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收費不規范現象調查:醫療亂收費的背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2日 10:15 解放日報 | ||
本報“莊老師熱線”開通不久,前來反映醫療系統“亂收費”的舉報電話卻不少。僅10天,就收到相關舉報電話30余個。 教師姚女士來電反映她在市六醫院和東方乳腺科醫院做乳腺B超檢查,檢測過程完全相同,收費卻不一樣:市六醫院收費僅60元,乳腺科醫院收費達200元;讀者陸先生反映,他去寶山區中心醫院口腔科拔牙,第一次拔右邊的臼齒收費30元,四天后拔左邊的臼齒收費卻 讀者來電頻頻反映醫院收費問題,實在讓人深思。醫療亂收費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記者近日選擇其中兩例頗為典型的來電、來信作了詳細調查。 案例一 割個包皮:一個1000元,一個240元 來電實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來電反映,其兒子作割包皮手術,先到本市西區一家三級綜合性醫院,門診醫生說做該手術要住院三天,收費共1000多元。后他們到華東醫院做了門診手術,術后當即回家,收費僅240元。 調查反饋:同樣的手術,同是三級醫院,為何兩家“待遇”如此懸殊?記者先找到西區這家三級綜合性醫院泌尿科咨詢,門診醫生表示,做割包皮手術手術費為500元左右,且必須住院至少兩天。當記者就門診小手術為何必須住院表示質疑時,該醫生答曰,“病人可以不住醫院,到時來結賬就行了。”再去一家三級綜合性醫院的小兒外科打聽,門診醫生給出的回答更是令人吃驚,在該院做這樣的小手術,必須住院一周,總費用在2000元左右。 當記者找到華東醫院泌尿科詢問時,門診的一位醫生明確表示,像這樣的局部麻醉手術不需住院,手術費僅需240元,當天就可以回家。當記者詢問為何其他三級醫院需要患者住院時,該醫師的回答十分巧妙:“可能是他們有空床位吧。” 案例二調查后記 體外振波碎石:一家900元,一家560元 來信摘登:另一讀者來信寫到,“我左側輸尿管結石,今年1月18日到上海港醫院進行體外振波碎石,振波一次大約在半小時左右,收費900元,檢查費等不包括在內。治療無效后,我又轉到市一醫院治療,今年7月23日又進行了一次體外振波碎石,時間也在半小時左右,收費僅560元,不包括檢查費、醫藥費等。” 調查反饋:兩家醫院,相似的治療,費用為何相差這么大?根據物價局核定的振波碎石手術價格,凡使用國產機器做手術的,手術費用為560元;使用全進口機器做手術的,手術費用為900元。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上海各大醫院所用的振波碎石機中,除了一款為德國原裝進口的道尼爾(音)外,其余均屬國產機器。 經調查,市一醫院使用的是中聯公司生產的ZL506,屬國產品牌,按規定收費為560元。記者前往上海港醫院實地調查了解,上海港醫院有關負責人告知,該院振波碎石機B超定位系統是日本東芝原裝全進口,其他為進口配件由廣東某廠家組裝。但記者細看機器,上面赫然標著“WEIDA”商標,并無東芝商標。記者就此特地請教了衛生管理專家陳志興,據其判斷,一臺振波碎石機是否屬進口機器,主要應看產地,國外品牌、國內組裝機器不能算進口機器,記者后到市衛生局相關部門核實,他們認為,這一說法是正確的。 根本原因:利益驅動治 本之策:市場競爭 在采訪中,大多數醫院“理直氣壯”:我們每個小項目都按照規定收費,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治療方案,我們給病人開出的每一個檢查、治療項目都是必須的。但記者請教了不少業內人士,他們的觀點是,醫療亂收費雖手段不同,但目的歸一:巧立名目,打收費“擦邊球”。 兩個案例反映了行業不規范收費的兩種主要手段:一是增加收費項目或重復收費。有關專家描述了幾種亂收費的常規做法,明明一種藥就可以治病,有的醫院卻為病人開了一大堆無關緊要的藥品,藥單越開越長。做CT掃描,標準收費該按照人次計算,原裝機器平掃每人次收費180元,可有些醫院卻按B超作法,按照掃描部位收費,病人的花費因此上去了好幾倍。另外還有些醫院重復收取醫用衛生材料費,個別醫院甚至推出強制服務、“捆綁服務”。二是“高標準”收費。有的醫院在給病人開藥時,明明國產藥就能解決問題,卻偏偏“高標準”采用價格高出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進口藥;還有醫院在病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進口儀器治療、檢查,使病人檢查費用一下子翻了幾番。 醫療亂收費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本市衛生管理專家指出,利益驅動是根本原因,而有關規章制度、監督體制的不完善也讓一些人有了空子可鉆。如現今實行的醫療服務價格標準,雖然對各種項目都明碼標價,但在實際操作時,醫生手里可掌握的隨意性比較大,沒有明確限制,極少數醫生的醫德醫風也確實有需要改善之處。此外,醫療衛生行業的特殊性也必須承認,作為專業程度相對較高的行業,醫生與病人之間缺乏必要的知識對等性,隔行如隔山,病人大多只能被動地接受醫院提供的服務,尤其是一些涉及患者個人隱私的疾病,如泌尿類、婦科類、性病患者更是羞于啟齒詢問,這一不對等性也為醫療亂收費開了方便之門。 看來,盡快實行醫療費用公示制、透明化十分必要。據記者了解,目前,全上海一、二、三級醫院已全部實行門急診收費明細帳單制度,且絕大多數采用電腦記帳、打印。住院病人收費一日一清的做法在本市三級醫院的推行率已達到93.5%,82.8%的二級醫院也在執行這一做法。 但醫療不規范收費現象為何還是屢禁不止,政府主管部門究竟該如何進行宏觀調控?記者認為,加強醫風醫德建設固然是一方面,治本之策看來還得用“市場之手”。要充分依靠市場競爭,按照市場的規則和要求來管理醫院、經營醫院、發展醫院,鼓勵與引導多種所有制醫院的發展,打破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只有這樣,醫院才會真正站在病人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打造自己的金字品牌,病人才有可能用比較合理的費用享受到優質的服務,醫療亂收費才有可能真正絕跡。 本報記者楊立群 華巨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