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正在努力營造誠信環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15日 10:21 北京青年報 | ||
1983年3月,新樂縣東安家莊一個運輸戶在門市部為拖拉機的后輪買了一條輪胎。沒過多久,就在使用中發現了鋼圈突出的毛病,而門市部又拒絕為他更換和修理。于是,他想到了剛剛成立的新樂縣消費者協會。接到投訴后,消協的工作人員經過多次交涉和協調,終于使雙方達成了協議———經營者退還消費者30元作為修理費。這30元在今天根本不算什么,但在當時卻不是個小數目,當時負責處理該投訴的新樂縣工商局局長、也是中國第一位消協會長的袁榮申說,他那個時候的月工資只有52元。當然,這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其后的 在中國的第一個消費者協會受理的第一起投訴案之后,中國的消費者運動蓬勃發展,并經歷了一個從自發的群眾性活動到有組織的群眾性活動、從政府的行政干預到用法律保護消費者利益、從生產者、經營者對保護消費者的放任狀態到積極參與的階段。與此同時,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15”也日趨深入人心,成為一場由社會各個方面廣泛參與的全民運動。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京生說,“‘3·15’實際上成了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代名詞,成了消費者的護身符。” -9億農村消費者每年投訴不足5萬件 雖然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我國在消費領域的行為已有了明顯的進步,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增強了,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提高了,但是由于消費者在維權時所處的弱勢地位,他們在其消費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選擇“消極對待”,這在農村尤其如此,很多農民即使慘遭痛失親人之苦,也是“忍氣吞聲、自認倒霉”。有一份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的農村消費者雖有9億之多,而每年涉及農村消費者的投訴或訴訟竟不足5萬件。 正是這些“消極的大多數”的集體的軟弱使得制假售假者能夠逍遙法外并不斷禍害于人,也使得中國每年的“3·15”都變成一個沉重的節日。 -我們只能選擇在3·15投訴嗎? 美國著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家拉爾夫·內德說,真正的愛國主義,應該體現在真正關心你的國家并付諸行動,使其更加人道、更講道德和更有關愛之心,他認為,一個人應該做個積極參與、敢于提出疑問的“社會公民”。 在中國,“3·15”承載了太多的使命:一年之中,似乎只有這一天,消協、行政機關、執法部門和新聞媒體搞宣傳、咨詢、打假、除劣、倡優才不遺余力,消費者才可以討還公道。也是在這個前后,大小媒體上,小人物維權路漫漫的報道,記者只身入虎穴的故事充斥其間。 為什么打假維權的力度只有在“3·15”期間最強,人們也都愿意選擇在“3·15”期間進行投訴呢?對此,一位工商部門的領導認為,這種現象存在首先是一個歷史慣性的問題,每年到“3·15”這個時候,各個部門都感到緊張,力度自然有所增強。于是各方不斷強化“3·15”,在“3·15”這一天,處于弱勢的消費者大多時候惟有控訴,而在其中,媒體充當打假英雄,它們將不為人知的黑幕在 媒體上予以曝光,或者讓當事人在媒體上進行血淚控訴,這可以說是目前很多媒體尤其是電視臺3·15晚會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記者們的明察暗訪下,花季少女毀容真相大白于天下,毒大米的制售內幕被曝光,假煙、假酒、假藥品等形形色色制假者的面紗被撕開。揭露和控訴的力量是巨大的,于是平日里被動、受氣、不知所措的消費者一個個眼含淚花,揚眉吐氣,昔日埋在心頭的郁悶一掃而空,他們希望在下一個“3·15”能夠看到媒體英雄們更英勇的身影。 但是,新聞輿論的監督代替不了市場監管,記者也不是執法人員。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暗訪的不是執法人員? 媒體渴望扮演英雄,我們也需要英雄。但是,在個人打假英雄日漸式微的時代,媒體英雄卻一再卷土重來,在維護消費者權益上扮演重要角色,這只能反襯出國家社會管理職能部門的執法力度尚待加強,執法效率有待提高。而且,指靠媒體英雄又能消滅多少造假售假者呢? -讓生產者也享有同等的權利 誰都知道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依法進行,市場經濟的各個主體,包括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都應知法守法。但是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在理論上、實踐上和宣傳上卻出現了顧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偏差,例如一味宣揚“顧客總是對的”、“消費者是上帝”,用形而上學的“兩分法”主觀地、先驗地把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分為所謂的“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只能人為地渲染和擴大兩者的矛盾和對立,片面強調保護消費者利益而忽視以至損害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從而導致部分消費者喪失理智,無視法律,動輒采用“砸空調”、“砸汽車”、拒交物業管理費用等極端行為發泄不滿,制造“轟動效應”,甚至以貼“大字報”、撒傳單、發“黑帖”、煽動上訪等違法手段詆毀商家聲譽,把嚴肅合理的“維權”變成了胡作非為的鬧劇。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指出,強調“顧客總是對的”、“消費者是上帝”,這不僅是片面的,而且是扭曲的。他說,之所以要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一個特別的理由是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存在著的“信息不對稱”,生產者知道產品的成本、質量、內容,而消費者卻很難知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生產者就該倒霉,實際上,和消費者一樣,生產者的權益也應該得到保護,所以要特別強調要保護消費者而沒有提保護生產者是因為信息不對稱,但是他們的地位是完全一樣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力作為不同于一般人出現,權利都是平等的。在強調權利平等的同時,茅于軾認為,目前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應該提升到一個新的文化視角,不僅維護各自的利益,而且也講究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和友好關系,強調“消費者是上帝”是有害的,這在教育、美容、醫療等人對人的服務性消費上尤其如此。 -3·15繼續打造信用中國 誠信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現代文明的標志之一。“3·15”之所以在中國備受關注,與目前中國社會信用的缺乏有很大關系。 中消協確定的今年“3·15”的主題是“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這其中的環境就包括誠信,但是規范市場秩序、打假維權,僅靠每年一次的“3·15”是不夠的,有關人士呼吁,“建立覆蓋全國的信用數據庫”,逐步收集處理完善的企業和個人信用及其它經營行為的記錄,同時還要“必須靠法律手段,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嚴格的信用監督、獎懲制度”。如此,那些不守信用、毫無誠信可言的企業或個人的惡行,屢查屢犯、屢犯屢查的“貓捉老鼠”游戲也將因有關制度的建立而永遠失去其上演的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