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生活 > 警惕牛奶中的抗生素 > 正文
 

抗生素濫用 我們無處可逃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01日 23:19 新民周刊

  撰稿/汪偉

  抗生素專家張永信教授說,“我越來越心虛,因為我們武器庫里的武器已經越來越少。”這位擔任上海華山醫院黨委書記的醫生憂心忡忡:因為曠日持久的濫用,曾經是治療細菌感染“靈丹妙藥”的抗生素,越來越多地失效,這意味也許不久的將來,罹患細菌感染的中國人,將面臨無藥可用的境地。

  細菌感染曾是人類第一死因,漫長的黑暗時代后,抗生素的發明帶給了人類希望之光。從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霉素發明到今日,不過60多年的時間。現在,希望的火種正日益暗淡,如果不解決抗生素濫用的問題,等待人類的將是下一次黑暗。

  什么是抗生素濫用?

  醫學界流行一句話說,在美國買槍很容易,但買抗生素卻很難。而中國正好相反。世界軍醫會議召開期間,美國陸軍衛生部長問我國的一位博士,聽說第三代頭孢在中國誰都可以買,到處可以開,是這樣嗎?在美國這是不可能的。美國對抗菌藥物控制很嚴格,定期考核醫生的抗菌藥知識,不及格者將停止其處方權。

  目前,中國的門診感冒患者約有75%應用抗生素,外科手術則高達95%。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住院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率高達80%,其中使用廣譜抗生素和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占58%,遠遠高于30%的國際水平。

  專家說,凡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抗生素,都屬于抗生素濫用。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院每年銷售收入排序前3位的藥物均為抗生素。2001年,15種最暢銷的藥物中抗生素藥品就占了11種。此外,靜脈注射已經成了濫用抗生素的新途徑。每天1000個呼吸道感染的門診患者里,有將近2/3會接受靜脈注射治療。兒科醫院靜脈應用抗生素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1996年注射用抗生素消耗金額占全部抗生素消耗金額的比例為46.7%,而2001年上升到53.6%。

  據統計,僅超前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全國一年就多花費7億多元。

  抗生素與病菌耐藥性的賽跑

  1928年的一次醫學實驗中,一個葡萄球菌培養基受到了一種霉的污染。試驗者弗萊明注意到,霉周圍的細菌消失了。他斷定這種霉生產了某種抑制葡萄球菌生長的物質,并將這種物質命名為青霉素。在他的啟發下,英國醫學家弗洛里和錢恩提純了青霉素,先后給實驗室動物和病人試用,證明青霉素對細菌感染有驚人療效。三人因此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青霉素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戰爭傷員,揭開了抗生素家族救苦救難的開端,人類平均壽命因此增加10歲。醫學史上,很多細菌感染曾是無藥可治的絕癥,造成了難以計數的人類死亡。到1980年代,隨著品種眾多、價格低廉的抗生素廣泛隨意地使用在醫學和其他領域,醫學界人士樂觀地認為,抗生素已經徹底解決了細菌感染的問題。

  然而不到10年時間,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使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了耐藥性,醫生們發現,原來有特效的抗生素對耐藥菌的作用越來越小。每一種抗生素投入使用,沒有被殺滅的細菌會迅速產生對這一抗生素的抗體,成為耐藥菌。如綠膿桿菌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類藥物的進入;結核桿菌通過改變體內蛋白質結構阻止抗生素與其結合;更有甚者,有的革蘭氏陰性菌可以主動出擊,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藥物。這種耐藥性既能橫向被其他細菌所獲得,也能縱向遺傳給后代。

  從細菌的耐藥發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種新的抗生素出現以后,就有一批耐藥菌株出現。醫學工作者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而一代耐藥菌的產生只要2年的時間,抗生素的研制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

  于是醫生一邊加大用藥劑量,研究者一邊研究新藥。更先進的抗生素不斷發明,細菌的耐藥性同時飛快增強。一場抗生素和細菌耐藥性的賽跑始終在進行著。

  這場賽跑的勝者是誰,現在難以預料,但現在的情況并不樂觀。在被稱為抗生素“黃金時代”的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為700萬,而這一數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萬。美國1982至1992年間死于傳染性疾病的人數上升了40%,死于敗血癥的人數上升了89%。造成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耐藥菌帶來的用藥困難。臨床上很多這樣的現象:由于耐藥菌引起感染,抗生素無法控制,最終導致病人死亡。

  耐藥菌的發展速度令人觸目驚心。20年代,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鏈球菌。而到了90年代,產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腸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鏈球菌、真菌等多種耐藥菌。大量耐藥菌的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導致病菌感染的機會越來越多,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費用越來越高。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鏈球菌,過去對青霉素、紅霉素、磺胺等藥品都很敏感,現在幾乎“刀槍不入”。綠膿桿菌對氨芐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種抗生素的耐藥性達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對西力欣、復達欣等16種高檔抗生素的耐藥性高達52%-100%。

  上海已經是中國細菌耐藥性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中,80%已經產生了對青霉素G的耐藥性。一些藥品的有效率已經跌到了20%。在一些地方,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的有效率只有30%。

  以對甲氧西林耐藥的葡萄球菌(MRSA)為例,80年代初,95%有效,沒過5年,1985年,有效率一下子下降了20%,到1996年,72%無效,現在基本沒用。20年前抗菌藥環丙沙星開始在臨床上應用,當時被證明是副作用小、治療效果好的藥品,而現在環丙沙星幾乎對60%以上的病人失去了作用。某些時候,除萬古霉素外,這些葡萄球菌已經無藥可治。但是在1992年,美國首次發現了可對萬古霉素產生耐藥性的MRSA,醫生幾乎無藥可用。

  張永信說,二戰中,幾十到100單位的青霉素挽救了無數傷員的生命,病員的小便還能回收青霉素,相同病情,現在幾百萬單位的青霉素也沒有效果。也許有一天,曾經用青霉素一針見效的病癥,將會重新變成抗生素發明出來之前那樣的絕癥。

  張永信關于中國細菌耐性的研究文章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后,外國醫生表示難以置信:中國的細菌有那么厲害嗎?

  有遠見的醫學界人士擔心,有朝一日病菌耐藥性“進化”速度超過抗生素的研制速度,我們又將回到抗生素誕生前的黑暗歲月。

  “潔身自好”有用嗎?

  2003年12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新一期《藥品不良反應通告》中,通報了環丙沙星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阿米卡星注射液、林可霉素注射液4種抗菌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

  國家職能部門和醫生為什么要為抗生素濫用憂心忡忡?

  有一組數字,或許能說明問題:每年有20萬中國人死于藥物不良反應,其中,因抗生素濫用造成的死亡要占到40%。中國三分之一的殘疾人屬于聽力殘疾,而60%到80%的致聾原因與使用抗生素有關。

  有人說,自己和家人都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因此耐藥菌不會在自己身上形成。然而,事實遠比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殘酷。時至今日,中國人幾乎生活在一個無處不有抗生素、因此無處不有耐藥菌的環境中。“潔身自好”并不能保證自己不成為抗生素濫用的受害者。

  根據2001年的數據,世界抗生素市場的平均年增長率為8%左右,而1998年全球抗感染藥物市場總銷售額達400億美元,抗生素到250億260億美元。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市場,抗生素市場的年銷售額達100億美元;日本則占世界抗生素市場的35%,其中頭孢類占日本市場的34%。在中國醫藥市場中,抗感染藥物已經連續多年位居銷售額第一位,年銷售額為200多億元人民幣,占全國藥品銷售額的30%,全國數千家國家藥品生產企業中,有1000多家生產各類抗生素,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如此之多的抗生素被生產出來,并不都是用在了人類身上。動物都與人一起使用起抗生素,因為使用抗生素可以使它們生長更快,生產產品更多,獲利更多。近年來,發達國家意識到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性,從1996年開始,立法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但歐盟的科學家披露,即使如此,美國生產的抗生素還是約有70%用來飼養動物。我國每年生產的700噸喹諾酮,僅這一種抗生素就有一半用于養殖業。這導致中國地區大腸桿菌對喹諾酮的耐藥性已達到60%。

  在農業中使用的抗生素種類已經囊括了人類自身使用的全部抗生素的種類。飼養動物使用抗生素,可以導致耐藥菌株的出現。這些耐藥菌又通過食物或動物與人的接觸,傳播給了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土壤和農田地下水中的細菌從來自豬的腸道菌那里獲得了耐受四環素的耐藥基因。耐藥基因長期存在于土壤和水生細菌中,而且可能傳播到那些毒性很強的細菌身上。如果人飲用這樣的水,毒性很強的耐藥細菌也會傳播給人。而人類消費排泄的廢物污染環境和食物鏈,自然環境中的細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大量抗生素,由此產生了耐藥性,導致抗生素的耐藥基得以蔓延:細菌耐藥性擴散的鏈條由此形成。

  我們吃的糧食、蔬菜、肉類、乳品乃至醫院的空氣中,都因為抗生素的濫用,充滿了抗生素和耐藥菌。這些耐藥菌通過飲食、呼吸進入了我們的身體。人類本身成了一個耐藥菌庫。一旦發生細菌感染,即使從來沒有使用過抗生素藥物的人,同樣可能面臨抗生素治療束手無策的局面。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11,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