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個人信用”或“個人信用體系”的話題,已經在媒體上議論多年,現在終于有了比較實在的進展,有消息說,全國首個個人信用評分體系由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在上海推出。在這個“體系”中,上海市民的個人信用資質將根據其以往的信用記錄而被分為從A到G的7個不同級別。當個人需要向銀行借貸或辦理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卡時,銀行就可以從資信公司有償獲得其信用評級,以此決定如何對待客戶的申請。
上述描述是一個個人信用體系發揮作用的典型過程,但還遠遠不是其全部。如果資信公司就靠和銀行之間的業務來支持自己的經營,大概也維持不了多長的時間。而通過檢索有關個人信用問題的報道不難發現,除了銀行業務之外,房地產經營、汽車銷售、大學生助學貸款、個體經濟發展等各個領域,都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個人信用問題,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瓶頸。也就是說,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或角落都已經相當活躍,但由于個人信用體系還沒有建立,個人還沒有資格作為經濟人在其中自由地活動。而在缺乏足夠多的自由個體的時候,整個經濟體系的活躍程度也就受到限制。
相關的事例在以往的報道中已經多有披露。比如個別大學生在接受助學貸款完成學業之后,卻可能一走了之,把糾紛和尷尬留給了為其擔保的學校。沒有完整的、可以如影隨形地跟定一個人的信用記錄,顯然是造成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即使一個人因其失信行為而形成了信用“污點”,也因為無處可記而變得無足輕重。
上述的微觀事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知,而在經濟學家那里,對這一問題則有更宏觀的認識。著名經濟學家陳淮先生對目前國家、企業、個人的信用資源開發情況進行了如下概括:國家信用通過發行國債等形式,已經開發得比較充分;而企業之間“三角債”的大量存在和企業負債過重等現象,表明企業信用已經有過度開掘而透支的跡象;與此同時,個人信用資源卻還幾乎沒有觸及。陳淮先生就此分析說,一方面,龐大的個人信用資源被長時間閑置,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浪費;另一方面,負債風險被高度集中于政府和企業,這種嚴重不均衡的風險分布顯然也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長期穩定。
微觀事例和宏觀分析,都表明個人的信用資質已經有必要成為個人身份的組成部分,個人信用評價、記錄體系已經成為經濟繼續發展之必須。此時,全國第一個個人信用評分體系率先在市場經濟最為活躍的上海出現,既順理成章也是水到渠成。
需要說明的是,良好的信用記錄是你自己的需要,你參與經濟活動越多、越活躍,對它的需要就越強烈。而目前你可能面臨的尷尬是,當你將你的“家底”悉數交代給信用中介機構,以期獲得良好的信用評分時,你對它有沒有足夠的信任。誰能保證你的資產信用狀況只提供給那些你希望提供的機構,而不會被出賣給他人以牟利呢?法律,我們終于又需要一部法律。但有了法律就可靠嗎?有法不依的事情還少嗎?那么如何才能讓提供信用評估的信用體系也有信用呢?我們遇到的這種錯綜復雜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只好耐心等待。
本報評論員
張天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