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去年,龍膽瀉肝丸因含關木通成分被證實傷腎,在新西蘭被禁。中國國家藥監局隨后下發《關于加強對龍膽瀉肝丸監督管理的通知》,最終明確關木通被禁止入藥。
然而事隔大半年后,市面上仍有含關木通成分的龍膽瀉肝丸出售。前日,據長春某媒
體報道,該市市場上出售的6個廠家生產的龍膽瀉肝丸仍含關木通成分,并且有的品牌并沒標明存在該成分,后在記者追查下廠家才默認存在該成分,而且市民購買時并沒有被要求出示醫生處方。
雖然市面上流通的含關木通成分的龍膽瀉肝丸是在國家發布禁令前生產的,然而這批藥品的流通事實上仍危害著百姓的健康。國家藥監局的通知已發布近半年時間,聯系過去發生的一系列問題藥品事件,我們不禁要問:汽車等出現問題要召回,藥品這樣更貼近百姓生活的商品出現問題,為什么卻沒有及時的強制性召回機制?
各方說法
藥監部門:
購銷渠道比較多亂雜
關木通事件后,國家已經規定含該成分的藥品要停止生產和流通,按照通知要求,該藥品被列為處方藥管理,市民購買含該類成分的藥品必須持有醫生處方。廣州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流通處李伍茂處長接受采訪時指出,按照國家規定,流通企業應循原采購途徑退回問題藥品,消費者可將已購買藥品退回給零售企業,再由后者統一退回,或者通過消委會或藥監部門處理。但為什么在實際操作中,問題藥品依然難以有效召回?
藥監部門有關人士說,問題藥品無法有效召回,主要原因是購銷渠道比較多亂雜。同時,國家沒有強制的召回期限。而且由于藥品問題總是不斷出現,藥監部門執法力度有限,所以才會出現禁售文件已下發很久而問題藥品仍然流通的問題。
制藥企業:同意退貨但經銷商沒要求
對此,藥廠有同樣的看法。生產該藥品的北方某藥廠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發生“關木通傷腎”事件后,國外的經銷商很快要求退貨,并且由于國外消費者反應強烈,經銷商甚至表示將在一定時間內不再進口該廠生產的該類產品。但國內消費者的反應,特別是經銷商在這方面的反應要輕微得多。
據了解,在關木通事件后,該廠龍膽瀉肝丸的銷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然而真正退回的產品量只占售出量的兩成不到。絕大多數的經銷商并沒有退回這類藥品,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幾乎聽不到什么反饋。
接受采訪的人士表示,由于并沒有強制回收機制,藥廠雖然愿意回收藥品并退回貨款,但由于經銷商沒有要求,藥廠“也不可能硬要去找這個麻煩”,到最后事情往往是不了了之。而且隨著事件漸漸平息,藥廠也就不愿再去“趟渾水”了。
流通企業:
操作困難且會增加成本
對此,廣州某大藥房采購部譚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經銷商,本來是有義務回收市民購買的問題藥品并循原渠道退回藥品的,但在實際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難。
首先,由于同一種藥品的生產廠家有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加上國內的批發商散而小,致使流通渠道很亂。而GSP認證執行不久,不少藥店特別是單體藥店的購銷記錄依然不完整甚至根本沒有,加上藥品在采購過程中本來就有很多說不清的因素,一旦追索要耗很長時間,所以循原渠道去退回藥品困難很大。
其次,由于沒法統計是哪些人買了藥,所以要去收回問題藥品簡直不可能,如果藥店去登廣告呼吁退藥,肯定會增加很多成本。因此經銷商碰到這種事都會選擇換取等值藥品,而很少向廠家退貨的。
問題藥品召回難,消費者本身其實也負有一定的責任。陳老先生服用龍膽瀉肝丸多年,腎臟也出現了一些小毛病,關木通事件通過媒體曝光后,他去醫院看病,醫生給他開的藥里還是有關木通成分,他感到很氣憤,在指責醫生不負責任的同時,也感到了藥品強制召回制度的重要性。
消費者:
質量權益意識有待加強
市民張小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雖然形成了藥品質量問題通報機制,但由于各種原因,某種藥品出現問題,可能還有相當多的人都不知道。此外,有的人體質好,吃了問題藥品短期內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也就沒在意。再加上藥品不像汽車,很多人也懶得為了幾塊錢的藥要求退貨。由此可見,公民的質量意識以及權益保護意識有待進一步培養和強化。
記者觀察
召回其實沒難度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有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問題藥品召回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什么難度,只要廠家往渠道發一個召回通知,渠道將產品送回就行了。但為什么廠家和經銷商都口口聲聲叫難呢?那是因為,廠家怕一旦宣布召回產品,會對品牌造成巨大的打擊,消費者可能會不再信任這個品牌。而渠道則怕耗費人力物力,增加負擔,因此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
但我們還是要說,汽車行業并沒有因為實行召回制度,就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懷疑,相反,消費者會認為這樣的企業是負責任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健全的召回制度,品牌的做大做強才少了很多障礙。
國際經驗可借鑒
澳大利亞最近發生一起藥廠丑聞。全澳規模最大的草藥、維生素和礦物質丸劑制藥廠PanPharmaceutical公司發生成分造假丑聞,引起當地民眾恐慌。主管食品衛生的機構TCA勒令廠家回收千種藥品,其中牽涉到上千種非處方藥和出口藥物。
澳大利亞政府還取消了PanPharmaceutical出口1650種產品的許可,并勒令其回收219種產品。這291種藥品占澳大利亞市面非處方藥的七成。澳大利亞政府還下令暫時吊銷PanPharmaceuticals藥廠的執照半年,原因是這家公司在自行制煉藥物和為別人代加工時違反安全和品質規定。
撰文:周思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