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植物胰島素:一個虛構的醫學“奇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8日 12:47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孫晨 付韻韻 從“植物胰島素”的名稱看,這個審批應該是不科學的,屬于誤審批或不科學審批。我們現在正在起草《保健食品審批管理辦法》,很快要出臺。對于以前批的保健品我們會進行清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司食品處官員
現象之謎:一個“超越”中西藥的“奇跡”奇跡 7月的一個下午,北京的西單驟雨初歇,一間高懸著綠色招牌“口服植物胰島素”的小店讓莫曉牛(尊重當事人意愿,采用化名)停住了腳步,“胰島素”三個字讓她眼前一亮,她想進去看看,萬一在這里能找到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呢? 因為莫曉牛遠在江西的舅舅患糖尿病,一年多前被確診糖尿病并發癥導致了腦梗塞,前幾天又住進了醫院,據說一個月光吃各種藥就要花掉一千多元,整天發愁的家里人希望她能在北京這樣的大地方看看有沒有特效的好藥。 遭遇“奇跡” 店員聽了她說的情況表示非常同情,于是開始詳細介紹口服植物胰島素的特效之處:“西藥吃多了,傷肝傷腎!因為西藥主要靠不斷刺激、增敏胰島細胞,只能使得胰島更加超負荷透支,最終直到完全喪失機能。中藥呢,機理說不清,有時候管點用,有時候又不靈。而我們的康立舒膠囊是純粹從天然苦瓜中提煉,具有生物活性的口服植物胰島素,絕對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會產生西藥那樣的依賴性,百分之百純天然,并且對Ⅰ型、Ⅱ型糖尿病都適用。” 苦瓜不是很便宜的菜嘛,那吃苦瓜不就行了嗎? “不是所有苦瓜都能藥用,我們選的苦瓜是專門研究培育的,通過復雜的加工提煉,經過生物激活以后制成膠囊。平常人一次生吃2斤苦瓜也達不到我們一粒的作用。而且我們這個藥是惟一一個可以口服的,因為這是植物胰島素!” 為了證明康立舒口服植物胰島素膠囊的特效,這位店員繼續講解:“這種口服膠囊的藥理和注射胰島素完全一樣的,可比注射胰島素要方便多了,而且易于保存和攜帶,能耐58度高溫,此外,還多出了增生和修復胰島細胞的功能!糖尿病人就是胰島素分泌不足,這個藥一邊補充你所缺的胰島素,一邊增生和修復胰島細胞,修復好了之后,胰島素不就又可以正常分泌了嗎?對Ⅰ型糖尿病,在口服植物胰島素膠囊的同時照常注射胰島素,15天以后,就可以把注射胰島素逐步減量,每次減量4到6個單位,以后每隔15天減一次,直到替代胰島素,這一般要3個月。對Ⅱ型糖尿病,吃我們的膠囊15天后,逐步把原來吃的降糖藥減掉,只吃我們的,每回2粒,每天3次,飯前30分鐘吃。” 看到莫曉牛仍面有疑色,店員又補充說:“我們這種藥經過多年動物實驗和臨床檢測,有的患者服用了半年,減了二十多個單位。在服用一段時間后,血糖達到合適范圍時,完全可以替代西藥和針劑。而且,我們這種藥是經過國家衛生部批準的,您絕對可以放心。看,我們有衛生部蓋章的文件。” 宣傳版上的衛生部批文是紅章黑字,莫曉牛放心了。 那么,價格貴嗎? “不貴,每瓶68元錢,42粒。如果一次買10瓶以上,就能按會員價58元一瓶。按照每天6粒的標準量,每個月也就是200來塊錢,血糖穩定之后還可以減量,多實惠呀。” 特效的好藥找到了,莫曉牛要把消息告訴家里。臨走,店員塞給莫曉牛一張專家講座的錄像光盤和一本《糖尿病與口服植物胰島素知識問答》,并說想買的話可以提供免費郵購和送貨。 回到宿舍,莫曉牛從講座錄像里看到,組織這場糖尿病知識講座的是“四川省糖尿病協會”,主講人自稱是“口服植物胰島素專家組成員”、“蘭州醫學院副教授王家治”,他講解道:“植物胰島素也好,動物胰島素也好,人胰島素也好,它們都是一家人。植物胰島素與動物胰島素的共同點有三:一、具有類似的雙鏈式多肽蛋白質結構;二、具有相同的降糖作用;三、都可以用放射免疫法測量其活性及含量。康立舒口服植物胰島素不僅可以有效降糖,還可以修復受損細胞,這在國內國外都是有充分實驗依據的。在國外,著名的東京醫科大學渡邊教授對我們的研究成果也十分驚奇,他認為這是一個奇跡!服用康立舒口服植物胰島素就像給細胞穿了一件衣服,可以有效保護細胞。” 翻開《糖尿病與口服植物胰島素知識問答》,莫曉牛發現小冊子中“康立舒(口服植物胰島素)膠囊權威機構鑒定結論”幾乎全是由國家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給出的各項毒性實驗和調節血糖作用功能評價結論,并明確寫著“過量服用不會出現低血糖現象”。而臨床報告項下則列出了全國14家出具報告的三級甲等醫院名單。 專家質疑 但讓好學的莫曉牛沒有想到的是,在進一步了解“康立舒口服植物胰島素”網站時,上面的“國家衛生部國產保健食品批準證書”里,她卻看到“本品不能代替藥品”的字樣。 再看其他內容,“產品名稱”確實是“利威牌康立舒膠囊”,“功效成分(或主要原料)及含量”也確實寫著“每粒膠囊含植物胰島素P-INSULIN≥180μIU”,“批準文號”也是“衛食健字(2000)第0065號”。 店里人不是都說可以代替原先用的藥,還能省錢嗎?到底怎么回事? 莫曉牛把這些疑問告訴了本報記者,請求幫她探究真相。 于是記者首先詢問了廠家陜西咸陽利威爾公司,該公司一位劉姓經理告訴記者:“我們的口服植物胰島素有國家衛食健字的批號,盡可以放心服用。我們的藥是從苦瓜中提取的,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長期服用便可以逐漸代替你的那些藥物。” 這個回答讓記者也感到困惑。于是,記者聯系到了中國胰島素研究的泰斗之一,中國科學院生化細胞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導師馮佑民,他是幾十年來一直從事胰島素及相關蛋白研究的著名專家。 “我認為‘植物胰島素’這個名稱本身就不科學。”這位年近7旬的老專家對這個產品表示了懷疑:“如果你說的是轉基因植物,把動物產生胰島素的基因放到植物里,通過植物來生產胰島素,那么叫‘植物胰島素’還有點沾邊,但這個胰島素還是屬于動物的,叫‘植物胰島素’這不太合適。而商家說這個東西是從苦瓜里提取的,這就只能解釋為純粹是為了廣告效果和市場宣傳的效果了。” “商家說他們用的是放射免疫和酶聯免疫的方法,這種實驗很難證明什么,用這個實驗角度去證明,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其實都是屬于利用與胰島素抗體結合的原理,但這都不是同一個分子啊。還是應該用真實的臨床數據證明。” “對于苦瓜降糖的說法,據我所知,還是一個停留在民間偏方層次的傳言,全國曾經有不少人想從苦瓜里提取降糖成分,但如果真能提取出來,那自然是比較好啦,何必要搞保健食品呢?可以申報新藥嘛,那可就不得了呢!如果真出了那么個藥品的話,決不會停留在保健食品的水平上。不過,到現在我都沒聽說對苦瓜降糖的科學研究有這樣結果。 那么能不能像商家宣傳的把“植物胰島素”又稱為“類胰島素”呢,記者專程拜訪了一位在胰島素等領域研究飲譽世界的中科院老院士(出于對這位頗有良知的老院士身體情況的擔憂,記者不愿打擾他的正常生活,故本文隱去其姓名),他認為,“類胰島素”的概念很明確,就是在胰島素的分子上面進行一些有限的化學修飾,這個苦瓜里提取的化合物怎么能夠格呢?而且稱其具有“胰島素”作用,這個說法也是含糊的,因為“胰島素”作用有許多種呢,調節血糖并不是惟一的作用。 記者隨后又找到了一位專門從事胰島素科研的王博士,據他介紹,“植物胰島素”的宣傳者們都推崇一個發明人——印度女科學家漢娜,這個人本身就可疑,“網上有好多關于植物胰島素的文章都說是印度的女科學家漢娜在很多年前發現的,苦瓜里含有某種蛋白質和胰島素有類似功能,那個科學家被吹得很厲害,但我在科研文獻上找不到她所寫的任何文章,甚至找不到他們所說的氨基酸的序列。現在有些中草藥據說有降糖作用, 這有可能,但前提是真正搞清楚有效成分,然后科學地用它,如果沒搞清就用它,那是要害人的。” 三位專家的話令記者震驚,于是記者又撥通了著名內分泌專家、北京協和醫院教授王姮的電話,“保健品不可能替代藥物,上午還有人拿著這個產品來找我,他的血糖已經很高了!我告訴他要相信科學,你拿的這個不叫藥,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王教授告訴記者。 針對康立舒宣稱能“修復受損胰島細胞”的功能,王教授說:“這種宣傳不科學。很多糖尿病人的胰島細胞是自身免疫破壞的,是沒法修復的。” 對于胰島素能不能通過口服而有效獲取的問題,王教授認為:“胰島素本身是一種多肽類的蛋白質,怎么能通過口服得到呢?蛋白質進入人體,首先會被胃酸、消化酶破壞水解掉。國外許多著名藥廠都在研究口服胰島素的劑型,據我所知到目前還沒有一個成功上市的。” 王教授還給記者講述了“苦瓜降糖”這一說法的歷史淵源:“文革前有人提出苦瓜好象能降血糖,但是文革后的80年代國家曾組織廣西醫學院等很多單位搞大規模的臨床,結果發現沒用。所以后來好多年大家就都不提這個事了。沒料前兩年又有人出來宣傳苦瓜降糖了。很多病人相信了,就用,結果血糖還是降不下來。” “糖尿病患者不應該迷信保健品,應該由醫生根據每個病人不同的情況來確定用藥,我們只能相信科學,而不能相信廣告。糖尿病是一種多基因、多因素的病,有各種各樣的表現。I型糖尿病必須一生依賴外來的胰島素補充,只要胰島素補充得好,就不會影響患者的其他生理機能。” 對于西藥損傷肝腎的說法,王教授解釋:“國外的藥品都有長期嚴格的臨床檢驗過程,有任何對肝臟有損害的藥是不允許上市的。所以,那些所謂的‘純中藥’生產者所說的西藥對肝腎有害,只有‘純中藥’對肝腎無害,實際上都是騙人的。現在很多保健食品也都做成膠囊了,沒有國藥準字號,膠囊里頭放了什么,誰也不知道,或許真正起到降糖作用的并不是他們宣傳的,有的就往里放西藥優降糖,很便宜,100片才2元錢,可把膠囊賣得很貴。” 記者在康立舒口服植物胰島素的宣傳冊中赫然見到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出具的“鑒定結論”,對此,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的一位工作人員回答說:“我們只提供檢驗結果,不可能提供鑒定結論。而且我們絕對不會說‘過量服用如何如何’之類的話。幾年前的檢驗結果,如果沒有實驗號,我們很難找,但是按道理,我們是只做進口藥的化學成分鑒定,你所說的陜西咸陽出的藥,檢測報告應該由他們當地有關部門出具,而不歸我們這里負責。” 到此為止,記者終于明白了,“口服植物胰島素”并不像那個“醫學院的王教授”說的:“是個奇跡”。 管理之惑:“植物胰島素”如何誕生? “植物胰島素”這樣的概念為何會被有關管理部門審批合格呢? 記者擬了以下6點問題按要求傳真給衛生部新聞辦: 1. 衛生部是否審批過上述產品? 2. 所稱的功效成分“植物胰島素P-INSULIN”是不是胰島素?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物質? 3. 該物質的分子量是多少?其化學結構(或空間結構)是什么樣? 4. 廠家申報時是否稱“該物質是通過轉基因方式獲得的”? 5. 對該廠家宣稱的以植物胰島素P-INSULIN為功效成分的康立舒膠囊的臨床療效是經什么單位審核的? 6. 以今天(指2004年)的科學發展水平看4年前審批的該產品,是否還具有科學性? 衛生部新聞辦告知記者已將上述問題直接交“食品化妝品處”解答,數日后的回復是衛生部確實審批過此產品。但其余5個問題不能回答,因為不了解此產品。并建議記者找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詢問,但該中心卻告訴記者保健食品歸藥監局管,他們不管。記者只好又撥通了衛生部“食品化妝品處”的電話,對方稱從未見過、聽說過記者發的傳真,記者只好找新聞辦詢問,此時新聞辦一位男性官員又以懷疑記者有錄音為由拒絕了記者采訪。至記者截稿時為止,仍未接到衛生部的任何回應。 于是記者轉而探究協會是如何幫助企業推介產品的? 記者聯系到了組織糖尿病知識講座的“四川省糖尿病協會”的“張姓秘書長”,他表示,如果企業需要協會幫忙的話,一年交5000元的團體會費就可以入會,可以在四川省用協會的名義在社區、街道進行宣傳,并可提供1000~2000名患友名單。企業不需要出具什么功效證明,只要是合法的,有國家認可的藥品、保健品都可以來登記。 那么,醫生幫忙叫賣這些保健品是否合適呢? 記者電話詢問蘭州醫學院時,對方答復,可能有王家治這個人,但又稱對其情況不了解。 而當記者向衛生部醫政司詢問這些問題時,電話另一端,醫政司的官員卻給了記者這樣的答復:“蘭州醫學院,不歸我們管,應該是教育部管。如果你要是覺得他們大夫是在欺騙你,你可以去找他們的屬地管理部門解決,找甘肅省衛生廳。你讓我們管?我們怎么管?我們目前對于‘醫生是否被允許向患者推銷保健品’的行為沒有明確約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上也沒有相關規定。對于醫生,目前我們衛生部沒有法規說不讓他們參與保健品的推銷宣傳,所以,我們確實管不了。” 最后,記者找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司食品處,這里的官員表示:“苦瓜里提取的東西能很快降糖嗎?這肯定跟化學藥品是沒法比的。但是,因為這個產品是以前衛生部批的,所以人家廠家拿這個概念來宣傳也沒錯。” 解決之道:法規與良心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宗淑杰告訴記者,中華醫學會與上述提到的“四川省糖尿病防治協會”沒有關系,中華醫學會搞學術活動恪守的宗旨是堅持科學性、真實性和學術性。 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陸君認為,現在確實有許多保健品存在夸大宣傳的現象,醫生、營養師都應該本著科學的態度主動地進行科學研究和文獻查閱,總之是應該最大限度地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北京律師莫少平認為,如果專家、醫生在明知藥品、保健品沒有療效的情況下還進行誤導宣傳,這才構成欺詐行為。如果是因為其他的一些非主觀原因、在不了解情況時就參與宣傳的,那就屬于道德層面的問題了。 對于衛生部官員稱對醫生的上述行為無法可管、無法可依,他認為,利用行業規范是比較可行的,對于一些夠不上法律高度的不良行為可以用這些行業規范加以制止和管理。 如果當初確實是一個誤審批,而在現實中,企業又確實利用行政機關的審批大做文章,并且后來證明這的確是錯了的話,那么應該由現在的主管機關先行調過當年審批此產品時的全部檔案,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后對誤審批的批號予以撤銷。否則,消費者如果確實受到權益、利益侵害時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消費者可以狀告包括衛生部在內的過去的以及現有的所有相關行政部門。 中國保健協會副會長、中醫內科糖尿病專家吳大真教授表示,苦瓜這個植物不可能有胰島器官,更不可能分泌出胰島素,所以,當初專家們怎么審批的這個東西?當初的依據是什么?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現在大家都在試圖從天然植物中尋找到一種能夠類似胰島素作用的物質,但誰也沒找到。這個問題還只是一個學術上討論的東西,把這樣的東西就拿來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一旦國家批下來了,企業就當然可以拿它宣傳了。所以,這件事提醒我們的政府管理部門應該更科學地審批。據說,現在藥監局新修訂的保健食品審批辦法中就新加入了一條“年審制”,就是打破了審批終身制,每年都要進行審核,這就有利于對不恰當的審批、一年中違規的產品等進行清理。這比先前有了很大進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司食品處的官員明確告訴記者:“從‘植物胰島素’的名稱看,這個審批應該是不科學的,屬于誤審批或不科學審批。我們現在正在起草《保健食品審批管理辦法》,很快要出臺。對于以前批的保健品我們會進行清理的。您可以把這個保健食品的有關材料送到中保辦來,也可以把材料送到我們局的注冊司來,我們會對它進行重新論證審查的。” 那位中科院的老院士聞聽記者采訪的經過后,青筋暴脹,多次拍案,怒道:“誰在科學面前犯了錯,都必須承擔責任。對于科學問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絕沒有可能弄個‘三七開’。在我們科學界,如果誰在論文中犯了哪怕只是一個小小數據的錯誤,那都是相當嚴重的,弄不好就要身敗名裂。我們不是不允許有關部門‘失誤’,工作中失誤是難免的,但你作為決策者、拍板的人,你一個章子蓋下去可是不得了的!所以,你必須有勇氣站出來承擔因你的失誤而帶來的后果!正是因此,才必須對當初的決策者進行追究和問責!” 這位老院士還指出“不少官員在出了事以后總是指責科學家們說,當初評審鑒定的時候是你們科學家點的頭,現在指責我錯了的也是你們科學家,都是你們折騰的,我這個官員沒責任。請問官員,你當初找的哪些人參加鑒定會了?你還不是只找那些肯跟你意見一致的人去,其他反對的科學家一概不請么?現在你反說是科學家們搞錯了,你倒是把那科學家的名單公布出來,看看他們都是誰?讓他們也一起曝光嘛。” “我們應該用科學家群體來監督科學家。”老院士指出,“在科學家之中,有那么一部分人,還絕不僅僅是極個別的,對科學、對人民不負責任。他們中有一些人不檢點自己的言行,被某些商家拿去利用;而另一些更可惡的人,則是有意識地昧著良心做事,他們在為廠家簽字、做宣傳的時候,不是稀里糊涂的,而是明明白白的,因為他們拿了禮物,收了紅包。對于這些害群之馬,應該在整個科學界給予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