材基地”等多個響亮的區域經濟行業品牌,孵化出100多個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大瀝鎮的鋁型材、西樵的紡織品,都是在全國叫響的區域經濟品牌,從而形成了“群星燦爛”和“眾星捧月”的局面。
先打造區域品牌和行業品牌,再借力打造名牌產品,這是南海在品牌經濟發展中走出的一條獨特之路。100萬重獎“中國名牌”
以質量興區為切入點,實施名牌戰略,使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南海地域經濟品牌化。
一個名牌猶如一面旗幟,用名牌帶動行業,以規模效應發展整個產業,進而拉動全局。
南海的領導充分認識到:實施名牌戰略,是推動質量興區工程的需要。通過實施名牌戰略與質量興區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南海經濟質的飛躍。為此,南海把實施名牌戰略與“質量興市”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不惜重金營造發展名牌的大氣候。2002年初,南海質量技監局協助地方政府制定并出臺了《關于實施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的獎勵辦法》。企業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國家免檢、廣東省名牌產品的,分別獎勵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
重獎政策猶如火種,點燃了企業爭免檢、創名牌的熱情。全區各級管理部門和企業抓質量、創名牌及規范運作的意識明顯增強,企業開展質量認證、申報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的熱情空前高漲,名牌戰略推進工作形成了良好氛圍。
如此重獎舉措在全國尚屬首創,其目的就是積極營造創名牌的社會氛圍,大力推動企業快速發展。100萬獎勵中國名牌產品措施的出臺,也為如何圍繞質量興區扶持企業做大做強的各鎮和相關部門送去了“靈感”。
此后,各鎮(街道)也參照出臺了相關的獎勵辦法,對獲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著名商標等稱號的企業,除區政府獎勵外,普遍按照區獎金額的50%進行獎勵。
目前,這支點燃名牌之光的“火種”已成燎原之勢,重質量、創品牌的良好氛圍已在南海形成。
1700萬獎勵帶來了什么?
南海各級政府去年以來對榮獲中國名牌等榮譽的400多家符合相關獎勵規定的企業進行了表彰,兌現獎金超過1700萬元(其中區級1200多萬元,鎮、街道一級500多萬元),這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企業推進名牌戰略、實施質量興企的積極性。
或問:1700萬元的獎勵為南海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什么呢?數據最有說服力。
首先是促進了全區產業競爭力的提高。2003年,12家名牌企業的工業總產值為76.72億元,在全區規模以上企業(1471家)總產值中占11.35%,成為帶動本地相關產業整體水平提高的龍頭。
其次是促進了名牌企業自身的發展。廣東蒙娜麗莎陶瓷有限公司2002年、2003年先后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稱號后,2002年的銷售總收入比2001年增長超過20%;2002年、2003年實現利稅分別達到6210萬元和7350萬元,同比增長達12%和18%。又如“南達電纜”,2002年獲省名牌稱號后,去年銷售總收入達3.7億元,同比增長73%;利稅總額為2672萬,同比增長達77%,顯示出良好的品牌效益。從企業反饋的信息表明,產品被評為名牌產品以后,多數企業的市場認同程度大為提高,實現了企業的良性循環和快速增長。
第三是促進了本地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有色金屬加工是南海的主導產業之一,全區鋁型材年加工能力達80多萬噸,占全國建筑類鋁型材市場份額的40%、廣東的60%。在南海開展質量興區活動和實施名牌戰略之前,產品質量問題困擾著南海鋁材業的發展,大瀝產的鋁型材還被列入了廣東省打假重點產品的“黑名單”。在名牌戰略啟動后,鋁材行業自然是重點引導的對象。2002年9月,有關方面在大瀝投資組建廣東有色金屬技術創新中心,通過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促進了當地鋁型材質量水平的全面提高,帶動了該行業的優化升級。到目前為止,全區鋁材企業由原來的近200家整合為現在的110多家,產業集中度大大提高;“堅美”、“亞洲”等鋁型材生產企業繼2002年、2003年獲評為省名牌產品后,今年又成為鋁型材行業的首批中國名牌產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南海作為全國鋁型材生產重要基地的地位。
第四是促進了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自覺性。全區名牌企業反饋的情況表明,大部分企業都十分重視產品研發工作,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占年銷售額的比例基本在3%~6%之間。在業內素以科技創新著稱的廣東蒙娜麗莎陶瓷有限公司,2003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5.1%,高達3500萬元。又如廣東中聯電纜實業有限公司,近3年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均超過總銷售收入的5%,照此推算,單是2003年的科研經費就超過3000萬。名牌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激勵企業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增大科研投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1700萬花的心痛嗎?南海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回答:這1700萬元花到了點子上,花得值!
“這1700萬實現了上述四個促進,為質量興區增強了活力,同時也為南海的經濟發展增強了后勁!蹦虾^質量技監局局長牛德才如是說。4個大幅提高創輝煌
談到南海3年來抓質量興區所取得的成果,南海人還是用數據說話。去年,質量抽查鋁型材的合格率達到90%,比開展質量興區前提高了30%;電線電纜、電風扇、陶瓷的合格率分別比開展質量興區前提高了31.1%、20%和18.7%。
“把質量興區活動落到實處,制定行之有效的辦法,才能促進產品質量水平整體水平提高!蹦虾Y|量技監局局長牛德才就上述4種產品質量水平大幅提高,以及今年鋁型材和電纜電纜產品一舉榮獲7個中國名牌,談了3年來南海質量興區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
首先是加強領導,建立健全質量興區活動組織機構。政府以質量興區為切入點,并明確提出:到2004年,全區的社會質量法制意識、質量管理水平、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水平有明顯提高,全區產業素質和質量管理水平基本適應國際競爭的要求。
其次是突出重點,夯實質量興區基礎。一方面從計量和標準化這兩項質量基礎工作抓起,幫助企業提高管理和服務素質,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強化計量檢定,計量管理及監督,加大標準化的管理和采用國際標準、先進國家標準的力度,幫助企業制定企業標準,逐步消滅無標生產現象。另一方面以提高區域特色產品質量為切入點,南海局在上級質檢機構的支持下先后組建了鋁材檢測站、鞋業檢測中心等具有國內先進檢測水平的檢測技術機構,為當地支柱產業解決行業性、地區性質量問題,促進區域特色產品上檔次、上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三是有針對性地開展質量監督工作,擴大監督抽查的覆蓋面。對本地主導產業如陶瓷、建筑鋁型材、電風扇制造業中部分企業所存在的以次充好質量低劣的惡性競爭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加強抽查力度,加大處理力度。幾年來,南海局抽查了上千家企業2000多批次的產品樣品,對300家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發出了責令整改等行政處罰,規范了相關行業的生產經營秩序,保護了質量信譽好、守法經營企業的積極性,逐步建立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四是重拳打假,為質量興區保駕護航。2000年7月,南海所屬的大瀝、金沙等鎮(街道)被列為廣東省“三重一大”的打假重點區域和打假重點市場。為盡快摘掉這些“黑帽”,南海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把質量興區工作與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活動緊密結合,建立起由各級政府和各有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的打假工作責任制,確立了以“查大案、端窩點、整市場”為重點的打假治劣專項治理方案,為從根本上遏止行業性、區域性的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起到較好的震懾作用。經過3年鐵腕整治,到今年4月,南海區域內曾列入“黑名單”的金沙鎮、大瀝街道、瀝北舊電器市場、大發市場,全部從省“三重一大”打假重點名單中撤消,實現了從假冒偽劣“重災區”到“質量振興”先進地區的飛躍。
五是創新管理體制,將質量技監機構向鎮(街道)一級延伸。為落實國務院提出的《質量振興綱要》,確保本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南海局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大膽提出將質量技術監督機構向鎮(街道)一級延伸的工作新思路。2002年8月,在全區各鎮(街道)的經濟發展辦統一設立了質量技術監督站,從管理體制上進一步強化了該局在基層的綜合管理和行政執法的職能,為推動全區質量興區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是從源頭上抓質量,構建全區工業產品生產技術保證體系。為了加強對本區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確保重要工業產品的質量,南海局牽頭制定了《南海區重要工業產品生產條件審核管理辦法》,從企業的生產工藝裝備、技術標準、計量檢測手段、工程技術人員、產品標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規范企業的管理,為工業產品的生產制定了最基本的技術保證條件,進一步確保全區工業產品質量水平的穩步提高。這是一項極具前瞻性的工作,有效彌補了過去有關部門“只管發證,不管生產條件、生產設備”的管理漏洞,初步建立起從源頭抓質量、推動質量興區活動不斷深化的管理基礎。
質量興區,帶動了南海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使主導產品的合格率大幅提升。
質量興區,推動了名牌戰略,使8個中國名牌落戶南海。
質量可以興區,有數據為證!
作者:本報記者 沈 洪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