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記卡收費追蹤:不能讓“假冒國際慣例”嚇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02日 08:05 北京青年報 | ||||||||||
中國農業銀行準備向借記卡持卡人收取年費的決定,甫一出臺就遭到有關方面及許多持卡人的反對與抵制。反對者的理由很簡單,以前商業銀行95%以上的利潤靠存貸差,他們為了開拓存貸業務市場,以免費為合同條件爭著搶著為客戶辦理借記卡,現在利息率一降再降,存貸差的獲利空間被不斷壓縮,銀行就翻臉不認人,要對原本免費的借記卡收取年費了。這是在單方面撕毀合同,是典型的出爾反爾的行為。正像一名借記卡持卡人形容的那樣,你到飯店吃飯,店方先給你上了兩盤開胃小菜,說好了是免費享用,可等你吃了兩口,卻告訴你
外界越來越強烈的質疑與批評,極大地動搖了銀行收取借記卡年費的合理性。但銀行方面似乎并不十分著急,事實上,他們從一開始就言之鑿鑿地強調說,收取年費是世界上商業銀行通行的做法,是國際慣例,中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企業就要遵守國際慣例,消費者不理解和反對是一種狹隘的偏見,一種落后的觀念,不能阻擋國際慣例在中國的施行。 “世界通行做法”、“國際慣例”之類的說法,人們其實并不陌生。記得兩年前,一些銀行的儲蓄所在春節和“五一”長假期間倒班歇業,打出的招牌是“國際慣例”;某地的工行、農行、中行等8家銀行決定對住房貸款中提前還貸的行為收取帶有懲罰意味的違約金,抬出的名號是“國際慣例”;中國旅游飯店行業協會制定的《中國旅游飯店行業規范》中規定,“飯店可以謝絕顧客自帶酒水”,祭起的旗號也是“國際慣例”。當時就有專家、業內人士和知內情者證實,這些泛泛而談“國際慣例”的人,沒有誰能講清楚他們所謂的“國際慣例”到底出自哪個組織、哪個規章,他們顯然都是在“以國際慣例之名,行行業保護之實”,是利用國際規則的信息不對稱故意欺騙消費者。 國際慣例,國際慣例,多少嚇唬人、蒙騙人的伎倆假汝之名大行其事!可嘆的是,這次大約也未能幸免。就在銀行方面一口一個“國際慣例”的時候,人們從一些供職于外資銀行的專業人士和曾經在國外接受過外資銀行服務的中國人那里得知,世界上各大銀行都沒有向借記卡持卡人一刀切式地收取年費的做法,中國的商業銀行如果要這樣做,完全是自己的獨創,與國際慣例沒有關系,用不著拉大旗做虎皮。原來被某些人奉為圭臬的“國際慣例”,竟然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假冒偽劣產品,一向并不狹隘和落后的中國消費者,這次又差點兒被狠狠地涮了一把。 應當承認,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一個不斷認識并認同國際慣例,不斷向國際慣例的標準邁進的過程。中國人并沒有排斥國際慣例的偏好。但某些中國企業隔三差五就向消費者拋出一個“國際慣例”,其目的卻不是為了普及有關國際慣例的知識,更不是為了向國際慣例的產品質量標準和服務標準看齊,而是為了給自己的一些不得人心的舉措打氣壯膽。所以當有的消費者當真用國際慣例的標準要求他們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就是惟恐避之不及,這樣的事例人們見得多了,不加以深究也就罷了。但某些企業不單是機會主義者(國際慣例對我有利者拿來為我所用,對我不利者堅決置之不理),而且還是制假售假者,竟然憑空炮制了一個又一個假冒的國際慣例!問題的嚴重性正在這里,消費者最不能接受的也在這里。 該對那些嚇人蒙人的“假冒國際慣例”認真清理一下了。 作者:潘洪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