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產品出口發生結構性變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4日 07:38 中國質量報 | |||||||||
在近日召開的濟南市農業國際化合作研討暨經貿洽談會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楊勝軍分析指出,作為農業生產大國,綜觀近十年的我國農產品出口情況,可以看出我國農產品出口在出口品種結構、出口主體及出口市場方面發生了三大結構性變化。 第一,出口品種結構發生變化,傳統農產品出口在整個行業出口中的主體地位正在被新品種出口取代。
我國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出口優勢正在顯現。據不完全統計,1995年至2002年,出口額在500萬美元以上、增長率高于100%的商品有110種,絕大部分都是在結構調整中新發展起來的勞動密集型產品。2003年,這110個品種創匯額達到67億美元,比1995年翻了兩番。 第二,出口主體發生結構性變化,農業龍頭企業和非國有企業成為帶動行業出口增長的主導力量。 2003年,全國農產品出口企業共有1.3萬余家,絕大多數是出口額在100萬美元以下的小企業。出口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共836家,其中約60%是近幾年成立的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如新疆屯河公司出口番茄量年創匯8700萬美元,諸城舜王、山東龍大等企業出口額也在5000萬美元以上。相當一部分外貿企業也都建立了生產基地,搞訂單農業,向貿工農一體化方向發展。 第三,出口市場開始形成多元化的國際市場格局,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 多年來,我國食品土畜行業出口的傳統市場集中在日本、歐盟、香港和美國。盡管這些國家和地區在我國食品土畜行業出口中的比重目前仍保持在70%左右,但在新興市場的出口增幅遠遠高于傳統市場。2003年與1995年相比,我國農產品對大洋洲出口增長247%,對南美洲出口增長240%,對非洲出口增長202%,均遠高于平均增長幅度。 楊勝軍指出,從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情況看,盡管受到來自進口國各種貿易保護措施的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是國際市場容量很大。按世貿組織公布的數字,2002年國際農產品貿易額為5830億美元,按照國際糧農組織的統計,為6000多億美元,而當年我國農產品出口額只占國際農產品貿易額的3%左右,與歐盟占40%、美國占11%、加拿大占5.6%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我國有豐富的農產品出口資源潛力。我國許多農產品如肉類、禽類、蔬菜、水產的總產量在世界占前幾位,但出口潛力遠沒有發揮出來,出口量基本上只占總產量的1%左右。只要抓住制約出口的癥結(主要是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對癥下藥”,可以加速增長。 三是勞動資源潛力巨大。我國農產品出口不僅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競爭力,一些土地密集型產品也有價格成本的優勢。 四是我國正在進行農業和農村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步伐不斷加快,為擴大出口提供動力。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將加速我國農業國際化進程,改變我國農業資源短缺、資金短缺、科技落后的現狀。從長遠看,將改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貿易環境,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并進一步推動農業對外開放,為加速農產品出口創造條件,入世3年來這一積極效應已開始顯現。 作者:王 志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