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誰來搶食上海圖書100億零售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2日 11:55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統計顯示,2003年上海書業市場純銷售額達到23億元。業內人士估計,如果國營書店和民營書店能互促共進,若干年后,上海書業市場能達到100億

  民營書店銷售火爆,很大一個原因是它的進貨渠道靈活:除了傳統的國營出版社,也進很多民營書業“自己出版”的書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但這只是“業內皆知的秘密”———由于書號的壟斷,民營書業在現階段還沒有獨立出書的權利,而只能以工作室的名義與國營出版社合作出書

    書業出版市場仍在醞釀變局

  年年舉辦的上海書展,今年有了新氣象。7月28日開幕的2004年上海書展,除了首次向市民開放以外,更有民營書業首次以“準出版者”的名義公開賣書,改變了以往在書展上只能訂書的情況。

  這個新情況,預示著民營書業正向這一領域最后的國營堡壘———出版業沖擊。

  面對民營的努力,國營書店也在改善自身的不足,以往“一地新華管一地”的情況正在被改變。浙江新華和江蘇新華紛紛攜手民營資本進入上海。

  長三角的新華書店已經有了連鎖經營之勢,民營書業也在蓬勃發展。這種互促,正是做大上海書業市場的契機。

    民營書業首次展會賣書

  7月28日是上海書展開幕的第一天,本就金碧輝煌的上海展覽中心,在大紅條幅的映襯下更顯得喜氣洋洋,一些民營書業公司打出的條幅在風中颯颯有聲,頗有聲勢。

  這次書展分五個展區,除了中心展區的新華集團,還有各大學出版社展區等,其中一個展區就叫作民營書業館。

  一向只能來這種場合充當買家、向出版社訂書的民營書業,此次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擺開合作出版的圖書,接受新華或其他發行公司的訂貨。

  相對于外面的毒日頭,展館內強勁的中央空調制造了酷暑中的小陽春。而這次書展給予民營書業首次公開賣書的機會,無疑是讓它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展會上,一家民營圖書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他們拿來參展的書,都是自己做的;盡管公開賣書是首次,但近年來私下一直接受各家發行公司的訂貨,業內已經做出聲望。

  至于當天的收獲,他們表示,除了一些民營發行公司來訂貨,來參展的各地新華書店也向它們下了訂單。雖然目前民營圖書公司在出版界的身份未明,但只要推出的是好書,總會有人欣賞。

  記者隨手翻閱架子上的書,看到了一批曾經叱咤風云的暢銷書,如窮爸爸與富爸爸系列、誰動了我的奶酪系列、自助游系列等,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這都是他們的子公司策劃出版的。

  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授權下,上海市書刊發行業協會承辦了本次書展中民營書業館的布展活動。該協會會長張金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民營館有1000多平方米,參展單位近60家,規模不算很大,但從無到有,代表了改革的方向。

  民營書業此次的全新亮相給人以強烈的信號:民營資本將全方位地加入書業。

  張金福告訴記者,國家已經宣布,要對除了人民出版社和古籍等專業出版社以外的出版社進行股份制改革。這樣一來,注資的不可能全是國有資本,必然會有民營書業的投入。一旦民營資本也成了出版社的老板,它出書的權利就不可能再被限制。

  百家出版社副總編姜逸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十年前,民營書商是用和做其他生意一樣的方式來做,F在業務、編審、發行等領域很多專業人士進入,借鑒國外先進的模式做書業,做法越來越強勢,內容強而有特色。民營勢力逐漸增強。

  而且民營書業較之國有更有效率。從體制上說,民營書業公司架構更為合理;從選題上來說,民營書業能抓住市場上最暢銷的來做。

  在姜逸青看來,現在很多出版社壓庫嚴重,慘淡經營。書籍賣不出去,就得依靠書商。這就促使出版社和書商接近。書商關心銷路的動機使得關心內容成為必然。于是書商以工作室的名義與出版社合作,其實是自己做書。被出版社壟斷的書號只需花很少的錢,成本很低。通過自己組稿編輯,產品更能適銷對路。書商打“擦邊球”的這種趨勢是堵不住的。

  受邀參加此次上海書展民營館活動的季風圖書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搏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的合作出版,遲早要公開。

  嚴搏非認為,民營書業分為三部分:出版、批發和零售。批發和零售合稱為分銷。就這一塊業務來講,國家已經放開,進入競爭階段,民營書商從事這方面的經營是公開合法的。沒有放開的領域是出版這一塊,目前基本處于“灰色”地帶,民營書業已經介入了很多年,而且應該說已經介入得很深,但是從2003年起才越來越公開化。而這次,幾乎就是完全公開化了。這與國家放出風聲要對國有出版社進行股份制改革密切相關。

  民營書業還需闖關

  盡管這次民營書業參展,預示了它向出版業滲透終將合法化,并且由于民營“自產”的書可能更好銷,所以如果放開,對銷售市場也會有巨大的影響,但對于做大100億零售市場的影響還是間接的。

  張金福預測的100億的書業零售市場,主戰場還是在分銷領域。盡管該領域民營已經獲得國家允許,進入競爭階段,但民營書業在此領域還是面臨很多問題。

  嚴搏非認為,首先是利潤很薄。據張金福介紹,通常一本書出版社成本在書價的35%到40%,加10%管理費,10%利潤,再到發行科,加10%或者8%的發行費用,到了分銷商手里已經是書價的63%上下,如果再讓利讀者促銷,給予適當的折扣,書店就幾乎無利可圖。這也是很多民營書業努力向出版業滲透的原因。

  這種情況下,如果暢銷書能隨市場調整價格,也能提高書店的收益率。但書籍實行凈價制度,賣多少錢都寫在書上,不是書店定的,而是出版社定的。這就導致成本難以控制,租金貴的地段難以開書店。嚴搏非如是說。

  更讓民營書商泄氣的是,與國營書店相比,新華書店的很多房屋設施都是國家出錢建設,這就較民營書業有很大的優勢,F在情況雖然有些變化,但是新華書店可以拿到銀行的貸款,民營書業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嚴搏非補充到。

  面對這些關口,張金福開了張藥方:有雄心的大型民營書商,干脆看準時機進入出版業,把出版利潤也納入囊中;如果還是專心做分銷,就要定位明確。

    張金福舉了滬上幾家著名的民營書店為例。

  像季風,它就是定位給乘地鐵上下班的白領看,所以它的店面大都在地鐵附近,能讓目標消費群注意到;出售的書以社科和人文為主,再選擇一些專業書里的精品以及一些流行、時尚的書,使它能吸引固定的白領客戶,創出了很好的口碑。

  而走專業化路線也能成為民營書店的優勢。張金福退休前曾任上海新華書店的總經理,深知國營書店的一些痼疾,他表示,新華書店網點多,面積大,但因為做配送,往往千店一面,毫無個性,讀者進入書店,看上去什么書都有,但要尋找某本特定的書,就挑花眼也找不到,反不如特色小書店。

  張金福認為,書店要發展,一定要有個性,比如做婦女書店,專門賣一些服飾、美容和化妝品的書籍,生意應該不會差。當然這中間有個問題,那就是收集這些品種也不容易。但專業的優勢就是,買這類書顧客就會想到這個書店,比如鹿鳴和企鵝書店,就做了這類書店的排頭兵,專賣中檔學術書,在學界很有口碑,有固定的主顧。

    國營書業聯手民營

  在民營書業進軍出版的疾風勁吹之下,國營書業也開始動作起來。張金福介紹,上海市場的國營書店一向比較強勢,近年,浙江新華和江蘇新華也紛紛與民營聯手進軍上海,布局長三角,準備做大這個市場。以往“一地新華管一地”的情況正在悄悄改變。

  2003年11月中旬,中國第一家跨省圖書連鎖書店———博庫書城江蘇徐州書城在熱烈的鼓樂聲中開業。它是由浙江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博庫書城有限公司與民營徐州金地商都商貿有限公司合資共建,營業面積5000多平方米。該書城由金地商貿公司控股,占總股本的51%,浙江省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占49%,它們由集團公司100%供配貨,并提供所有的技術、管理和行業資源支持。

  徐州書城開業第一天即銷售4.5萬元,周六、日兩天的銷售分別近8萬元。首次“吃螃蟹”的浙江新華顯然意猶未盡,據可靠消息,今年10月,它又將攜手宋城集團準備在上海的宜山路開設一家大型書店。

  浙江新華書店總經理周立偉此前就曾表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試驗,找到新華書店在體制改革和機制轉變之后、在完全脫離了教材之后、在從事業單位完全改為企業單位之后、在經營完全市場化后的一種盈利模式。找到這種模式之后,再根據各地的情況及與合作方的洽談情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因為迄今為止,中國書業連鎖經營少有真正盈利的。既然是市場化、商業化,盈利與否便成了書業連鎖經營成功與否的惟一標桿。形成一種真正的盈利模式,這才是最重要的。

  周立偉承認,在省外建大書城實現盈利,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具有極大的挑戰性。當然,他很有信心。

  而作為中國發行企業龍頭老大的江蘇新華發行集團也不甘人后,開始發力上海市場。在今年5月廣西桂林舉辦的全國書市上,與民營上海英特頌公司一拍即合,合資組建了“上海萬卷新華圖書有限公司”。

  據悉,投資雙方達成合作事宜是源于雙方均有雄厚的資金和品牌優勢。江蘇新華發行集團凈資產19.67億元,2003年圖書銷售總額達67.12億元。上海英特頌公司系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全國首批出版物總發行民營企業,注冊資本2000萬元,管理團隊均為業內資深人士,具有較強的民營渠道整合能力。

  對于這家公司的成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曾表示,作為中國發行企業龍頭老大的江蘇新華發行集團能夠放下國有企業的架子,主動與其他發行渠道合資合作,是非常值得慶賀的。

  柳斌杰還表示,在我們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把出版物的市場逐步開放,要與國外的圖書發行市場接軌,引進外資改造我們的發行機制。通過三年的準備,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跨所有制、跨地區、跨行業建立我們的市場發行機制。要用跨所有制來打破單一的國營壟斷經營的格局;要用跨地區經營,打破地區封鎖;要用跨行業經營,打破行業的壟斷。要造就真正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繁榮、健康的出版物市場。

  而各地新華積極與民營合作做大市場,可以看出正在為出版市場的最后開放作準備。國有與民營的合作在長三角書業的連鎖經營已經初露端倪,至于各地紛紛看好上海,將這個市場在上海做到100億的零銷售,也不見得只是個夢想。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圖書零售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是刀郎》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