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聞接踵而至 誠信危機拷問“考試經濟”暴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1日 07:47 南風窗 | ||||||||||
周雪飛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從開始上學到步入社會,一生不知要經歷多少考試。考試,原本是檢驗知識、測度智力的一種方式。然而,隨著考試日益演化成組織者、管理者、商家等多方獲利的“考試經濟”,接踵而至的作弊丑聞和泄題事件所暴露出的誠信危機,掀開了“考試經濟”的蓋子,使人們有機會看看蓋子下面的金錢交易與利益比拼。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河北省2004上半年自學考試題被疑泄密、6月20日湖南衡陽初中畢業會考“大面積泄題”;6月26日甘肅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泄題等相關事件頻仍的同時,今年舉行的許多考試考前規定,考生必須簽訂“誠信承諾書”,承諾自己在考試過程中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國家考試紀律和有關規定。 畸形的體制,一如既往地催生了作弊等低層次的“抵抗”手法和自欺欺人的道德說辭:無論手段再先進的高科技作弊,也是在承認考試體制合法前提下的“不合法反抗”。現象和問題的背后,無不透露出中國的本土化特征與制度變遷烙印。 勞民傷財 今年6月19日上午9時開考的全國英語四級考試,作文試題竟然在考前7小時被登在某網站上。而在該次考試的西安、武漢考區,竟然分別抓到40多名替考“槍手”。始于1987年的英語四、六級考試,淪落至此,令人不免深思。 伴隨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階段,四、六級證書逐漸成為社會判定個人英語水平的一個標準,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員參與考試,使得這一教學考試社會化。然而,一項考試的位置越突出,其帶來的危害可能就越大。高考如此,四、六級英語也不例外。 事實上,雖然沒有行政命令,可大部分高校都把四級證和學位證、畢業證掛鉤。把畢業文憑與外語水平掛鉤,在其他國家并無先例。 問題的關鍵在于,眾多學生將時間、精力投入英語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相反,“工具”控制了“活人”。即便是英語通過四、六級的學生,多數人口語結結巴巴,翻譯亦無文采。至于研究生,能用英語直接撰寫學術成果的屈指可數。 四、六級考試不僅“勞民”,而且“傷財”。根據國家審計署2002年度的審計情況,教育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自1989年以來,違規集中各地考試費2.24億元,未上繳財政專戶,并從中坐支相關考試費用等1.9億元。 表面上看,四、六級考試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然而它給高等教育乃至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效應卻日益顯現。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次四級考試作文題在網上泄漏與散布,更像是對現行英語等級考試以及相關腐敗現象的一種無聲抗議和“非暴力不合作”。 當下,專業人員晉升職稱,外語是必過的一關。可在現實中的絕大多數領域,外語基本用不上或者完全不需要。但有關部門在職稱問題上,卻一刀切地設置了外語考試的門檻。這種做法不但讓眾多專業人員苦不堪言,而且造成大量時間浪費和精力消耗,由此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對職稱外語考試的普遍反感和無可奈何的過關要求,導致許多人“想點辦法”,于是每年考試期間,社會上就會冒出許多替考“槍手”,作弊之風年甚一年。 考試基本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檢查應試者的知識掌握水平,二是通過它來促進人們的學習。職稱外語考試顯然兩項都沒達到。人們不禁要問,考試經濟究竟“考”出了什么? 獨家壟斷 那么,究竟誰最“需要”這種考試?答案恐怕不言自明,那就是“考試組織者”。“考試經濟”的組織者因為對考試擁有主辦權以及資源配置權,所以處于理所當然的壟斷地位。 而以行政強制力設置種種行業“準入”考試,讓所有管轄的從業人員參加,是許多行業主管部門熱衷的做法。各類資格證、上崗證、從業人員教育培訓、職稱外語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相繼推行,都是這種強制的結果。 考試的泛濫,一方面緣于主管部門對自身職責的誤解,以為加強監管就是多發放證書,多設置門檻。另一方面,設立考試的背后,通常是利益使然。以行業準入為條件,要求從業人員參加各種培訓、考試,收取高額培訓費、教材費和考試費,已成為許多行政部門或行業協會的“贏利模式”。 對絕大多數參加職稱外語考試的人來說,有一些錢他們是不得不掏的:考試報名費,相關資料費,甚或考前培訓費等等,考試者人均支出一般不低于200元。全國每年上百萬人報考,“考試經濟”營業總額高達數億元之多,這對于考試組織者來說顯然是“坐收”的巨額收入。 目前,在我國,眾多考試幾乎清一色都由政府部門主辦,這顯然是一種角色錯位。其實,政府最該管的是考試質量問題。按國際通行的慣例,許多考試應交由專門的社會中介機構來組織,這有利于維護政府機構的廉潔形象。 通常,發達國家中,政府基本不參與試卷的編制和使用。在美國,不論是大學入學考試、全國高中畢業生文憑考試,還是各州或學區的統一考試,大多委托專業化的考試機構來編制試題。這些專業考試機構,都需要接受市場檢驗,憑借考試的質量立足。在英國,考試的編制和實施也主要是由一些民間機構承擔。 正由于考試經濟具有不合理的暴利,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壟斷利益的誘惑,使得大家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于是便有人開始鋌而走險、破壞競爭規則,干起“泄漏試題、販賣答案”的不法勾當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