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車位難納220萬車輛 停車難成北京神經之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9日 18:18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停車難已成為各大城市交通的主要負擔,北京尤為嚴重。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現有機動車近220萬輛,預計到2008年將突破500萬輛。而現有停車位只有60萬個左右,停車供需比為1:4,這還不包括眾多的外地來京汽車。北京機動車每年的增量是10%至15%,機動車保有量迅速
增長與城市停車場建設滯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4個蘿卜一個坑 7月23日上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公主墳翠微商廈停車場,這時停車場已停滿了車。停車場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有近100個車位,一天的停車數量最高時有上千車次,車位的數量嚴重短缺。 近日有媒體報道,2010年前,北京將大力解決停車位短缺的問題,要求凡合法注冊的機動車都要擁有合法的自用停車位,初步建成與道路交通容量相匹配的停車系統,基本實現停車位“一車一位”。 “一車一位”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愿望,但實現起來真的那么容易嗎? 就停車占地問題,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車場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的規定,停車場建筑面積小型汽車按每車位20平方米計算,到2010年,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以500萬輛保守估算,停車車位面積共需要1億平方米。這個數字超過了東城、西城、宣武和崇文四個市區面積的總和(約91平方公里)。 問題是,北京會有這么多空閑地來興建停車位么? 中國汽車工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賈新光認為,北京現有汽車保有量以每天600至800輛的速度增長。城八區內每天約有近30萬輛機動車無處停放,解決停車問題是當務之急。而“一車一位”的概念似乎不太實際。自用停車位就是上班地點和回到家里都有固定的停車位,現在有幾個城市可以做到這樣?如果以擠占道路為代價建立停車場,那是非常不合理的。道路是納稅人交錢修的,有車人每年還要掏出許多錢交養路費,購車時還要交一大筆購置稅,有關部門隨便在路邊一劃就成了停車場,收費還挺高,這極不合理。中國應該學習泰國的先進經驗,給停車立法,所有新建建筑必須建足停車位。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劉俊海表示,“北京提出的目標非常好,但具體執行不應該由一個部門說了算,需要聽證和公示,征求大家的意見。政府應在建停車場的土地使用權上給予優惠,允許民營資本參與停車場建設。道路兩邊設立停車場不當。原本不寬的道路被人為分割得一塊一塊的,加劇了擁堵。此外,應該調查一下停車費的錢都收到哪去了,干什么用了?” 規劃不合理是病根 北京的現有車位只有60萬個左右,可謂“僧多粥少”。調查中,有車族們異口同聲地抱怨:停車費太高了。在金融街工作的彭先生9點上班,為了給愛車找個安身之所,他每天7點就趕到公司旁的胡同“占地兒”。他算了一筆賬:停車場一小時5元錢,每天按8小時算,一個月就是880元,一年下來,光上班停車就要多花一萬多元,實在心疼。于是彭先生只好在周圍胡同里“打游擊”,搶地盤。 賈新光認為,與國內外其他一些發達城市相比,北京地上停車場收費其實算不上貴。東京和香港要買車必須先買泊位,十幾萬的泊位費相當于一輛車的價錢,上海中心區臨時停車費每小時高達二三十元。 賈新光認為,停車難的問題根本在于停車位供應不足。一直以來,北京的城市建設中停車規劃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至于當購車熱不斷升溫的時候,問題一下子爆發出來了。上個世紀80年代,汽車能否進入家庭還在爭議中,在發展城市規劃時根本沒有考慮興建停車場。事實上,北京市原來有規定,市區內建筑物必須配有停車場,但實際上有的荒廢掉了,有的改成地下商場。歷史欠賬加上資源限制,使得北京停車場需求大于供應,根據市場規律,供求關系不平衡必然帶來停車費高。 據悉,今年北京將有條件的胡同基本上都建立了停車場,以此來解決老式小區停車位不足、亂停車等問題。此外,還開辟了一些臨街時段性停車位,以彌補大型公建、商業網點、機關單位、學校醫院、交通樞紐停車位短缺的問題。 但有關部門表示,即使這樣做,仍然很難解決需求,而且占路停車不僅影響了道路的暢通及交通安全,一旦發生火災險情,消防車根本無法通過。許多胡同、小區完全沒有考慮停車安全問題,其擁擠程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小區停車問題日趨嚴重 剛買了新車的張先生正在為車位犯愁。今年他在南三環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由于購房時沒有買車的打算,因此沒太在意小區里停車位的數量。買了新車后他才發現,小區里已經沒有停車位,詢問小區物業公司后才知道,所有停車位都已經出租了,只要租賃者不在車位租賃合同期滿時停止租賃,張先生就無法在小區內找到停車位。 張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內像他這樣“有車無位”的業主已經有十多個。現在他們的車有的是停在小區外,有的則只能停在一個離他們小區不遠的收費停車場。“沒有辦法,總不能停在大馬路上吧。”張先生一臉無奈地說。 目前,像張先生這樣為車位郁悶的人越來越多。據北京金地停車場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鄧明介紹,現行的北京居住小區停車位配套規定明確規定,普通住宅及經濟適用房在三環路以外(包括舊區改造和零星加建的住宅)地區的,車位設置標準為1∶0.5,即每千戶500個;中高檔商品住宅按每戶1個車位標準設置;高檔公寓和別墅按每戶1.3個車位標準設置。按照這個規定,只有少數小區達到標準,多數新建小區車位配置都嚴重不足。與此配套指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私家車的不斷飆升,據有關部門數據顯示,北京現有機動車220萬輛,其中私車128萬輛,每年新增機動車27萬輛左右。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徐成峰向記者表示,在私家車數量猛增的情況下,一些新建樓盤的車位數量與實際的需求已開始脫節,尤其是一些小戶型的項目,停車位緊缺的問題比較嚴重。一些小區因為車位不足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車位不足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不但舊小區存在,新的小區一樣嚴重,已經成為北京住宅小區物管工作中十分嚴重的問題。 六大問題困擾北京停車市場 停車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專家認為,目前,北京市停車市場主要存在六方面問題: 一是路邊停車泛濫。北京設立了許多路邊停車點,這不僅加重了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的矛盾,而且與“促進路外設施發展,逐步減少路內停車”的長遠目標不相適應,嚴重干擾了動態交通。經統計,北京市內白天有1/3的停車占用道路面積,夜晚有100萬輛左右的機動車沒有合法車位。 二是停車場發展戰略與政策的滯后。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停車行業發展與政策未能及時做出調整,由于政策滯后,無法吸引和籌集停車場的建設資金。目前,停車場所的管理缺乏專業性的規劃指導,現有停車場利用效率極不平衡。 三是收費標準不合理。現行的收費標準沒有留出利用經濟手段加速車輛流轉以提高停車場利用率的余地。北京市的地下停車場總體收費標準高于地面停車場,導致地面停車擁擠、地下無車停放的局面。北京市物價局2002年4月曾召開停車場收費標準調整價格聽證會,通過了停車價格的調整方案,新的標準大幅度提高了地面停車的收費,相對緩解了地面停車場的供需矛盾,促進了地下停車場的利用。但地面停車價格仍比地下停車便宜許多,在有地面停車位的情況下,地下停車就會無人問津。 另外,計時方式的不合理,也是造成停車位周轉率低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內地上停車場每個停車泊位平均日周轉率為3輛次,長時間的占用車位造成了停車場地的緊張。在停車高峰時平均每6輛車才擁有一個停車位(包括地上、地下停車位),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占道停車、無序停車的現象。 四是停車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業規范。形形色色的停車場公司、物業公司紛紛涉足停車行業,有些公司只以盈利為目的,采取不科學、不負責任甚至是非法的手段來經營或建設停車場,造成停車行業的混亂,這包括小區內的亂停亂放問題嚴重;停車管理者隨意設置路邊停車位;已有的配建停車設施被挪作它用;已建成的專用停車場缺少標志引導,使用效率低下;建有公共停車場的商業中心缺少停車誘導系統,不能引導司機們進入尚有空余車位的停車場所,使公共停車場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停車管理以人工管理為主,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等現象。 五是保險業沒有涉足停車行業。目前,停車場的經營者很少有為其經營的停車場投保的,保險公司也很少有針對停車問題的保險條款。停車保管和物品丟失造成的民事糾紛不斷,使消費者的停車利益和經營者的利益都沒有保障。 六是停車場所的建設長期以來都是政府補貼項目,建設停車場的資金較高,資金回收周期長。由于停車場所在市場經濟中還沒有作為商品,所以投資回收難,土地價格得不到體現。立體停車是解決停車位缺少的一個有效辦法,但立體停車樓(庫)的建設投資更加巨大,建幾百個車位的停車樓(庫)就需要上億元資金。按現行收費標準,建停車樓(庫)的投資要四五十年才能收回,因此開發商不愿投資建停車場,致使開發、經營專門停車場所的市場無法形成,專門的停車場所增長速度緩慢。 一方面是停車管理秩序的混亂,另一方面求大于供的停車場現狀。北京停車產業的建設為什么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境界呢?有關專家說,其實城市停車管理、停車場建設發展滯后等問題早已進入了管理部門的視線。但是,多年來,中國多部門管理的游戲規則,使責任界限一直不明。例如建停車場,不是一家說了算的,建設部、規劃委等哪個環節的脫節都有可能使停車場“夭折”。但現在這些矛盾還無法避免。采訪過程中,很多主管部門都以“不歸自己管轄”為由拒絕采訪。到底這個行業由誰管理,至今沒有單位明確答復。一位知情的專家告訴記者“停車管理對政府來說目前是個‘敏感話題’。目前政府在對停車產業專門的管理以及合理的經營方式、政策引導和發展規劃做進一步的調整,時機成熟后自然會對市民有所交待。” 為此專家建議: 促進停車產業化。中國的停車行業剛剛起步,私人轎車擁有量每年正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年均新增停車位300萬個左右,停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停車場所的建設是一個獨立的產業,包括項目選址、籌備資金、設計造型、選擇設備等。產業發展得好,就能活躍市場,加快建設。因此,應把停車作為產業,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從而加快停車行業的發展。 利用政策扶持、鼓勵民間投資。采取多元化投資體制促進停車場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停車設施的民營化,將停車場所的建設與經營管理交給民間團體或個人負責,以促進城市設施發展的良性循環。 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建議政府采取對停車市場干預的方法,加快停車行業發展的進程,通過合理的提高停車收費,制定、執行停車設施建設的優惠政策來加強對市場的引導。政府部門出臺適應當前形勢的建設、管理停車場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管理能夠做到有法可依。 逐步減少路邊停車,有力分流地面停車。道路是動態交通的主要場所,利用道路停車是不經濟的。路邊停車帶的設置,應以該地區路外停車位不足為前提,并應視道路寬度及交通狀況來規劃設置。城市干道嚴禁設置路邊停車位,路邊停車場應隨附近專門停車場的增設逐步予以廢止,以保持道路原有的功能。同時,要從根本上改變停車狀況,使地面停車比地下停車費用高,有力分流地面停車。路邊停車應采用累進收費方法,培養人們科學合理的停車行為習慣,確保路邊和專門停車場的功能明確。(本報記者 洛濤 宋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