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石鐘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7日 08:09 中國質量報 | |||||||||
山不在高,有文則名。 彭蠡之口的石鐘山,相對高度也不過五六十米,和高山大嶺比起來,真可謂是小丘了。但由于歷代名人的吟唱,尤其是蘇東坡先生的“石鐘山記”,更使石鐘山聲名遠揚。水利部曾組織一批作家來廬山旅行創作,我有機會從九江來贛北湖口參觀,從湖口西岸的梅家洲嘴渡口登上輪渡,只見石鐘山屹立于江邊,危崖壁立,峰巒峻峭,林木蓊郁,宛如“江上畫
步入石鐘山山門,但見左側的山巖上聳立著石鐘亭,亭內懸一方青灰色石塊,這就是唐代江州刺史李勃所指“扣而聆之”的鐘石,它是整個石鐘山巖石本相的濃縮,敲起來可以發出厚重之聲!傳說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疏三江,治彭蠡(即鄱陽湖),開鑿石鐘山,得鐘石金聲,是第一個聽到鐘石之音的人。 沿階而上,穿過茂林修篁,來到紀念蘇東坡三游石鐘山的“懷蘇亭”,亭中立一碑,刻有蘇軾名篇“石鐘山記”,我們從蘇軾名篇里得到啟示的是凡事不能臆斷,必須去調查研究、親臨察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蘇的結論如何?已有人提出質疑和探討。 穿“紫云廊”,過船廳,至“江天一覽亭”,從亭左側進入隧道,沿著曲折陡險的山間小路,通過別有韻味的“觀瀾”、“月波”二橋,走完150多級石坡路,下到聆音臺,臺上綠蔭覆蓋,清清涼涼,臺下的深潭旁,有兩塊響石。900多年前,蘇軾曾和兒子蘇邁月夜泛舟巖下,聆聽那風水相吞吐的鏜锘之聲,寫出了石鐘山一名的由來。酈道元所說的“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大約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下山觀洞聽聲,上山觀水眺江,則是石鐘山一大特色。在江南眾多的臨觀之美中,除去滕王閣之外,這里大概要算一個絕好的佳處了。千百年來,曾被冠以“江湖鎖鑰”的美名,除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鐘山還是戰事的多發地,游人的登臨地。我佇立“江天一覽亭”,對這個名稱有了很深的體會,憑欄遠眺,煙波浩淼,江天一碧,洲渚回合,令人心胸為之開闊!鄱陽湖的坦蕩和長江奔流之豪情,一掃“卿卿我我”之狹小心胸,中國最長的江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在這里表現得是如此淋漓豪邁!不由讓人想到那些爭雄水域的英雄豪杰們,他們都被大浪淘盡了,南望那鄱陽湖上的南湖嘴,那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八十萬將士決戰的水面。古往今來,這里不知演出了多少回各種各樣的歷史劇。所有這些,都增添了石鐘山博大胸懷和滄桑色彩!登上樓外樓前視野開闊的“清濁亭”,我們看到了又一水上奇景,那就是“水界”,此為萬里長江上為數極少的自然景觀。這里是長江和鄱陽湖的匯合處,江水西來而濁,金波翻滾;湖水南來而清,浪花飛銀,形成一條濁清分明的水界,宋人有對聯曰:濁浪自分清浪影,真山從作假山看。雖有石鐘山調度,江水、湖水互不相讓,但是到最后也就慢慢同流合污了(據說只分流了二十多公里),這不能不是一個誤會,我也只好“真山從作假山看”了。從這個寓意里,人們還會悟出些什么呢? 登石鐘山,不僅可以觀山觀水聽聲,還時時讓人們沉浸在古老歷史文化的氛圍里。早在商周時期,山上就有人居住了,唐代已開始有了建筑,以后的一千多年間,先后建各種樓閣亭榭六十多處。在這里,可以逛船廳,看太平軍營壘,觀聽濤眺雨軒和坡仙樓,慢步幽靜的報慈禪林和浣香別墅、碑廊,小憩梅花廳……這些頗具文化風采的古建筑,濃縮了一代又一代人不甘寂寞的史話。也正因為如此,石鐘山才變得更加深沉厚重而更引人向往…… 作者:韓朗亭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