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刷卡手續費之爭仍無結果 部分商場已恢復刷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5日 12:1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相關專題: 見習記者 劉偉 深圳報道 6月4日,深圳明潤、國美、百佳等商場已經恢復刷卡,部分仍以“維護系統”而暫停刷卡的商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周也將恢復刷卡。 6月2日下午4時,深圳市民中心。 深圳零售業協會和深圳銀行業同業公會再次坐到了談判桌前。談判的議題,仍是關于銀行卡消費手續費率的重新確認。 “和5月20日的談判一樣,沒有結果!”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 同一天,深圳新一佳、萬佳、國美電器等部分商家已在門口貼出“因系統維修,暫停使用所有銀行卡”的統一告示牌。 深圳46家零售商家與深圳17家國內銀行間的“刷卡手續費風波”已持續3個多月,目前仍無任何實質性進展。 雙方談判底價 深圳是刷卡者的樂園。 據深圳零售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03年深圳市民持銀行卡刷卡消費額約165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135%,大大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刷卡消費的比例在百貨業已達20%,在家電業比例更是高達30%-70%。 但喜人數字的背后不都是笑臉。“賣一臺1000元左右的電視機,我們的毛利只有幾十元,卻要交10元的刷卡費。”商家為此叫苦不迭。 在深圳,銀行對零售業企業一直實行1%的刷卡手續費費率。然而,在零售行大多數企業的毛利率不超5%的情況下,1%的刷卡費率成為利潤的一大負項,一些商場的利潤甚至還不夠支付給銀行方面的費用。 因此,才有了46家知名商家聯合抵制刷卡的風波。 “此前我們已經與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進行了6輪協商,但都沒有結果。”深圳零售商業協會秘書長花濤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由于6月2日的談判內容絕對保密,但記者向一位知情人士了解到,“此次談判內容和5月20日沒什么區別,只是銀行方面態度稍有緩和”。 會談中,零售業協會提出條件,從6月1日起,刷卡手續費在原有基礎上降低0.5個百分點,同時根據刷卡消費額的增長,及時按比例降低手續費率的百分點。 而銀行方面的回應是:可以考慮在深圳市2003年165億元的刷卡總量的基礎上,如果今年的刷卡消費額增幅超過60%,可將費率打九折;如果增幅達到100%,可打八折。 雙方的條件相去甚遠,隨后商家宣布,6月2日和3日聯合停止刷卡。而銀行則拒絕表態,但據知情人透露,“銀行態度始終很強硬”。 其實早在深圳的零售企業“群起反抗”之前,其他城市已有企業“揭竿而起”,對過高的刷卡收費說“不”。 2003年12月18日,上海最大的家電銷售商上海永樂電器,宣布把周二定為“謝絕刷卡日”,以此向銀行施壓,希冀能換來費率的降低。 與此同時,成都國美宣布旗下六家連鎖店同時停止刷卡結算的交易方式,并把刷卡機器交還當地銀行,一律使用現金支付。為了避免因此而開罪消費者,甚至特地配備了保安和專車,接送顧客取現。 1%之爭 為了證明降低刷卡費率要求的合理性,零售業協會做了大量的數據收集和統計。 “家電商場利潤率不到1%,超市利潤率1%-2%,百貨業是2%-5%。”與此相對,刷卡費率1%,確實顯得有些晃眼。 深圳國美的有關負責人士向記者介紹,2003年深圳國美旗下各家連鎖店共向銀行及銀聯繳納380萬元刷卡手續費,“占到了毛利的16%”。 “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一位負責人說,“去年刷卡消費占40%左右,今年為80%以上,按照現在的手續費率,今年我們要支付的金額將接近800萬元。” 2003年深圳刷卡消費額增幅135%的數字,意味著銀行方面收取的手續費同步增長了135%。但與此同時,商家的銷售總額僅增長了16.2%,只及刷卡消費額增幅的九分之一。 這就是說,隨著刷卡消費的普及,銀行從中所獲收益遠大于商家,商家因此所支付的手續費的增幅也遠高于其營業收入的增幅,由此不難理解,商家為何對刷卡消費如此抵觸。 另據深圳零售業協會的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商家安裝POS機時向銀聯交納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押金,并要繳納平均360元/臺的維護費,承擔所有的通訊費。而據銀行人士透露,一臺POS機本身不過一兩千元。零售企業認定自己實際上承擔了部分的設備投入和維護費用,加劇了不公平。 但是,銀行也似乎是滿肚子的苦水。“目前銀行卡業務都在虧損,如果輕易降低手續費,銀行的虧損面勢必擴大。”談判中,三家最大的發卡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出示了自己的手續費業務的情況。 “再加上人工、水電、房租的成本,費率沒有下調的空間。”三大行的與會代表均作此表示。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秘書長李亞文認為,刷卡費率下降到0.5%是不能接受的。 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銀行卡跨行交易收費辦法和標準規定,1%的收費其中0.7%歸發卡行,0.1%歸銀聯,另0.2%則屬于收單行(安裝POS機的銀行)。 “據我所知,發卡銀行的成本大概是0.7%-0.8%,如果降低0.5%的手續費率,一定虧本。”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說。 雙方為了力證自己立場的合理性,都收集了全國其他城市的刷卡收費情況,但有趣的是,數據竟“各成一體”。 根據深圳零售業協會的調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零售企業刷卡消費手續費率已調低至0.5%;但據深圳銀行業同業公會的數據顯示,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的費率基本在0.5%-2%之間,深圳只相當于平均水平。 “在零售業方面,銀行的確沒有利潤,銀行擔心的,是酒店、房地產、汽車等行業也最終仿效零售業的做法。”一位了解內幕的知情人透露,“這些行業才是銀行收入的大頭。” 談判中,有商家對銀聯也提出了質疑,建議引入其他類似深圳銀聯的機構,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提供同樣服務。 對此,有金融專家表示,手續費費率是由各銀行協商確定,由物價局核定,銀聯只是執行機構和結算平臺,手續費經由銀聯系統統一代收后再根據規定分配給各發卡銀行和收單銀行,所以大家將矛盾集中在銀聯方面“并不合理”。 “拒絕”不能到底 談判雖然屢屢破裂,但雙方都表示,刷卡消費是大勢所趨,將本著最大的誠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找到恰當的利潤分配平衡點,共同促進刷卡消費的長足發展。 6月4日,大部分商家已經恢復了刷卡,記者在深圳市零售業協會處得知,“下一步商家的行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措施”。 據深圳零售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深圳有20萬個商業網點,而目前刷卡網點只占商業網點的2%左右,手續費標準是影響商家開展此項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圳市貿工局有關人士認為,如果降低了手續費標準,讓更多的商家開展刷卡服務,總的“蛋糕”做大了,銀行方面的收益也會增加。 銀行和零售商對刷卡消費對于對方的重要性都有“深刻”的認識,但似乎惟獨缺乏自我審視的意愿。刷卡消費存在的理由,就在于銀行、商家以及消費者之間合理的利益分配,任何“損人利己”的舉措都將埋葬刷卡消費的存續空間。 金融行業的一位資深人士指出,刷卡消費的手續費最終將由消費者來承擔。羊毛出在羊身上,銀聯通過商家收取手續費,商家勢必會將這筆手續費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有商家代表曾坦言,實在無法解決,就只能由消費者來負擔。記者從上海一位同行了解到,在上海已經有商家把手機定出了“現金價”和“刷卡價”,兩者相差1%-2%。而深圳的部分商家也在考慮。 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的吳小姐說,她經常刷卡消費,她認為,無論如何收費,但商家“拒絕刷卡”的行為,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漠視,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主任國世平教授說,在一個商業社會中,誰都不是局外人。商業利益要通過商業機制來均衡,理性博弈,多方共贏。不希望運行良好的刷卡消費制度因為無知、傲慢和非理性的利益之爭,而在深圳這個中國最成熟的市場經濟體中遭遇尷尬。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