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中過獎,并不能說明運氣不佳,你大可不必抱怨老眼昏花的上帝往下丟東西時準頭不夠。要是實在想不開的話,可以找那么幾個被好運氣擊中過的人,請他們給你談談感受,或許能從他們大腦回收站里的刪除文件中找到些許心理平衡。
前兩天我就中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獎,人家給了一個據說價值1000元人民幣的進口MP3。先是十分高興,再是小規模地請一伙人吃飯,三是使用這件獎品,四是出些棘手的問題,
五是惱火。相比來說,我的惱火比遇到的問題嚴重。棘手的問題是,這枚火柴盒大小的玩意里面,電池死活拿不出來(由于想到“非專業人員不得隨意拆卸”、“因自行拆卸而出現質量問題,概不退換”等嚴厲警告,我沒有把拿出電池的工作進行到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不起眼的內向而認生的小家伙見一臺電腦便毀一臺。于是,我給獎東西的“強勢群體”打過電話。人家說,獎品不是商品,沒有“三包”!人家還問我:您什么時候見過白撿了一個面包不滿意非要換一個夾香腸的?我惱火就惱火在這“面包夾香腸”上面!
一般而言,雖然獎品不分大小貴賤,在被賦予“獎”的意義之前,無一例外地都曾經是商品,但是它一旦被“獎”了出去,就帶有了“從天上掉下來”的特點,而“中獎”者也因此由消費者變成了“消受者”了。也就是說,它常常跟“品”字家族中的“禮品”、“贈品”一樣具有有去無回的品性。另外,獎品本身還具有或多或少的“白撿”性,這使得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正如人不能指望天上掉餡餅一樣,人也不能指望餡餅里的餡一定適合口味。所以,就算天上掉下來的僅僅是一塊狀如餡餅的磚頭,你也得裝得像被餡餅擊中一樣地捂著頭笑。
作者:胡立彪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