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在哪里?一個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小鎮。光聽名字,頗有清明上河圖的意境,至少,讓人想起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然而,在古鎮這區區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積聚了1500多家各類燈飾企業,年產值達60多億元,占領了全國燈飾市場銷售額的60%;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在海外以40%的市場占有率與“洋燈”分庭抗禮。小小古鎮何以做大?古鎮黨委書記吳潤富說,是“質量興鎮”和“質量興業”使古鎮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瓶頸”在哪里“三年來,中山實施質量興市和古鎮的質量興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客
觀需要。”古鎮的領導們如是說。經濟總量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如何提升經濟發展的運行質量,如何提升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這成為古鎮人思考的大問題。三年前,基于現實和長遠的發展,古鎮的領導們總結出了阻礙提升古鎮燈具產品質量的三大問題:一是質量意識淡薄。一些民營企業的素質參差不齊,生產管理水平跟不上自身的發展,從業人員的素質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的提高。二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企業用低質低價的辦法與名優企業爭奪市場。部分企業追求產量,忽視產品技術上檔次、質量上水平。三是外來人員利用古鎮的品牌,雇傭幾個人,租上一間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將買來的配件進行拼裝,區域性制售假活動未完全遏制。毫無疑問,以上三大問題,成為古鎮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不僅影響經濟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而且會影響本地區的市場形象和社會形象。古鎮人意識到:我們經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業績,但是所暴露的問題,已影響到經濟發展的進一步提升。如果要在經濟上再登上一個新臺階,就必須走質量興鎮、質量興業之路,這對增強全民質量意識,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打擊制售假活動,建立誠實守信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此,古鎮黨委、政府經過深思熟慮,果斷制定了質量興鎮和興業的發展戰略:堅持以發展為中心,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對產品質量加大監管力度,引導、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和爭創名優產品,促進古鎮燈飾行業的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將經濟發展的目標從注重數量型、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兩個“前所未有”在古鎮,1/5的人在從事燈飾業,每4戶人家中,就有1戶是老板,全鎮私人儲蓄額人均達6萬多元。一個小小的燈飾,帶富了整個古鎮。圍繞燈具產品的產業鏈,雖然支撐起古鎮的特色經濟,但幾年前,無論是省的定期抽檢,還是中山市的自檢自查,其燈具質量都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因為“質量”,腰纏萬貫的古鎮人卻總感覺腰桿子不那么硬。這種狀況,使古鎮人認識到:“質量才是燈的火捻子,火捻子滅了,我們的飯碗也就砸了。”正是這樣樸素的認識,成為古鎮努力改變現狀的動力。鎮委、鎮政府把質量興鎮和興業活動確立為頭等經濟大事來抓。意識到了,工作做到了,他們用一個“前所未有”實現了另一個“前所未有”:———在消滅無標生產的同時,要求企業按規定開展“3C”認證,無“3C”認證的產品,不允許在市面上流通。這是第一個“前所未有”。———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或超過全國、全省的平均水平。這是第二個“前所未有”。“這兩個前所未有,使我們嘗到了質量興業的甜頭,同時深感肩上的擔子之重。”古鎮的同志們說到這兩個“前所未有”,既冷靜又緊迫,因為,燈具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關系著古鎮新一輪經濟競爭的成敗,也關系著中國燈飾的聲譽。古鎮黨委和政府進一步采取了幾項措施。———統一認識,實現質量工作的宏觀管理。根據中山市“質量興市”工作方針,成立質量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質量興鎮和興業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考核檢查等工作,并特別成立質量技術監督辦公室,會同中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經貿局一起開展質量普查工作。———堅持每年組織產品質量專項整頓,切實從源頭抓質量。以村為單位逐一抽檢、整頓治理,常抓不懈,逐村清理“三無”企業,使“三無”企業、偽劣產品生產企業無容身之地,消滅無標準生產。———嚴厲查處偽劣產品,以村為單位,簽訂責任書,展開拉網式排查。鎮政府設立了接受質量投訴機構,24小時負責處理質量糾紛,哪個企業的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影響到古鎮的整體形象,就必須對其一查到底,從嚴追究企業法人的責任,直到關門停止生產,同時還將追究所在村的責任人的責任。堅決杜絕行業性、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的發生。擦亮這盞燈二十多年來,‘提燈走天涯’的古鎮人緊隨潮流,推動著古鎮燈具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漸占據了中國民用燈具市場的半壁江山。“古鎮這盞‘燈’的亮與滅,關鍵在于質量”。古鎮人認識到,燈具行業作為古鎮的經濟支柱和龍頭產業,它的興旺與否,直接關系到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如果不注重產品質量,就可能在一夜之間,所有企業都將陷入生存危機,地方經濟的發展將陷于困境。三年前,古鎮抓燈具產品質量提升的困難,主要來自主、客觀兩個方面。先從客觀看,“洗腳上田”的私營企業主缺乏必備的管理知識,質量意識不強,技術人員缺乏,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外來從業人員在沒有任何證照生產劣質產品,打著古鎮的品牌,干著損壞古鎮燈飾的形象和聲譽的事。再從主觀看,辦廠開業不具備條件,低門檻使一些不具備開工資質條件的企業主紛紛涉足其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企業相互殺價,用低質低價甚至是偷工減料來降低成本的辦法惡性競爭。為此,古鎮定下了規矩:“這盞燈的亮與滅,關鍵在質量,誰砸古鎮這塊牌子,就砸誰的飯碗。”嚴厲打擊“三無”企業,嚴加懲處偽劣產品,鎮政府專門設立了質量投訴機構,堅決清除“害群之馬”。這是古鎮抓區域產品質量“硬”的一手。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還要從思想根源上著手,古鎮黨委和政府又從抓幫扶入手。一是在中山市質量技監局的幫助下,成立了古鎮質量技術監督辦公室,逐家對每個廠進行質量普查,全面提高企業的質量意識。二是消滅無標生產,鎮技監辦為企業提供各種國家的標準文本資料,舉辦各類型的標準宣貫學習班,從根本上杜絕不按標準生產和無標生產的問題。三是鎮政府經常組織有一定規模的燈飾企業分期分批到歐美地區的燈飾博覽會參觀考察,了解國外燈飾市場動態,從而改進生產工藝,使產品質量上檔次。四是增強培育品牌意識,鎮政府結合市政府技改項目和科技立項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積極扶持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名牌產品、馳名商標。五是舉辦產品質量專項培訓班,幫助企業積極采用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和申辦“3C”、“UL”、“GS”等國內外產品質量認證,引導企業加強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健全質量保證體系。通過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加大質量認證的宣傳教育,絕大部門燈飾企業取得相應的質量認證。這是古鎮抓產品整體質量上臺階“軟”的一手。三年來,“一硬一軟”將古鎮這盞燈擦得更加亮堂。采標生產率已達到98%以上,有1004家企業產品獲得“3C”認證,認證率超過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定期監督檢驗抽查平均合格率為71.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5個百分點。無愧“中國燈飾之都”質量興鎮和興業如此大的工程和投入,是如何落實的?這是記者很想弄清楚的問題。古鎮的領導將早已備好的資料翻開,胸有成竹,一一道來:從政府的決心看,為推動“質量興市”制定的各項措施和政策,充分體現了政府思想的更新,以及從宏觀政策上把握經濟發展方向的能力。從政府的力度看,一是組織到位,各級政府領導親自掛帥任組長,聽匯報、查進度。二是發展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和管理職能,無論是工商還是質量技監;無論是環保部門還是衛生部門,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推進“質量興市”活動。從政策落實看,去年,已有8家企業獲得市政府技改項目貸款貼息,5個科技項目通過批準立項。目前,古鎮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有50多家,3家企業產品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古鎮人說,我們必須無愧于“中國燈飾之都”這個稱號,這盞燈才能長明不熄。
作者:本報記者 沈 洪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