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彩娜3日北京報道】
由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和萬事達國際組織聯合舉行的“第六次中國居民消費信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對消費信貸的認知度呈上升趨勢,發展空間巨大,但多數消費者認為辦理手續繁瑣,銀行有待改進。
本調查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鄭州、成都和西安7個城市的城區展開,調查對象為18周歲以上、有固定收入的城市常住人口。本次調查顯示被訪者對消費信貸的認可程度進一步提高,選擇“認可”的比例高達83.6%。分組來看,男性比女性被訪者認可度高,青、壯年被訪者對消費信貸的認可度高于老年被訪者,高學歷者認可度高于低學歷者,高收入者認可度高于低收入者。“從金融機構取得抵押貸款進行的消費”、“使用信用卡在其信用額度內的消費”、“有抵押的分期付款消費”、“從金融機構取得非抵押信貸進行的消費”、“無抵押的分期付款消費”等方式的被選擇率較高。
對于影響消費信貸普及的因素,綜合來看“沒有借貸消費的習慣”,“辦理條件苛刻、手續繁瑣”,“對消費信貸不了解”,“居民收入水平低”等因素的被選率明顯高于其他選項。上海居民認為“借貸成本太高”的比例相對較高,西安被訪者選擇“對消費信貸不了解”的比例高達51.7%,武漢居民選擇“沒有借貸消費的習慣”的比例較高。
消費信貸額度的需求分布比例基本都維持在10%-20%這一區間內,1000元以下消費信貸額度需求區間只有6.7%外,其他選擇相對均衡。隨著學歷的提高,被訪者選擇高額消費信貸的比例不斷上升,收入越高的被訪者越傾向于選擇50000元以上額度的消費信貸。上海和北京被訪者30000元以上的選擇比例較高,分別達到87.3%和63.3%。鄭州、武漢和西安則相反,30000元以下的選擇比例分別高達52.5%、57.7%和66.7%,而廣州和成都兩個城市在所有區間內的選擇則相對平衡。
綜合考慮被訪者進行第一種消費信貸對象的構成,選擇住房的消費遠遠高于其他選項,其次是汽車和教育。分組來看,18-24歲年齡組的被訪者選擇教育的比例高于住房,高收入被訪者有較多的選擇了汽車做為第一消費信貸對象。上海市有95.8%的被訪者選擇住房為消費信貸的第一對象,鄭州、武漢和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則有相對更多的比例選擇了教育為第一消費信貸對象。
在過去6個月中第一種消費信貸資金的來源狀況中,“金融機構信貸支付”以53.9%的被選比例高居榜首。“向親朋好友借款”這種方式仍然占有22.9%的比例,顯示消費信貸業務還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就目前的消費信貸服務水準而言,被訪者的整體滿意度還比較高,回答滿意和比較滿意的被訪者的比例高達80.4%,顯示金融機構的服務正在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整體考察被訪者不滿意的原因,“手續繁瑣”的被選比例高達71.7%,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在簡化消費信貸的手續方面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