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解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6日 08:05 中國質量報 | |||||||||
校服 紡織產品在印染和后整理過程中要加入各種染料、助劑等整理劑,這些整理劑中或多或少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當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上并達到一定量時,就會對人們的皮膚乃至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為了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在《學生校服通用技術要求》中對這些有害物質進行了限制。涉及的幾個性能安全指標包括: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
甲醛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能溶于水和醇中,通常35%~40%的甲醛溶液稱之為“福爾馬林”,用來浸泡病理切片及人體和動物標本,具有防腐作用。甲醛對于生物細胞的原生質是一種毒性物質,它可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結合,改變蛋白質結構并將其凝固。甲醛會對人體呼吸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刺激,引發(fā)呼吸道炎和皮膚炎。此外,甲醛對皮膚也是多種過敏癥的引發(fā)劑,它會導致過敏反應,使人發(fā)癢,重癥者組織凝固壞死。如果直接刺激眼睛,則可能導致炎癥、流淚。長時間呼吸含有甲醛的空氣還可能導致鼻喉炎癥、失眠、喪失記憶等。 紡織品中為什么會有甲醛呢?在紡織生產中,為了改善織物的性能,提升附加值,在后整理時常加入一些助劑。甲醛作為纖維素樹脂整理的常用交聯(lián)劑,廣泛應用于純紡或混紡產品中,從而賦予紡織品防縮、抗皺、免燙和易去污等功能。后整理完成后還會有殘余甲醛,后整理使用的樹脂種類和方法都將影響殘余量。含甲醛的紡織品在穿著或使用過程中,部分未交聯(lián)的或水解產生的游離甲醛會釋放出來,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近年來,有關甲醛造成生活環(huán)境嚴重污染的報道不斷見諸媒體。有人甚至說,甲醛是當今居家生活中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這就形成了甲醛特有的防縮防皺等功能與其毒害性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既要實現(xiàn)織物的理想效果,又不能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在不能徹底放棄使用含有甲醛助劑的情況下,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標準。 在本標準中,甲醛含量的限定為:春夏裝(直接接觸皮膚類)≤75mg/kg;秋冬裝(非直接接觸皮膚類)≤300mg/kg。 如何控制甲醛含量?作為生產廠家應懂得各種整理劑的性能,選用低甲醛和無甲醛的樹脂整理劑;作為質檢部門,應加強檢查的力度,嚴禁不合格產品流出廠;作為消費者,可利用甲醛的水溶性和揮發(fā)性,對新購服裝進行正確的洗滌和晾曬,有效降低甲醛含量。通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和預防,紡織品中的甲醛含量會降到最低,大大減少對人體的危害。pH值 紡織品的pH值指的是紡織品的酸堿性。人體的皮膚表面呈弱酸性,以保證常駐菌的平衡,防止致病菌的侵入,因此紡織品的pH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間有利于對人體的保護。此外,紡織品若處于較強的酸性或堿性條件下,不僅容易受損,而且會刺激皮膚。本標準中pH值限定為4.0~7.5。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指的是染料在紡織品上的固色程度。色牢度的高低,一方面影響著服裝的穿著適用性,試想,誰愿意自己新購的服裝掉色或沾色呢?另一方面影響著安全性。紡織品染色牢度不佳時,染料會從紡織品轉移到人的皮膚上,在細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成為人體病變的誘發(fā)因素。本標準選擇4種色牢度指標作為監(jiān)控內容,分別為耐洗、耐汗?jié)n(酸性/堿性)、耐摩擦(干/濕)和耐光色牢度,規(guī)定最低不得低于3級。色牢度的高低與染料和固色劑的選擇有很大關系,不同的原料應選擇不同的染料。廠家應嚴把選料關,以做出合格的產品。有害和過敏染料1.禁用偶氮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條件下會還原出某些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紡織品服裝使用含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之后,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染料可能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這些染料在人體的正常代謝所產生的生化反應條件下,可能發(fā)生還原反應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經過活化作用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fā)癌癥。2.致癌染料致癌染料是指未經還原等化學變化即能誘發(fā)人體癌變的染料。3.致敏染料致敏染料是指某些會引起人體皮膚、黏膜或呼吸道過敏的染料。它很容易從纖維泳移到皮膚,對人體造成傷害。這些染料在紡織品中絕對禁用。以上是《學生校服通用技術要求》標準中為保證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所做的性能安全指標的控制。這些指標的控制是與“綠色消費”、“綠色革命”相適應的,也是與將于2005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強制性標準《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要求》相吻合的,必須嚴格執(zhí)行。(郭榮田呂瑞玲劉曉花)太陽鏡QB2457-1999《太陽鏡》1999年10月14日發(fā)布,2000年9月1日實施。標準參照美國標準ANSIZ80.3制定,主要技術指標有:頂焦度偏差太陽鏡的標稱頂焦度值應為0.00D,鏡片制造時的偏差或鏡片與鏡架的裝配不符,都有可能產生頂焦度的偏差(即帶有或正或負的頂焦度),若超出一定范圍,則配戴者可能會感到視物變形,嚴重的則會影響配戴者的視力健康。對應于GB10810《眼鏡鏡片》國家標準要求,其球鏡頂焦度允差為±0.08D,柱鏡頂焦度允差為±0.06D。棱鏡度太陽鏡的棱鏡度應為0.00Δ。若鏡片具有棱鏡度,則會產生視物移焦,若超過標準允許的范圍,則可能導致雙眼視物不能合一,或產生高低的不平衡,加劇配戴者的眼肌及視神經無序地調節(jié),嚴重的還會導致神經調節(jié)紊亂或產生斜視等。根據GB10810要求,其棱鏡度允差為0.25Δ。光透射比對于淺色太陽鏡,其光透射比應>40%;對于遮陽鏡,其光透射比的范圍為8%~40%。光透射比項目是太陽鏡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現(xiàn)行標準按此功能分為3類:遮陽鏡、淺色太陽鏡和特殊用途太陽鏡,而歐洲標準和國際標準則將其細分為5類。類別不同,太陽鏡的用途截然不同。平均透射比(紫外光譜區(qū))平均透射比在量值上是鏡片在紫外光譜區(qū)間對紫外射線的平均透射比,在標準中規(guī)定:在315nm~380nm的UVA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A應≤τV;在290nm~315nm的UVB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B應≤0.5τV。此外,在UVB波段,淺色太陽鏡的平均透射比應≤30%,遮陽鏡的平均透射比應≤5%。當太陽鏡滿足此項要求,就達到了防護的最基本要求,即在擋住強光的同時又沒有增加對紫外光的接受量,該太陽鏡是無害的。戴上太陽鏡,會降低進入人眼光通量,致使配戴者瞳孔增大,在同等外界條件下,如果太陽鏡不能阻擋相應量的紫外光,人眼將接受比不戴太陽鏡時更多的紫外光。不是所有的太陽鏡都有防紫外功能,有防紫外功能的太陽鏡,一般有以下幾種明示方式:標注“UV400”:這表示鏡片對紫外線的截止波長為400nm,即其在波長(λ)400nm以下的光譜透射比的最大值τmax(λ)不大于2%;標注“UV”、“防紫外”:這表示鏡片對紫外線的截止波長為380nm,即其在波長(λ)380nm以下的光譜透射比的最大值τmax(λ)不大于2%;標注“100%UV吸收”:這表示鏡片對紫外線具有100%吸收的功能,即其在紫外區(qū)間的平均透射比不大于0.5%。達到上述要求的太陽鏡,才是真正意義上對紫外線有防護功能的太陽鏡。防紫外性能是太陽鏡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副太陽鏡是否具有防紫外的功能,我們無法用肉眼辨別,我國現(xiàn)行的產品標準對紫外性能只有基本要求,即對配戴者無害。防護功能主要由生產企業(yè)作出明示承諾,但并不是所有的太陽鏡產品都有防紫外功能。消費者要識別產品是否具有防紫外功能,只能把廠方對產品的明示承諾作為惟一的參考。許多廠商標明了某些特殊的防紫外功能,這些明示本身就是一種保證,也應該是一種“標準要求”,更應該保障消費者在特殊的場合使用這種有明示擔保的太陽鏡的安全性。(張尼尼) 作者:佚名 。▉碓矗罕菊驹瓌(chu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