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 2003年中國中產階層生存狀態(tài)調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17日 10:21 新快報 | ||
在尋常百姓的眼里,一個中產者的標志是擁有自己的住房或者汽車,收入除了衣食住行外每年可以安排遠途旅游,還有一筆不大不小的積累用于投資。我們的調查圈定了200個月收入在中等水平的人,其中4000-5000元占1/4,5000元以上的達到一半,在這個城市,這樣一個數字更接近中產的概念。 消費主義 品牌萬歲 階層的區(qū)別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往往體現在消費方式的不同。 中產階層收入穩(wěn)定,薪金豐厚,可以說是社會的支柱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取向也與這個群體的特征相吻合: 調查表明,中產的消費興趣基本上集中在買房、購車兩個方面。并且,希望擁有兩套以上房子的人數高達76%,把購房作為投資取向的人也高達40%。 在投資方面,二成的人擁有股票,三成的人更愿意選擇儲蓄。 毫無疑問,品牌是中產階層消費的身份象征。品牌代表著實力和影響力,這種由品牌認同帶來的安全感是中產追求品牌消費的心理動因,盡管品牌不代表個性。 對汽車品牌的選擇是一個有力的佐證:奔馳和寶馬分別以25%和22.5%居第一、第二位。這是有意思的一組數字,如果按照約瑟夫.愛潑斯坦在《美國學者》中所說:“奔馳轎車標志著一種高級的庸俗,是專供比華利山(好萊塢影星居住區(qū))的牙醫(yī)和非洲內閣部長們乘坐的品牌。”我們的中產階層中有一半的人陷入了這種“庸俗”。 第三、第四的排名為本田和奧迪,但比例極為接近,我們驚訝并不昂貴的奧迪為何有如此之高的得票率,也許是因為政府官員都坐奧迪,因而容易給人有身分的感覺。 手機、電腦的消費是洋品牌吃香,具體說來,手機方面,諾基亞、三星和摩托羅拉雄踞前三位。 電腦方面,IBM以三成的得票率獨占鰲頭,國內品牌聯(lián)想位居第二,DELL則獲得了17%的親睞,位列第三。 持“卡”一族是中產階層的另一種寫照,現在看來并不夸張,因為近半數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刷卡消費。 這是一個比較富足的階層,在最大的一筆消費上,半數的人集中在5萬至50萬之間。這些消費支出用在哪里呢?我們可以推想,最有可能用于按揭購房,或是一輛中檔的汽車。至于7.5%的人一次性消費在100萬元以上,我們不妨大膽想像,他們面前豎起的該是一幢美麗的別墅。更有尊嚴的地位,更有品位的生活,從來都是中產階層孜孜以求的。 休閑旅游 帶動時尚 與消費一樣,休閑方式也是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的另一種體現。 旅游近來成為消費熱點,其消費主體就是忙里偷閑的中產人群。從數據可以看出,一半的人選擇了旅游出行的休閑方式。由他們帶動起來的自助游、境外游甚至有點時尚的味道。 選擇看電影和健身的都在1/5左右的水平。而37%的人選擇上網高居第二。另外在音樂、逛街、球賽等方面的選擇非常接近,基本上集中在17%--22%之間,而泡吧的人數并不是人們想像的那么多,不到一成。 需要單獨拿出來一說的是,27%的人選擇了電視,很無奈的一個比例,表明電視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這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電視庸俗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對電視的眷戀,只能證明日子的無聊。 女士們在美容院的選擇上有點反常,因為在91名女性中,54人的回答是“不經常去”,選擇經常光顧的只有37人。 在資訊獲取方面,超過一半的人的信息來自網上,聯(lián)系有37%的人選擇上網休閑的情況,說明網絡生存已成為中產人群的特征。另外有接近半數的人選擇報紙來獲取信息。 關于每月書報費用的支出調查表明,以白領為主的中產人群并沒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水準,因為超過半數(54%)的人集中在每月20元--100元之間,僅有一成左右的人每月的書報開支在100元以上。 亞健康人群中產為主 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tài),而不只是身體無病。我國衛(wèi)生部對十城市上班族的調查表明,上班族中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占48%。我們的中產者,無疑就是其中的主力軍。亞健康的主要病因是壓力,有61%的感覺到生存壓力很大。 在睡眠方面,超過半數的人每天睡覺7至8小時,但同樣也有15%的人每天只睡6小時,只有一成左右的人睡眠在5小時以下和9小時以上。 健康方面的支出則集中在每年100元--300元之間,這個水準的人群占了一半,這個水準應該算是有病便醫(yī),無病便不理的情形,看不出刻意為自己的健康有所投資(如購買保健品),另有近二成的人每年健康支出在100元以下。 盡管如此,仍有大部分(65%)的人買了壽險。說明這個階層的人有較強的保險意識和購買保險所必備的經濟能力。 職場目標收入至上 中產者普遍接受現實秩序和漸進原則,認為必須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不要打斷行進的節(jié)奏,同時要保持較高的生活水準,因此決不能停止工作和掙錢,因而他們又是最忙碌的人。 94%的人工作在6小時以上,其中40%的人工作在8-10小時,這是上班族的水準,高達1/4的人工作在10小時以上,并且超過一半的人經常加班。這使人感嘆生活就像是一道程序:工作、掙錢、跳槽、房子、汽車、醫(yī)療保險、再教育……難怪在《格調》一書中,保羅.福塞爾視中產為“最勢利的一個階層”,最沒有個性,生活也最乏味,缺乏意義與創(chuàng)新。 這是現實主義的一群人,在我們的職業(yè)狀態(tài)調查中,擇業(yè)標準基本上定位在“收入與福利”和“發(fā)展機會”上,盡管也有28%的人選擇興趣,但對比前兩者,顯得單薄。 這又是富于進取的一群人,數字顯示,有大多數(66%)的人有一次以上的跳槽經歷,其中35%的人跳槽二次以上,但同時從沒跳槽的人同樣達到三成,所以在職業(yè)滿意度方面,有2/3的人滿意現狀,1/3的人不滿現狀。 在職業(yè)愿景的調查中,多數有問鼎高層的野心,有23%的人選擇了“自由職業(yè)者",在他們職業(yè)愿景里高居第二位。 至于對單位的選擇,絕大多數人表示了對國企的失望,因為86%的人寧愿在高薪水外企、相對穩(wěn)定的事業(yè)單位、機制靈活的民企工作也不愿在國企呆著,將近一半的人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外企,即使民營企業(yè)的得票率也高于國企的14%。 在“學習型社會”“知識經濟”勃興的今天,擁有知識和技能是當今職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不斷實現向上流動的資本。我們的"中產"在知識結構上與此相吻合:1/3的人為在職碩士,有1/5的人正在進修本科。 關于充電的支出,我們看到一組不太令人樂觀的數字:只有一半的人每年學習費用在1000元-5000元之間,1/8的人在5000元以上。教育是實現社會流動的重要條件,通過接受再教育,實現職業(yè)與收入的“上行”,這個游戲規(guī)則應成為中產的人生導引。 情感穩(wěn)定 心理失衡 在本次調查中,不像憤青、不像BOBO族,中產還是代表了社會主流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在對待婚外戀的態(tài)度上,大部分(73%)的人持否定意見,僅有22%的人贊成一夜情,僅14%的調查對象離過婚, 但另一方面,有超過三成的人不打算結婚,同時接近三成的人表示不打算要孩子。這表明,自我意識較強的中產階層開始巔覆傳統(tǒng)。 調查顯示,有18%的人看過心理醫(yī)生。但事實上,作為一個生存壓力巨大的群體,需要看心理醫(yī)生的人遠遠不止這個數字,我們甚至可以觸摸到他們的情緒脈博:競爭壓力大、害怕被淘汰、無限的欲望與無奈的生存環(huán)境間的強烈沖突。 信仰缺失 參政不足 在信仰方面,他們可算是一個信仰缺失的群體,這無疑是引起精神危機的潛在原因。結果顯示,將近80%的人沒有任何信仰。 在政治參與方面,只有一半左右的調查對象參加過人大選舉。這是一個有點偏低的數字,表明這群人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社會影響力。 文化品味雅俗兼?zhèn)?/b> 中產階層的文化品味一直是為人稱道的,結果表明,有1/3的人選擇了高雅藝術。超過一半的人還是選擇了大眾流行的,有18%的選擇了“前衛(wèi)”,頗屬不易。這是一組較為均衡的數字。 熱心公益 愛好和平 在社會關懷方面,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沒有參加過任何公益活動,而大部分的對象都曾參與過中國人流行的捐錢、捐物活動,并且有高達96%的人曾在物質上或精神上幫助過別人,這幾乎是一個讓人感動的數字。在對美伊戰(zhàn)爭的看法上,近八成的人不希望看到戰(zhàn)爭。 不滿現狀 樂觀中國 生活態(tài)度反映出一個人當前的生存狀態(tài)、精神面貌與價值取向。 在“你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調查中,不少人選擇了多個答案,超過一半的人回答了“健康”、另外40%的選擇的是“家庭”,只有1/4的人認為工作最重要,這是一組溫暖的數字,人情味十足。 耐人尋味的是只有六成的人滿足現狀,這并非壞事,說明這是一群不安于現狀,不斷追求的奮斗者。 中等收入者是一個在改革中普遍獲益的群體,其收入的提高反映出經濟發(fā)展大環(huán)境的利好,因而有將近90%的人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前景持樂觀的態(tài)度。 幸福人生 家庭第一 在人生價值的體現方面,大部分人覺得“實現自我價值”是最大的事,有接近1/4的人非常看重發(fā)展個人興趣,而“為社會作貢獻”的選擇者只為17%,這個階層的判斷標準多少折射出當下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 而對于“幸福”的理解,大多數人都選了“事業(yè)成功”和“家庭美滿”,并且認為,“家庭美滿”比“事業(yè)成功”更重要,至于“造福社會”、“及時行樂”、“名望”、“金錢”,都有其追求者,但并不能形成主流。 調查出來之后,中產者的形象開始變得清晰,《猜火車》片頭及片尾的那段獨白,便是這群人最經典的寫照:“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終身職業(yè),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大電視,選擇洗衣機,選擇汽車,選擇CD機,選擇健康,選擇膽固醇和牙醫(y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買第一所房子,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分期付款的三件頭西裝,星期天傻乎乎收看無聊電視,邊看邊吃零食……” “中產者的感覺,幾乎是資產者以外的一切人士的夢想。”(梁曉聲),也就是說,中產的夢想構筑了一個社會的夢想,一些人先富起來了,找到了中產者的感覺,他們成為后來者的榜樣,他們帶動了更多的人富起來--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已經證明了,先有不平等而后較為平等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共同規(guī)律,新興中產階層就是在這個軌道上不停歇的領跑者。(歐大明何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