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思想更“人性化”講座類圖書熱銷大學校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9日 12:36 中國青年報 | ||
大學校園歷來思潮涌動,對演講資源的重視和開發是近來思想類出版物的一個重要特色。走進書店,就可以看到許多這類圖書:《在北大聽講座》、《在清華聽講座》、《文津講演錄》、《大學講演錄》、《在文學館聽講座》,等等。這些著作既有對傳統價值觀的反思,又有對當下現實的關注;既有對生命意義和真諦的尋找,又有對普遍和永恒情感的專注;既有對古典精神的解讀,又有對未來的追索和探求;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據說,當下這類圖書銷量都很可觀。 講座類圖書為什么熱銷?筆者以為,除了名人效應和出版社的策劃炒作等因素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講座類圖書傳播的思想更“人性化”。 時下的很多思想類和學術類著作大多為學者的書齋式的著述,書齋式的著述因為視點單一,容易使作者囿于“小我”,更有一些作者板著臉孔,甚至故弄玄虛,在論述中“注水”,堆砌大量資料,引用太多先前的研究和論述,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讀者的閱讀興趣和耐心,甚至與讀者產生隔閡,令很多讀者對此類著作敬而遠之。 而講座的方式則不同,它是演講者學術、思想和才華的一種濃縮展示,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內和盤托出,不像著述,可以洋洋灑灑數萬言,而且是面對面的交流,亦不能偷工減料,因此其含金量大多不低。還有用講座的形式來發表思想,比較容易打動讀者的興趣,因為講座中會有提問和解答,思想會多角度、多方位展開,彼此間語言往來,在問和答之間,容易使思想產生“交鋒”和碰撞,從而使交談本身的思想內涵得到開掘和深化。 另一方面,也能將學術思想和現象梳理得脈絡清晰,條理分明,讓讀者在閱讀中體會到一種輕松和流暢的感覺。因為是面對面的對話,所以注定了它的即時性,不是書齋里的刻意雕琢和粉飾,參加對話者不可能有細致思考,字斟句酌的機會,這樣他的表述必然是平易的、通俗的。讀者也能跟隨著體會到一種“在線”的感覺,一種現場感和交流的氣氛。此外,問題的提出,亦能為讀者提供一個參與和思考的機會,拓展思路,增進思辨能力,這樣比較容易形成一種雙向的互動。 從出版者的角度來說,講座類圖書是一種出奇出新的策劃;對讀者來說,也樂于嘗試一種新穎的表述方式。而更大的啟示應該在學者和專家們,講座類圖書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在書齋式的著述之外,還有更多的方式讓學術和思想走出書齋,以更鮮活的語言和更即時的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走近大眾,走進普通讀者界面,從而有更多“人性化”的著述問世。 我想,講座類圖書的魅力的底蘊在于因碰撞帶來的思想鮮活和閱讀過程中讀者與作者的良性互動。而閱讀的底蘊則在于:在生動的體驗中閱讀生動的思想,因為只有生動的思想才是活的思想。(吳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