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想買一份可以就門診費進行賠付的商業醫療保險,可詢問了多家保險公司都說沒有。當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通過商業保險來加強醫療支付能力時,在國外極為普遍的一款醫療保險在國內卻難覓蹤跡。
-現象:健康醫療險種空白多
“國際上成熟的商業健康險市場一般包含四大類產品:醫療費用給付類、失能收入損失補償類、長期護理保障類和疾病給付類,產品已經細分到牙科、婦科,有的綜合險連視力糾正都可以賠付。我國雖已有180多種醫療險產品,但主要集中在第一類上,而且都是一年一保的短期產品,有些公司在投保者第二年發生索賠后,會在第三年拒絕續保。”平安人壽保險公司健康保險部總經理張劍敏說。
由于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風險管理難度大,健康醫療險在壽險公司中總處于從屬地位。去年,中國健康保險保費只占壽險總保費的4.24%。張劍敏說:“商業健康險的客戶人數不超過2000萬人,這與百姓的需求不相適應。”
-癥結:市場專業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大的市場,保險公司卻遲遲不敢發力。對此,中國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陳文輝認為,首要的原因是保險公司專業化程度不高。“醫療保險的風險在于醫療發生頻率和醫療費用的多少,而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在有關的專業人才、基礎數據、精算體系等方面都嚴重缺乏,很難進行保單定價和風險管控。”
另外,醫療險相關的數據收集、理賠調查和費用控制等方面都離不開醫院的配合。目前,保險公司和醫院之間既沒有資本控制上的從屬關系,也缺乏直接的經濟聯系,很難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最后,就是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不夠。比如,對社會醫療保險封頂線以上的業務是否劃歸商業醫療保險沒有明確規定,保險公司很難在產品設計和精算定價方面清晰定位。
-出路:專業公司登臺亮相
陳文輝表示,保監會已完成《關于加快中國商業醫療保險發展的指導性意見》草案,《商業醫療保險管理暫行辦法》也在研制中,該辦法將明確健康保險的市場準入規則、業務經營規則和監督處罰措施。“我們還在研究保險公司投資醫院和大型醫療設備、建立第三方醫療管理模式等。”
專業的商業醫療保險公司也呼之欲出。據說新華人壽正在籌備專門的醫療保險公司。總經理孫偉光告訴記者:“可以預見的是,將來醫療險市場的競爭主體會很多。新《保險法》規定,財險公司可以經營意外傷害保險和短期健康保險。”
美國著名的商業健康保險公司——信諾已獲準進入中國,目前正在深圳建立合資公司。
晨報記者袁滿
|